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泽曾出过一位举世闻名的临济禅师,当今世界有两亿人信仰他,虽然1200多年过去了,我们还是他的子孙呐!所以,文化会源远流长,国家的兴盛与否要看文化,国民的素质如何,要看他对自己祖先文化的认可度。
临济禅师,青壮年时就已开悟了。他跟随着他的老师黄檗禅师,黄檗禅师跟随百丈怀海禅师,百丈怀海禅师跟随马祖道一禅师,马祖道一禅师跟随南岳怀让禅师,南岳怀让禅师跟随著名的六祖慧能大师。再来,六祖之上,就是五祖弘忍大师、道信大师、僧璨大师、慧可大师,再往上就是达摩祖师。这是如数家珍啊!
临济禅师,法名“义玄”,他师父法名“希运”。他跟在师父身边学佛十几年,每次像模像样、衣服袈裟披好了,跪在那儿向师父请法:“什么是佛法真谛?”结果,师父拿起棍子就一顿打,打得他稀里糊涂,等好了伤疤忘了疼,又去问,搭衣持具跪在那边:“请问师父,如何是祖师西来意?”又是劈头盖脸一顿打,还没打明白。过段时间,又问再被打。
临济的传播智慧是非常洒脱的,但你想去领悟又很难,这叫如山,陡峭壁立,没有你攀缘处;这是临济宗的特色,以机锋凌厉、棒喝峻烈的禅风著称。
要问就一顿打,还敢不敢问?为了求法,挨打也要去“求”—— 打死不回头,有了这个精神才能求佛法;像科学家献身科学事业,同样具有废寝忘食、 兢兢业业、百折不挠的精神,这就是探索真理的精神。
十年里问了三次打三次。“我不问佛法不打我,一问佛法就打我。问佛法也是错吗?”“师父为什么要打我呢?”“为什么问佛法要打呢?”他就这么想。
中国人的这个文化传承很奇特。 越想不明白越要想,越想越想不明白,越想不明白越要想,这就进入良性循环了,这就叫参、叫悟,小疑小悟,大疑大悟,就成为你生命的DNA,盘旋着上升了。
你天天就想“为什么呢?”就不去想贪瞋痴了。早也想晚也想,过了三年、五年还在想,请问你这样“想”,跟念“南无阿弥陀佛”是否一样?
只要你“想”,这样的人即使没开悟,死后你会不会下三恶道? 你到了阎王殿,你还在想着“师父为什么打我呢? ”阎王都拿你没办法:这小子干吗呢?这我审不了,还送回他师父那里去吧。请问你有没有开悟的机会?你肯定会开悟呀,所以这是很奇妙的!
有一天他不服气,就问: 师父啊,我不问您不打我,算了我也不惹您生气了,我到别处学习去了,我问别人去,好不好?免得您伤心,还打我生气。他这么理解的。但他生气了,我们出家人说:他动了心了,起烦恼了。
师父一看: 嗨,这臭小子,还犟头倔脑的,打得他脖子梗着,有点山东人的犟劲。师父说:你要出我的门可以,我给你介绍一个,你到大愚禅师那儿去吧,他能当你师父。
请问糊涂人是师父找徒弟,还是徒弟找师父?“糊涂”,看啥都是颠倒的!
找到大愚师父,住下来,他憋了十几年,实在憋得受不了啊! 那天又把袈裟披好,跪下来,首先就问这个。
大愚禅师回答:你师父爱你爱得要死啊! 像老奶奶爱孙子一样啊! 你还问“你犯了什么错才打你 ”,是因为你师父爱你!
义玄大师跪在地上,当场就明白了!
我们有没有明白?有人说: 造庙,既非工厂、商店,也不产生价值,还要跟我化缘。佛嘛,叫别人放下,自己不放下,几千年了还赖在这世间不走,这个老佛爷,劝我们放下自己却还这么执著!
你要明白你就知道佛有多慈悲了! 佛要度化我们容不容易?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出家人要放下一切,不能有自私自利,不能有自己的东西。他剃掉的头发代表要断除自己的烦恼,剃头时向父母、国王、社会三拜,从此就告别了这个世界,再也不拜这个世界了! 他穿上了这身衣服,剃了头,就不再是凡人了,他就代表佛了! 他的生命要继承佛陀的事业,他的生命将奉献给这个世间,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出家人赋予自己的使命与担当!
如果你在社会上还想看到孔夫子、看到七十二贤人,那么: 你现在看到的出家人,就是活着的圣贤,你要想找到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你就看出家人,他就是活着的圣贤文化!
义玄禅师,在大愚法师这边明白后,就顶礼拜谢:谢谢您点化我,谢谢您点化我! 大愚法师说: 不用谢。正说着,义玄禅师爬起来对着他肋骨下就打了三拳。大愚禅师说: 唉,你别打我啊,我不是你师父啊,黄檗山的那个才是你师父,要打你打他去啊!“这是什么感觉”?领悟了活脱脱的佛法时的那种喜悦、那种幸福啊!
他立马回到黄檗山,看到师父,给师父顶礼,感恩师父! 师父问他:你怎么回来啦?你悟到什么啦?他爬起来就打师父。“你打得亲,我也打得爱。我还你,我就觉悟到这个了。”
结果,师父说: 你小子,敢来捋老虎的胡子了?招呼下面说:帮我拿家伙来,把师父的板子拿来。他说:您敢抬板子来,我就敢拿火烧了。
师父这时才跟他说: 我拿板子来,不是给你烧的,是把祖师的家具传给你了。只要你的板子往那儿一放,天下所有人的舌头都抬不起来了。一个了悟了真理的人,任凭舌头再说得天花乱坠,他也能知道你在说什么。关键是我们不知道老祖先的文化是什么,不知道圣贤在讲什么了!
义玄禅师得到师父的印可后,师父就叫他,教化天下众生去吧。义玄禅师成为六祖大师的六世法孙,一千多年来绵延至今。
无论“棒喝”还是赵州古佛请你“喝茶去”,都是佛法。学佛之人,一切境、一切时都要回光返照,念念往道上会,“往道上会”的一个代号就叫“南无阿弥陀佛”,“道”就是无量光无量寿,就是彼岸。
佛弟子出家,辞亲割爱,表面看好像连自己父母都不养了,但出家人继承三宝,参悟大道,弘扬大道,才是最大的孝,大家都读过、学习过《地藏经》可以知道,这是天底下最神圣的事情啊!
阿弥陀佛!
《佛说出家功德经》
失译人今附东晋录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毗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毗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子,名鞞罗羡那(此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相娱乐。时此王子与诸婇女,在阁上共相娱乐,耽于色欲亦复如是。
尔时世尊以一切智,闻彼乐音,告阿难言:“我知此人贪五欲乐者,不久命终。却后七日,当舍如是眷属快乐,决定当死。阿难,此人若当不舍欲乐不出家者,命终或能堕于地狱。”
尔时,阿难顶奉佛教,欲利益此王子故,次至其舍。尔时,王子闻阿难在外,即出奉见,以敬念故,请阿难入坐。坐已未久,尔时王子起恭敬心,白阿难言:“善哉,好亲友来,今正是时,我今见汝,踊跃欢喜,汝字欢喜,汝今当教告我,佛所教法,令我欢喜。”尔时王子如是三请。阿难为欲作大利益,默然无言。王子又言:“鞞陀阿牟尼大仙,利益一切众生,有何嫌恨,默然无所说,不见少告?”时第三师,持佛法藏,利世间者,惨然告言:“汝今善德,却后七日,汝当命终,汝若于此五欲乐中,不能觉悟,不出家者,命终或当堕地狱中。佛一切智人,正语正说,记汝如是。譬火烧物,终不虚发。汝谛思惟。”
时彼王子,闻此语已,甚大忧怖,愁愦不乐,受阿难教:“我当出家,定且听更六日受乐,第七日中,我辞家眷属,定必出家。”阿难可之。第七日畏生死故,求佛出家,佛即听之。一日一夜,修持净戒,即便命终。烧香毕已,尊者阿难与其眷属,往白佛言:“世尊,此鞞罗羡那比丘,今已命终,神生何处?”
时佛世尊,天人之师,一切智人,以大梵音,胜出雷鼓迦陵频伽众妙音声,以八种音,告阿难言:“此鞞罗羡那比丘,畏于生死地狱苦故,舍欲出家,一日一夜,持净戒故,舍此世已,生四天王天,为北方天王毗沙门子,恣心受于五欲快乐,贪受五欲,与诸婇女,共相娱乐,寿五百岁。五百岁已,命终转生三十三天,为帝释子,具受五欲,极天之乐,天妙婇女,恣意千岁。寿尽生焰天,为焰天王子,自恣受天色声香味触,快心欲乐。受天二千岁已,命终生于兜率天王子,恣心受于五欲快乐,目视相欲,心自厌足,常谈法语解脱智慧,寿天中寿。满四千岁已,命终往生自在天上,为天王子,受种种五欲妙乐,于婇女中,化应恣意八千岁。八千岁已,命终生他化自在天,为天王子,此第六天,其中欲乐,下五天中,所不能及。生此中已,受最妙乐众乐之藏,受此乐时,心极迷醉,具足受于诸妙胜乐,万六千岁。如是受乐,于六欲天,往来七反。”“此毗罗羡那,以一日一夜出家故,满二十劫,不堕地狱饿鬼畜生,常生天人,受福自然,最后人中,生富乐家,财富珍宝具足。壮年已过,诸根熟时,畏恶生老病死患故,厌世出家,剃除须发故,身披法服,勤修精进,持四威仪,常行正念,观于五阴苦空无我,解法因缘,成辟支佛,名毗流帝,于是时,放大光明,多有人天,生于善根,令诸群生种于三乘解脱因缘。”
尔时,阿难叉手白佛言:“世尊,若当有人放人出家,若有出家者任其所须,得几所福?若复有人,毁破他人出家因缘,受何罪报?唯愿世尊,具尽告示。”
佛告阿难:“汝若具满于百岁中,问我此事,我以无尽智慧,除饮食时,满百岁中广为汝说,此人功德,犹不能尽。是人恒生天上人中,常为国王,受天人乐。若有于此沙门法中使人出家,若复营佐出家因缘,于生死中,常受快乐。我满百岁,说其福德,不可穷尽。是故,阿难,汝满百岁,尽寿问我,我至涅槃,说此功德,亦不能尽。”
佛告阿难:“若复有人,破坏他人出家因缘,即为劫夺无尽善财人福藏,坏三十七助菩提法涅槃之因。设有欲坏出家因缘者,应善观察如是之事,何以故?缘此罪业,堕地狱中,常盲无目,受极处苦。若作畜生,亦常生盲。若生饿鬼中,亦常生盲。在三恶苦,久乃得脱,若生为人,在母腹中,受胎便盲。汝于百岁,常问是义,我百岁以无尽智说是罪报,亦不可尽,于四道中,生而常盲。我终不记此人当有得脱时,所以者何?皆由毁出家故。或成就无量无边功德,以破如是善因缘故,受无量罪,由障出家故。”“于此清净智慧镜中,为于解脱诸善法故。若见出家修持净戒趣解脱处,破他出家,为作留难,以是因缘故,生便常盲。不见涅槃,由毁出家故。”
“常观痴等十二因缘,应得解脱。以毁破他智慧眼故破出家缘,覆慧眼故,从生至生,常盲无目。不见三界,缘障出家故。”
“应见五阴,二十我见,人趣正道。破出家因坏正见故,所生常盲,不见正道。”
“出家应见一切法聚善法住处,应观诸佛清净法身。以破出家善因缘故,所生常盲,不能睹见佛法身。”
“以因出家应具沙门形貌及与持戒清净福田种佛道因。破出家故,于善法中断一切望,由是罪缘,生生常盲。由毁出家故。”
“应善观察一切身心,皆苦、无常、无我、不净。破他出家,为作留难,则破此眼,破此眼故,不见四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正道,趣涅槃城。是罪缘故,所生常盲。乃至不见空无相无作清净善法向涅槃城。是以智慧之人,知出家者,应当成就如是善法,不应破坏善法因缘,获如是罪。”
“谓毁破他人如是出家沙门正见因缘者,终不能得见涅槃城,所生常盲。”
“若复有人满百劫中,余方出家修持净戒;若复有人,于此阎浮提出家持戒,一日一夜;乃至须臾清净出家,于十六分。彼百劫出家持戒,十六分中不及其一。”
“若有颠倒淫姊妹女,不应淫处强生悭嫉,此中罪报,不可计限。”
“若有一人,能正思惟有出家心,欲舍诸恶。若复有人,破坏此人出家因缘,不令愿满,是罪因缘增长于前,复倍百劫。”
尔时,阿难复白佛言:“世尊,此毗罗羡那,所种善根,生尊贵处,当受福乐,为过去世亦有善行,为但齐今一日一夜出家功德受尔许福?”佛告阿难:“汝不应观过去因缘,于此一日一夜,清净出家故,此善根六欲天中,七反受福,二十劫中常受生死世间之乐。最后人中,生福乐家,壮年已过,诸根熟时,畏于生老病死苦故,出家持戒,成辟支佛。”
佛告阿难:“我今说喻,汝当善听。譬四天下,东弗婆提,南阎浮提,西瞿耶尼,北郁单越。满中阿罗汉若稻麻丛林,若有一人,满百岁中,尽心供养此诸罗汉,衣服、饮食、病瘦医药、房舍、卧具,乃至涅槃后,若起塔庙,种种珍宝、华香、璎珞、幡盖、伎乐,悬诸宝铃,扫洒香水,以诸偈颂,赞叹供养,所得功德,若有人为涅槃故,出家受戒,乃至一日一夜所作功德,比前功德,十六分中不及其一。”
“以是因缘,善男子当应出家修持净戒。诸善男子,诸须功德者,求善法者,自受法者,不应留难出家因缘。应勤方便劝作令成。”
时诸天众闻佛所说,莫不厌世,出家持戒。有得须陀洹,乃至阿罗汉者,有种辟支佛善根者,有发无上菩提心者。皆大欢喜,顶戴奉行。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慧日法宝 感恩转发
慧日禅寺法物流通官方淘宝店
https://huiriliutong.taobao.com/
慧日禅寺法物流通官方微店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进入店铺
大觉堂法务流通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进入店铺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点击阅读原文
阅读精华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