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
佛法不仅和科学不矛盾
两者更可以互通有无
平等深入地展开交流和对话
——论坛发起人、美国耶鲁大学
宗教学博士依法法师
这是本次论坛的主旨
更是“木鱼计划”发起此次论坛的
缘起与初衷
视频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2017年6月11日-13日,由浙江省机器人协会、联合国NGO组织木鱼计划、美国史密斯大学、嘉知睿文化联合举办的木鱼论坛:“佛学、科学与未来”在上海浦西洲际酒店会议中心隆重召开。
▲论坛现场
论坛的主题是“佛学、科学与未来:2017遇见新科技”,涉及人工智能、禅坐、意识科学、AR、VR、IT、音乐与游戏、教育等领域。来自美国、加拿大、印度、斯里兰卡、日本、希腊、荷兰、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佛学、科学、宗教学、汉学、心理学专家以及艺术家前来分享和讨论,众多西方的科学家也前来寻求东方的智慧。
▲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先生做主题发言
▲香港理工大学M-Lab的联合创办人
于积理博士发表演讲
本次邀请的演讲者均代表了国内外行业领域的最高水平,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朱清时先生,教育部机器人体育联盟副主席王健博士,香港理工大学M-Lab的联合创办人于积理博士,微软(中国)客户技术战略顾问罗彤先生、美国社会学科畅销书作家Jay▪Michaelson,深度VR创始人欧文·哈里斯(Owen Harris),享誉国际的进化生物学家和未来预言家Elisabet Sahtouris, 史密斯大学著名的“棉花糖测试”带头人之一Philip Peake, 游戏Deep See开发者罗宾▪阿诺特(Robin Arnott)等科学家均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
▲依法法师闭幕致辞
▲世炫长老赠送书画作品
大会新颖有趣的主题吸引了众多嘉宾,高朋满座。察哈尔学会会长韩方明博士、护国崇德寺管理委员会马文生居士、赵朴初研究会世炫长老等重要嘉宾莅临出席。
科学和佛学
究竟能不能互相圆融对谈
▲圆桌对谈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从佛教的立场看,佛教从来不拒绝科学、技术等等。佛教的解脱和离苦得乐,那么一切的技术手段,都是可以为之服务的。在古代,人们用雕版印刷、用纸张;在今天,则利用各种新的技术手段。再者说,大乘佛法强调,菩萨度化众生,需要五明——其中的工巧明,就包括科学技术在内。
当然,名词都是在体系中产生意义的。科学、佛学,都有各自的语言体系,在互相对谈的过程中,也存在由于不了解对方体系而出现一些误解的现象。但是,这恰恰说明了,双方需要更多的交流。
三大亮点
本次论坛除了有科学家和中西方佛学学者们的精彩分享之外,还有三大亮点:日本宝藏寺的机器僧漂洋过海来与观众见面;众多人工智能、VR、AR等不同领域企业最新产品共同展示互相交流,比如:北京宇观科技带来的脑电波禅定APP、脑波静心灯、脑波求签App,将脑电波技术与佛法修行结合,让禅坐体验数据化、可视化,可谓是禅修科技的代表。
▲在论坛亮相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浮之道Zenflo”为大家展示了非常超前的禅定辅助产品--漂浮水槽,可以帮助最大限度减缓身体自身的束缚,快速达到放松与禅定的状态;大会特别设立青年分论坛,邀请国内外50名就读于世界一流大学与从事科研和创业的青年精英共同参与,以期通过对话激发创意、促进创业。
认识“木鱼计划”
木鱼论坛的发起单位--NGO组织“木鱼计划”由耶鲁大学宗教学博士依法法师始创,于2016年获得联合国经济社会谘商地位。
“木鱼计划”主张多元文化融合,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帮助国内青年拓宽国际视野、争取更多话语权,并将中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木鱼计划”成功举办了2016年“敦煌汉传佛经传译国际交流论坛”、针对欧美高校学生的“国际杰出青年禅学营”以及针对国内青少年的“青少年英语禅学营”。
近年来,“木鱼计划”已经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并培养一大批热爱东方智慧的国内和国际青年。
语
这次论坛,为科学和佛学的对话、增益彼此互相了解,做了一个很好的开端。
这也正是木鱼论坛一直以来所倡导的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宗旨。
木鱼论坛通过努力,推动心智科学与新技术的结合,促进佛学和科学的对话,实现双方有效互补,关注青年教育、心理健康、创意创新等领域,为解决当今全球社会面临的许多棘手问题、实现更加和谐的未来转型贡献智慧。
科学和佛学的对谈,不会也不能只有这一次!我们期待明年的再聚首,期待未来更好的大融合!
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 随喜转载 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