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佛教慧日可以订阅哦!
数字代表次第,并有计数的功能。
明代一如、圆静等高僧先后将经典中有关法数的名相收录,归纳成书,目前有《三藏法数》、《教乘法数》、《大藏法数》等书流通,对于认识佛教义理及各宗各派的思想传承,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兹由“一”顺次条列若干佛门常见法数名相如下:
有关一的法数
一阐提:极恶、缺乏善根的人。
一念不生:不起任何心念的境界。
一真法界:诸佛平等法身,不生不灭,非空非有,离名离相,无内无外,惟一真实。
一实相印:真实之理,无二无别,离诸虚妄之相。
一生补处:经过此生,来生定可在世间成佛。
一大事因缘:佛陀出现于世间的唯一大目的,是为开显人生的真实相。
有关二的法数
二执:我执与法执。
二障:由我执生烦恼障,由法执生所知障。
二足尊:佛陀的尊号。谓于人中的最尊最贵者。
二六时中:一昼夜,十二个时辰。
有关三的法数
三宝:佛、法、僧。
三藏:经、律、论。
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
三毒:贪、瞋、痴。
三学:戒、定、慧。
三慧:闻、思、修。
三身:佛的三身,法身、报身、应身。
三业:身、口、意的造作行为。
三昧:又作三摩地,意译为等持、正定。
三心: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
三途: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
有关四的法数
四谛:苦、集、灭、道四种正确无误的真理。
四恩:父母恩、众生恩、国王恩、三宝恩。
四依止:依法不依人、依了义不依不了义、依义不依语、依智不依识。
四无量心: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
四生九有:四生指众生出生的方式:卵、胎、湿、化。九有指九种有情的住地。
四大部经:指《华严经》、《宝积经》、《般若经》、《涅槃经》等四部经典。
有关五的法数
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抽烟、不吸毒、不饮酒、不吃葱蒜。
五逆:弑母、弑父、弑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等五项重罪。五逆罪能招感无间地狱之苦果,故又称五无间罪。
五蕴:类聚一切有为法的五种类别:色、受、想、行、识。
五停心观:息止惑障所修的五种观法: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无我观、数息观。
五乘佛法: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
五浊恶世: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
有关六的法数
六度:六种行菩萨道的德目。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
六尘:色、声、香、味、触、法。
六和:即身和共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
六道轮回:指众生于地狱、畜生、饿鬼、人、天、阿修罗中生死轮回不已。
六字洪名:一般指「南无阿弥陀佛」圣号。
六根互用:谓六根远离染污而得清净,则六根一一具有他根之用。
有关七的法数
七如来:即宝胜如来、多宝如来、妙色身如来、广博身如来、离怖畏如来、甘露王如来、阿弥陀如来。
七圣财:成就佛道的七种圣法,即信、戒、惭、愧、闻、施、慧。
七觉支:念、择法、精进、喜、轻安、定、舍,此七法能助菩提智慧开展,故称觉支。
七众弟子: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
有关八的法数
八识:眼、耳、鼻、舌、身、意、第七末那、第八阿赖耶等八识。
八难:指三恶道、长寿天、边地、盲聋瘖哑难、世智辨聪难、佛前佛后等八种障道因缘。
八苦:生、老、病、死、怨憎会、爱别离、所求不得、五阴炽盛。
八正道: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八相成道:佛陀一生的化仪,从诞生、成道、说法至涅槃,总为八种相。
八功德水:八功德指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养诸根。
八种福田:佛、圣人、僧、和尚、阿阇黎、父、母、病人。
有关九的法数
九横:指九种因缘,令人命未尽,不应死而死。
九住心:指修行禅定的九种次第。
九品往生:指修习净土法门,上、中、下三根皆得往生,依此三根分为九品。
有关十的法数
十善十恶:十恶指杀、盗、邪淫、妄语、两舌、恶口、绮语、贪、瞋、邪见(即愚痴);离则十善。
十法界:指迷与悟的世界,可分为十种类,即:六道、二乘(即声闻乘和缘觉乘)、菩萨、佛。
十方诸佛:指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一切诸佛。
十方僧物:指来自他方所供养,而属于一切比丘所共享之物,又称四方僧物、常住僧物。
除了以上所列,其它如食存五观、龙华三会、友有四品、佛陀十号、西方三圣、法华七喻等,都是一般人耳熟能详而与数字有关的佛学名相,学佛者若能借着法数名相深入佛教义理,不失为一大方便法门。
往期精彩回顾:
声明:本文内容转自「腾讯佛学」,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当请与我们联络,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