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山与拾得均是唐代贞观年间的著名诗僧。寒山长住于浙江天台山寒岩幽窟中,因其姓氏不详,故以“寒山”称之,又称寒山子或贫子。拾得传说十岁时被弃于路旁,为天台山国清寺丰干禅师拾来,此后一直留在国清寺中为僧,故名“拾得”。寒山、拾得与丰干禅师三者皆隐栖国清寺,故亦称“国清三隐”,又称“天台三圣”。
寒山举止怪诞,与众不同。他经常戴着桦树皮编的帽子,穿着破衣,拖着木屐,游戏于山林间。有时独言独笑,有时望空谩骂,貌似疯颠。寒山诗具有鲜明的乐府民歌特色,其内容极其丰富,时而白描众生百态,时而讥讽时弊,时而阐发佛教义理。而不同类别的诗又被赋予了不同的风格,如警世诗悲慨直捷。其表现技巧多用白描和直抒胸臆,也运用比兴、比拟等形象化手法,间或引用一些佛经典故及古语,但总体上仍保持其通俗性。语言直白浅近,晓畅自然,而禅趣盎然,蕴意深刻,发人深省,这是寒山诗的鲜明特色。拾得与寒山为友,参禅论道,互相写诗酬唱。流传下来的五十多首诗大多是佛教劝世诗。《四库总目提要》评价云“有工语,有率语,有庄语,有谐语”,十分精当。
唐台州刺史闾邱胤整理寒山诗偈300余首,集为书。这是最早的寒山诗集。后来,著名禅僧曹山本寂注释《对寒山子诗》,共有7卷。北宋王安石十分钟意于寒山诗,并著拟寒山诗20首,收于《王临川集》中。南宋陆游曾亲自为寒山诗集校勘、辨误。南宋大儒朱熹曾写信给国清寺志南和尚,希望校刊重刻寒山诗,令字画稍大,便于观览。元朝时,寒山诗集流传到朝鲜和日本,至今我们所见到的朝鲜刻本和日本刻本仍是寒山诗集版本中的佳品。清代雍正皇帝亲自选编寒山诗,御笔为之作序,敕封寒山拾得为“和合二圣”。
寒山诗从中国传到日本,再由日本传至美国和欧洲。美国汉学家华特森曾译寒山诗100首。美国诗人史奈德曾译寒山诗24首,后与自己的诗歌作品编为《敲打集》出版。1985年,法国先后出版两种寒山诗译本,一本译寒山诗108首,名为《寒山》;另一本译寒山诗331首,名为《云游四方的诗人》。目前,寒山诗已经传遍欧美,并在欧美各国兴起了一股持久不衰的“寒山热”。
寒山诗: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悭贪继日廉,谄曲登时正。驱遣除恶业,归依受真性。今日得佛身,急急如律令。
智者君抛我,愚者我抛君。非愚亦非智,从此断相闻。入夜歌明月,侵晨舞白云。焉能住口手,端坐鬓纷纷。
生前大愚痴,不为今日悟。今日如许贫,总是前生作。今日又不修,来生还如故。两岸各无船,渺渺难济渡。
谁家长不死,死事旧来均。始忆八尺汉,俄成一聚尘。黄泉无晓日,青草有时春。行到伤心处,松风愁杀人。
可怜好丈夫,身体极棱棱。春秋未三十,才艺百般能。金羁逐侠客,玉馔集良朋。惟有一般恶,不传无尽灯。
杳杳寒山道,落落冷涧滨。啾啾常有鸟,寂寂更无人。碛碛风吹面,纷纷雪积身。朝朝不见日,岁岁不知春。
谁家长不死,死事旧来均。始忆八尺汉,俄成一聚尘。黄泉无晓日,青草有时春。行到伤心处,松风愁杀人。
生前大愚痴,不为今日悟。今日如许贫,总是前生作。今日又不修,来生还如故。两岸各无船,渺渺难济渡。
东家一老婆,富来三五年。昔日贫于我,今笑我无钱。渠笑我在后,我笑渠在前。相笑倘不止,东边复西边。
拾得诗:养儿与取妻,养女求媒娉。重重皆是业,更杀众生命。聚集会亲情,总来看盘饤。目下虽称心,罪簿先注定。
佛舍尊荣乐,为愍诸痴子。早愿悟无生,办集无上事。后来出家者,多缘无业次。不能得衣食,头钻入于寺。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