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一样面临着处理人际关系的问题,
除了学佛人这个身份外, 佛教徒跟别人没有差别。
佛教徒一样有家庭、有工作、有社会关系、有朋友、有亲人、有同事。
我们学佛人应该如何处理这些人际关系?
如何让自己有亲和力,使别人不是因为道德、权利、利益,而是真心愿意与你相处?
在这个世界上,许多人让别人一见就心烦,不愿意与他相处。他们年轻时,别人感觉他脾气大而不愿意跟他相处;他年老时,别人嫌他年老啰嗦也不想与他相处。这是凡夫的境界。我们佛教徒绝不应该这样。
我们佛教徒应该是什么样呢?佛教徒应该让自己身上有一种真正的、无形的亲和力,让你的家人、同事、朋友跟你呆在一起感觉到安全、幸福和快乐,心里舒服得像夏天吃了雪糕一样爽!让别人真正感觉到你有一股巨大的磁场,愿意加入你周围,愿意呆在你身边,哪怕不讲话都觉得是一种享受!
诸位,我们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这种气质?你能不能让别人感到一种自然的亲和力,而不是用家长、领导的威严震慑他,让他必须要听你的。诸位,你身上有这种力量吗?
怎么样叫做人成功呢?我曾经提倡:要做一个让别人长期不见你就想念你的人,而不是让别人见你就想逃跑。
有一个成语叫“趋之若鹜”,你只有做到这种程度才算是做人成功。但是我们怎么样才能做到:让别人几天不见就想念我?我问过一个小孩:“你能不能做到让别人不见你就想你?”他说:“我能做到。”我说:“你怎么做到呢?”他说:“我把他的钱藏起来。他找不到我,就找不到他的钱。”我说:“你那不算本事。”他的确是想你,但是他想你早点倒霉。怎么样才能让人家几天不见你就想念你呢?我们要让自己身上有亲和力。在佛法领域中,我找到能够让人真正具备亲和力的一个法门——菩萨的“四摄法”。四摄法能够让你从身心上具备亲和力。
四摄法
“四摄法”在菩萨的法门里是很重要的。前面我们讲到人际关系出现重大危机,学佛法的人怎么让我们身上有亲和力?学佛人学会了菩萨的“四摄法”,就会具备亲和力。“四摄法”的“摄”字不是震慑的摄,不是我一发火你就必须听我的。“摄”可以解释成凝聚力、亲和力;“受”是感受的受。菩萨摄受我、摄受众生就是让我和众生有依靠。为什么你愿意靠着菩萨,而不愿意靠着土匪呢?因为你靠着菩萨心里踏实、心里安全、心里开心、心里喜悦;你靠着土匪,心里战战兢兢的,睡觉都不安稳。土匪一发火,连吃饭的碗都给你抢了。所以你愿意靠着菩萨。
通过四摄法,菩萨能让自己具备一种亲和力,
让众生能对他产生皈依的感觉,
愿意把身心都交给他。
这是菩萨境界。
声明:本文来源于公众平台「成都文殊院」,如有不当请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
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 随喜转载 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