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尊住在那烂陀的婆婆利芒果园时,时常对诸比库说如是法要:「此是戒,此是定,此是慧。修习戒成就,则定有大利益、大果报;修习定成就,则慧有大利益、大果报;修习慧成就,则心完全由欲漏、有漏、见漏与无明漏等之诸漏解脱。」
世尊在那烂陀随意地住上一段时间后,对阿难尊者说: 「来,阿难!让我们前去波吒利村。」
「是的,世尊!」阿难尊者答道。之后,世尊与诸比库同行至波吒利村。
在波吒利村的信众听说:「看来世尊已来到波吒利村。」他们前来拜见世尊,敬礼后,坐于一旁。
如此作后,他们说:「请世尊纳受一休息堂。」世尊沉默同意。见世尊同意接受,他们由座而起,敬礼后,右绕而去,至休息堂。他们将休息堂搭上顶盖,于堂内铺设诸敷具,安置水瓶,并悬挂油灯。之后,他们告知世尊所作之事,并补充说,「现在悉听尊便。」
世尊着下衣,持钵与大衣,来到休息堂。洗脚后进入堂内,靠近中央柱面东而坐。诸比库也在洗脚后入休息堂,靠近西壁,绕世尊面东而坐。波吒利村的信众,洗脚后也入休息堂,靠近东壁,向世尊面西而坐。这时,佛对波吒利村的信众说:
「居士们!犯戒的无戒者招致五种过患。哪五种?一者,无戒者因放逸而穷困。二者,恶名远播。三者,在大众中,无论是在刹帝利、婆罗门、居士或沙门之间,他总缺少自信,需要信心。四者,在死时恼乱不安。五者于身坏命终之后,堕入恶生、恶趣、苦趣,乃至地狱之中。
「但圆满戒律的持戒者获得五种利益。哪五种?一者,持清净戒者因精进而获大财富。二者,善名远播。三者,在大众中,无论是在刹帝利、婆罗门、居士或沙门之间,他总具信心。四者,在死时心不恼乱。五者,于身坏命终之后,得生善趣,乃至天界。」
然后,世尊用了夜晚的大部分时间教示、劝导、激励、鼓舞波吒利村的信众。在散会前,又说到:「居士们,夜色已深,悉听尊便。」
「是的,世尊!」他们答道,从座而起,敬礼之后,右绕而去。他们离开不久,世尊走进一间静室。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