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中”字,一个口、一个竖,
我们能否通过这个“竖”得到升华?
在这个时代,芸芸众生都活得肤浅,不懂得“道”,这是当今社会的共相。念佛,就是要超越这个五浊恶世,求愿往生极乐世界。
。
。
在古代,无论君王还是臣民,都安住于道中;儒家和道家的学说也有很多修道的内容。“道心惟微”,甚至道教的很多境界,已经到了凡夫很难触及的地步。
尽管如此,这些内容依然属于佛教“心意识”的范畴,而佛教的伟大之处,就在于能够究竟地转识成智。
智慧的境界至关重要。就如在普通人眼中,放生无非是将动物从笼子里放出;而对于佛弟子而言,这却是一个庄严神圣的仪式。
在这个仪式中,人非人等都处于“中”的圆环之内。这个道场能让众生超越时空、离苦得乐,进入无量光无量寿的境地。这一切都离不开佛教的智慧和特色。
。
。
我们的生命要继承佛教的智慧,继承中华文化的核心内容,然后去实践,让自己得以转凡成圣。
除了自我修行,佛弟子还要做这世间的义工,肩负起中兴佛教的重任,以佛教的智慧恢复中华民族的道统文化,让我们的子孙活得更有味道。这条路是艰辛的,但也因此具有功德。
——摘自2016年6月月明夜话
声明:本文内容和图片均由「佛教慧日」微信平台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 随喜转载 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