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印度教徒心目中,瓦拉纳西犹如耶路撒冷一般神圣。虔诚的信徒们认为,圣城是由印度教中主管生死的湿婆大神所建,但凡在恒河死亡并火化的,皆可免受轮回之苦。信仰,让这座美丽的城市,即便面对死亡,也没有发出绝望或者悲痛的嚎啕。静穆的仪式、虔诚的祈祷、袅袅的青烟,神圣的恒河水洗清了亡者宿世罪业,洁净的灵魂安静离世。
这就是瓦拉纳西,一个从古至今都在追求解脱的地方。然而直至三千多年前,当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太子乔达摩·悉达多,在菩提迦耶毕钵罗树下证得正觉来此弘化,人类的真理之光才真正第一次照破万年暗。
三月九日清晨,朝圣团直奔佛陀八相成道的初转法轮地——鹿野苑。在佛陀的莲足踏上这片土地前,鹿野苑又称为仙人住处。
玄奘大师在《大唐西域记》里记载了这样一则本生故事:此处原是鹿群群居之地,怎耐国王喜欢畋猎,经常猎杀鹿儿。眼见鹿群越来越少,鹿王便与国王商定,每日会有一头鹿儿主动前来受死充膳,鹿群因此免受灭顶之灾。
一日国王忽见鹿王从容而来,细间之下得知鹿王是代替已经怀孕的母鹿前来领死。惊愕之余,国王放掉所有的鹿,并发布诏令禁止捕猎鹿群,鹿野苑之名自此传世,而那只鹿王正是佛陀往劫所化现。这样的记述,被许多人当成神话故事读了去,殊不知,世界的真相,并不在眼界所及。
佛陀证悟无上正等正觉后,自金刚性海光明藏中流淌出来的第一句话,闻所未闻,声振三千:「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这是法界最完美最高尚的“人权”,如来这句金刚语不仅为人类,也为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流浪生死的四生九有,昭示了光明的前途和未来。
对于没有宗教信仰的人而言,解脱是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词汇。为什么要解脱?我用温暖的胸膛拥抱亲情,我用智慧的汗水浇铸成功,我用勤劳的双手创造财富…… 即便有人善意相告:这个我,正是佛性的坚实牢狱,除了投以惊异的目光之外,肯定免不了还要报以满腹狐疑。
老子在《道德经》中,对这个“我”有过深刻揭示:“吾所以有大患者,唯吾有身,假吾无身,吾有何患?”先贤的一字一句,许多时候,需要经年累月去体悟,去感知,才能渐渐理解,融入生命。火候不到,总是咫尺天涯。
偌大的鹿野苑,一片静穆。不时有来自泰国、缅甸、斯里兰卡、越南、新加坡等国的僧众来此朝圣。“这里原来是雄伟的大雄宝殿,最高建筑可达六十余米,你就知道当时有多少庄严。”在一处废墟前,师父亲自为大家讲解,“现在你就把自己观想成五比丘,正在聆听佛陀宣讲四圣谛。既然来到这里,我们一起念诵《八圣吉祥颂》供养佛陀……”
当年,佛陀在菩提迦耶证悟无上正等正觉,观察自证之真理甚深难解,唯佛自知,故而默然安住,并没有急于教化:「初始得佛,念诸众生,迷网邪倒,难可教化。若我住世,于事无益,不如迁逝无余涅槃」。读到这段《贤愚经》,开始颇为不解,佛陀为一大因缘来此娑婆,为何成佛之时却想入无余涅槃?在慧日禅寺熏习久了,方才体悟,佛有度尽众生的悲愿,众生还要有听闻佛法的福报。
思及诸佛皆经梵天劝请方转法轮,世尊眉间现白毫光,遍照三千大千世界。时大梵天得佛加持,故来启请:“大梵天王,知佛所念,即从天下,前诣佛所,头面礼足,长跪合掌劝请”。佛法能够来到人世间,无不是诸佛菩萨一一劫中,舍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头目手足。
真佛现世,欲度众生,也不可以缺少因缘。大梵天王继而说到:“世尊,往昔为于众生不顾身命,乃至如是。今者世尊,法海已满,法幢已立,法鼓已建,法炬已照,润益成立,今正得时”。经大梵天王三番劝请:“世尊尔时受梵王请,即便往诣波罗奈国鹿野苑中转于法轮,三宝因是乃现于世”。
静谧的鹿野苑虽不复当年的兴盛,但佛陀留在这里的印记和加持,超越时间,超越空间。“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波罗奈鹿野苑中仙人住处。尔时,世尊告五比丘,此苦圣谛,本所未曾闻法,当正思惟,时,生眼、智、明、觉……”
遥想当初苦苦修行仍不得人生圣义谛的乔陈如等五人,在听到佛陀这样的真实语后,是何感想?经典只是记述了他们追问佛陀的情形:您曾如此精进苦行都没有获得圣道,怎么放逸懈怠反而证得圣果?佛陀细心解释,自己并没有懈怠,而是遵循中道,这个中道没有个人属性,任何人都可以修持,如是修持都可以证得。
高耸的达美克佛塔,是鹿野苑最高的古遗迹。“大家需要积累多少福报资粮,今生才能来到这里朝圣佛陀圣地。佛教是超越时空的,我们坐在这里,观想佛陀正在看着我们。大家一起共修一个《释迦佛修法仪轨》和《观音菩萨修法仪轨》,代替法界一切如母有情供养给佛陀,愿四生六道一切如母有情早日得解脱。”
此时,佛陀端坐,地狱道、饿鬼道、畜生道、人道、阿修罗道、天道、法界不可计不可量的一切众生悉数尽在佛陀的大光明照耀之下。愿以普贤菩萨的无尽愿海为皈依境、赞叹境、供养境、忏悔境、随喜境、请转法轮境、请佛住世境、常随佛学境、恒顺众生境、普皆回向境。祈愿一切如母有请,都能够早日得值三宝,悉发菩提心,共入毗卢性海。祈愿尽未来一切劫,不舍菩提大道,不忘诸佛救拔之恩。
本文由「佛教慧日」平台原创
摄影:李元迪
撰稿:妙丽
相关阅读,点击图片欣赏:
爱出者爱返 福往者福来 随喜转载 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