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谁流下潇湘去"之三

2016-04-26 09:07:00 发布: 人气:6

友情提示:建议在wifi环境下收看



       


为谁流下潇湘去


——传喜法师开示郴州三绝碑

 

      历史长河奔腾不息, 苏东坡、秦少游的时代转瞬已过千年,中华民族载负着伤痛和千疮百孔的身躯,经受了一次又一次战争的洗礼,在政治和文化革命的浪潮里风雨坎坷,历尽磨砺。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我们有幸身处一个和平繁荣的时代,而人心却迷失了方向,也失去了自我主宰的力量,迷茫困惑的人们,深陷物欲的洪流,不知危机将至。


       如果说宋朝的苏东坡、秦少游之间的对答“郴州本自绕郴山”,一万个人都不明白的话,那现在这个时代,可能是一千万个人都不明白这个意思。这是一种时代危机,这个考题如果大家都考不及格,这也是一种民族危机。正因为这种危机,所以才有了下面那句话:“为谁流下潇湘去”。


图片

       

      今天我来到了我们郴州永兴的安陵书院,所以我的课题也是为大家解开这个千古之谜,为大家解释了“三绝碑”绝在何处。同时我也总结了一下,把两句变成了四句:郴江本自绕郴山,紫竹林中观自在。为谁流下潇湘去,倒驾慈航度众生。


      倒驾慈航是菩萨的广大愿力和深切悲心。“千江有水千江月”,郴江如明镜平静欢喜,静静围绕郴山,把无限的山光映照在自己的心里。在郑州厦门大学EMBA禅文化俱乐部成立会上,传喜法师再次从社会责任和道义担当的角度,阐述了秦少游词中最后两句带给我们的思考,郴江是为谁而流下潇湘?


图片


       秦少游的《三绝碑》里最后两句什么意思?前面的意思很清楚,有点像写我们现在的雾霾天,“雾失楼台”,意思就是我们郑州虽然楼很高,但是雾霾来的时候,楼都看不到了;“月迷津渡,”,因为雾霾,不光是看不见月,有时连太阳也看不到。“桃源望断无寻处”,想寻找桃花源但是无处找。前面几句是描写境。我们思考一下:宋朝的秦少游为什么会写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的雾霾天气呢?请问我们的雾霾是天灾还是人祸?是人祸。


       除了物理的雾霾现象,同时也有没有心灵的雾霾。秦少游被贬到郴州当官的时候,祂就是这种心灵的雾霾。前面几句就是描写这种心灵的雾霾天气;但是最后两句很精彩,“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苏东坡在看到这一句时就说:万人难抵啊。就是说秦少游写的这两句,一万人看了也少有人知道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图片

      

      我们今天我们来剖析这句话“郴江幸自绕郴山”,就如我们打太极拳时,随便你怎么绕,绕来绕去也不离太极。不管是心理的雾霾还是物理的雾霾,不管是人为的灾害还是天然的灾害,从物象上看我们生命是颠沛流离的,有着各种的喜怒哀乐。秦少游描绘的就是现象上的这种凄苦,不单单外面空气冷心也寒。


       郴江幸自绕郴山”是这首词的亮点,他所表达的是不管人生呈现什么样的状态,幸好我对“道”是了解的,所以叫“郴江幸自绕郴山”。


      “为谁流下潇湘去”? 他为什么要听由命运的摆布?贬他来这里做官他就来了,他完全可以辞官不干逍遥自在。“为谁流下潇湘去?”他为何要认命?他是为了一种道义上的承担,为了一种社会的次序。 


图片

       

      总有这样一些人,一肩明月,一身衲衣,带着山林气和烟霞之气而来。如同寒山寺的钟声,声声敲打世人愁眠,声声都在呼唤世人回归当下找回本心。在深深的迷雾里,举起智慧的明灯,坚定前行。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

图片




相关文章
· 恢复身体的清净和灵敏度,自然就无病
· 绝世美女千代野为了出家自毁容颜,苦修30余年终开悟!
· 宣化上人:念南无阿弥陀佛这六字洪名,是又省工,又不费钱
· 传喜法师:眼睛是看不到真理的
· 中国为什么会出现素食主义浪潮
· 一边是爆炸性大新闻,一边是上千条人命,应该怎样选择?
· 人应该存福报,胜过存钱
· 传喜法师:缺斤少两,就等于减自己的福禄寿
· 积德无需人见,行善自有天知
· 30余只羚羊给我的震撼!从此我永不杀戮!
· 虚云老和尚关门弟子绍云长老访谈录
· 微信公众平台
· 罕见!十三张老照片回顾佛源老和尚传奇一生
· 300万字《资治通鉴》浓缩成精华,就这十句!
· 传喜法师: 佛性就是不舍弃一个众生— 观《三打白骨精》开示
· 传喜法师:过有价值的人生
· 宣化上人:有脾气一切事情就不顺利
· 无戒者的过患与持戒者的利益
· 【问道中原】传喜法师:地低成海 人低成王
· 隋文帝竟然是稠禅师投胎转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