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称为佛教奇才,誓把近乎失传千年的宗派广弘天下……

2017-06-12 00:00:00 发布: 人气:30

图片

他是虚云禅师高足体光老和尚的亲传弟子, 被师长称为“天才”的佛教奇才。


他耗时十年,将失传近千年的《三论》凭一己之力作了全面翻译注解,他的350万字鸿篇巨著,被有佛国之称的斯里兰卡文化部作为珍品永久收藏。


他没上过美院, 却创作出了炉火纯青的艺术作品, 中国美院刘江教授称他的画为“龙眠遗风”。



图片

大光法师妙吉:

虚云大师高足体光老和尚亲传弟子

鸿篇巨著《三论讲义》作者



师从名门


4月15日, 悉尼-横店

越洋电话里,我的第一个问题,是关于他的学佛因缘。

他说,没什么特别的……

就是小时候去了一次洛阳白马寺,清净庄严的寺院,让他对佛教生出了深深的向往。 

图片



如果说在理想的牵引下走入空门,是懵懂下的误打误撞, 能在这菩提路上坚定地走下来,靠的却是明师的言传身教。

他的师父, 便是在佛教界享有盛誉的虚云禅师的高足——体光老和尚。 

体光老和尚晚年主持青原道场,使得青原山成为禅门重镇,与云居、高旻、卧龙并列当今四大禅林。

 

图片



 “师父虽然德高望重, 却极谦卑简朴, 一件百衲衣一穿就是几十年,补丁落补丁……直到晚年,还是亲自出坡上殿,坐禅诵戒,凡是力所能及的事情,从不缺席,也不让弟子服侍……


“万行门中不舍一法,实际理地不染一尘”, 在恩师的点滴熏习下,妙吉法师打下了深厚的禅宗基础,长养了“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的菩提心。 


图片

图片



十载心血倾“三论“


三论,是佛教八宗之一, 却近乎失传了千年。


此宗始于鸠摩罗什译出龙树《中论》、《十二门论》与提婆的《百论》,历经僧肇、僧睿、辽东僧朗、摄山僧诠、兴皇法朗等人的传承,集大成于隋朝的吉藏大师。


“三论宗早期传承和发展了般若性空思想,使之成为汉传佛教的核心义理,所以才促使了其它宗派的相继成立。而若无中观学派的传入,般若智慧的滋养,禅宗将无法兴起,八宗亦难以并弘,中国佛教的发展将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


《中论》的核心内容,就是不生不灭,不断不常 ,不一不异,不来不出 。这八不更是大乘佛教思想的最高体现。


图片



妙吉法师自从在中国佛学院接触到三论宗以后,感觉与之非常相应,于是暗下决心,一定要将它读通吃透。


但是,千年来,关于《三论》的著作非常少,字斟句酌解义的就更少。 他能倚仗的主要著作,唯有隋朝吉藏大师的《中论疏》《百论疏》《十二门论疏》。


图片

 

然而,妙吉法师就是凭着一人之力在坚持着。


十载寒窗十载心, 凝结出了三百五十万字的鸿篇巨著《三论讲义》。


图片


丹青妙韵


提到他,不能不提他的画。


“您受过美院的专业训练吗?”当我看到他那一幅幅广受海内外高僧大德、政坛要员、美院教授赞誉的,并被包括游本昌老师在内的名人收藏的丹青精品后,忍不住问。 


“美院当年是不教授宗教题材的,我画的是佛像,都是自学的。“ 


图片


我惊讶于他的无师自通, 再度细品他的画……线条行云流水, 眉目妙韵传神,那一笔一墨间的灵气,的确非学力所致, 落墨处,点睛笔,处处都可感受到禅意的流动。 或许,只有当心自在圆融、不染六尘时,才能有这般炉火纯青的收放自如,出神入化。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访妙吉法师,如品一首具足般若的禅诗,如观一幅灵动、精妙的丹青。让你同时体会“我心如明月,寒潭清皎洁”的浩瀚清明,与“我心如灯笼,点火内外红”的慈悲担当。


图片



大哉般若智    慧光照三千

心血倾三论    妙韵注毫端

俯仰原无碍    逆顺岂有难

破尽天下妄    彻见本心源



图片



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公众平台【令见】,如有不当请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

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 随喜转载 功德无量

图片


相关文章
· 【微视频】皆因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如来智慧德性
· 丁肇中 | 父母从不要求我拿100分
· 大圣五台山古文殊寺奠基盛典吉祥圆满
· 传喜法师:文殊礼赞
· 花在笑,云也在笑——禅漫《波浪的觉悟》
· 生活本身就是佛事——听能海上师讲诵经的诀窍与功德
· 大圣五台山古文殊寺奠基盛典吉祥圆满
· 【法语甘露】大悲心是菩提的根苗
· 【微视频】出家,是一种担当
· (超级震撼)四维世界的照片,你见过吗?
· 【微视频】你了解自己的DNA链吗
· 不要让外在的东西迷失了我们的心
· 【慈悲咒语】点灯祈愿文
· 诸佛之师文殊菩萨教了我们什么?
· 如何了生脱死
· 【微视频】跟誰念佛這個很重要
· 只有慈悲是不够的||悲智双运得超越
· 不可思议的施食
· 照见五蕴皆空,就得到真的寂静
· 【微视频】找到生命中的不生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