生活和修行真的能平衡好吗?

2018-11-07 00:52:00 发布: 人气:6
图片

看了就要关注“佛教慧日”同发菩提心




图片
图片

////////





智慧如目

戒行如足





图片

世间法&出世间法

如何分配?

Autumn


有人问过:“我们知道世间法和出世法同等重要。所以,世间法要学习,出世的心态我们也要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既要养家糊口,还要工作和学习,我们到底应该如何合理地分配精力?”



图片

Huiri Temple

世间法先?还是出世间法先?

要有次序


每个人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都希望能够完成自己的生命价值,直至走向终极的生命目标。其实,这里面是有先后次序的。就像小孩子必须得先读书,童年乃至青少年时期是他接受教育和学习知识的时间,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你让他先打工肯定是违法的。




图片



我们首先需要智慧,

而佛教的智慧如眼睛一般


在世出法看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和智慧,这是菩萨所修的六种法门。在六度当中要以智慧为先导,智慧如目,前五度如足。反过来说,如果没有眼睛的行为是危险的。而佛教的智慧是人人所需要的、上至皇帝到士大夫再到平民百姓,概莫如此。


从这个角度上讲,佛教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教育,是一种生命观。不仅仅是一种宗教,还是生命的精华。





拥有了佛法的智慧后,

就能在平凡的生活中成功


图片


有了佛法的智慧,你在世间的一切就会有道德规范,就会纳入正轨。有了佛法的智慧,你在世间的行为就会转平凡为神圣。有了佛法的智慧,真正实现人人是平等的,一个平凡的人在平凡的生活中都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往期精彩回顾:

长寿、节俭、慈悲与仁心——李嘉诚和杨绛的人生智慧

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闭幕啦!看各国高僧在论坛上都说了些啥?

治国有常民为本——从“平‘语’近人”中感受总书记对人民的关切

50岁前没说过话、没走过路,50岁后却落发出家,成为一代祖师——祖师们的故事

勤俭也是大美德!——今天是世界勤俭日,请为我们的家园,做出改变!

全球高僧齐聚福建莆田,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盛大开幕!

“你的老师是谁?”“是水。”

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啦!论坛论文新鲜速递:潘宗光从慧远大师谈文化交流的启示(选编)

你信与不信,观音菩萨都是为你而来……——写在观音菩萨出家日的思考

以前,你是我的同学,现在,你是我的老师……——祖师们的故事

她为何让我如此动心——一位行者对寺院的告白(庙宇风采,让人神往)

孝行天下——“以孝治家”在行动

印光法师:真能念佛,不求世间福报而自得

沙门是啥门?白衣苍狗是啥狗?这些词汇你确定你用对了吗?



图片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图片

点赞是随喜,评论是思考,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




相关文章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十四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 之十四
· 不悟自心出,医王何自来
· 一个没有生老病死的频道
· 什么行为,竟然产生了这么大的功德!
· 治愈力超强的医生是这样子的!—《医者仁心》第二集
· 1105身病?心病?——《医者仁心》第一集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十三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 之十三
· 观心说
· 一位科学家讲他所经历的皈依
· 如何往生净土中?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十二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 之十二
· 画饼充饥,曷能劫生死贼哉?
· 拙,也是一种深藏不露的智慧
· 长寿、节俭、慈悲与仁心——李嘉诚和杨绛的人生智慧
· 这十二个名号,是成佛最重要的种子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十一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 之十一
· 有才而性缓,定属大才
· 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闭幕啦!看各国高僧在论坛上都说了些啥?
· 如果给你重新活一次的机会,你会做什么?——「慧」看电影之《人犬一点灵》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二十 初分教诫教授品第七 之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