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大师:抱怨是败德之行

2015-01-01 22:41:00 发布: 人气:6


图片

  人有抱怨的习惯,却不知道这个习惯会给自己带来许多的麻烦。夫妻相互抱怨,能永久恩爱吗?儿女对父母抱怨,父母会甘心情愿付出爱吗?下属对上司抱怨,上司会欣赏这样的人吗?过去的帝王,对于抱怨的臣子不但冷落以对,臣子甚至还可能招来杀身之祸。抱怨之害,尤有甚者,列举如下:


  一、抱怨是丧志之始:人一旦心中满怀怨恨,所谓怨天尤人,总觉得世间不公平,觉得天下人都对不起自己,这就是人生危险的讯号。因为你对社会的热情不够,对人生的际遇认识不清,对自己的付出心有不甘,对自己的获得有所不满,因此忿忿不平,怀忧丧志,人生从此一蹶不振。其实,这个社会必定先要有所付出,才能赢得相对的收入;你只是抱怨付出,怎么会有好的结果呢?

图片


  二、抱怨是结仇之源:抱怨绝对不能获得欢喜,你抱怨人家一分,别人回给你的可能是加倍的排斥。合伙人本来是共同打拼,但你总抱怨对方的不足,难道对方就会满意、钦佩你吗?语云“敬人者,人恒敬之”,相同的,“怨人者,人恒怨之”,“管鲍之交”就是说鲍叔牙不介意管仲,在钱财、事业上没有半句怨言,所以两人才能相知相惜,才会有好的结果。


  三、抱怨是败德之行:人一旦有了抱怨,情绪一定非常恶劣,就借酒浇愁。有的人甚至“一不做,二不休”,因为对家庭抱怨多,他干脆不回家,整日徘徊在酒廊舞厅里;因为对公司有很多不满,他可以请假出游,甚至泄露机密,使公司受到损失。抱怨的结果,可能对方损失有限,但自己则有更大的败德之行。例如抱怨父母者,成了不孝儿女;抱怨朋友者,最后反目成仇;抱怨同事者,明争暗斗。种种败德的行为,都由于抱怨而产生,殊为可怕。

图片


  四、抱怨是造业之因:世上很多的打斗、毁坏、嗔杀等行为,都是因为抱怨而起,所以抱怨是造业之因。一个人如果时时心存善念,纵使受了委屈,被人欺负,只要自己有修养,稍加忍耐,也就过去了。假如感到利益不均,或者为人所侵占,也不能为了虚浮的财利,造下难以弥补的冤仇、业报,最后受害最大的还是自己。


  因此,一个人一旦心中有了抱怨的念头,自己应该立刻有所警觉,自己要懂得回心反省。


  凡事能够将心比心,甚至“宁愿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能够存有如此善念,抱怨又由何而生呢?


——文章摘自“佛学每日善知识”公众平台

图片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

图片



相关文章
· 人与狮的感人故事!发布48小时点击破4亿,惊呆了!
· 母亲是尊佛!孝顺的人转起!!
· 宣化上人开示:至心诵持楞严咒的功德利益
· 生命时光的延续——传喜法师
· 【微视】念佛号应该念“南无阿弥陀佛”还是“阿弥陀佛”
· 古人戒恶修善不可思议的因果感应——命运改 鬼神钦 金榜题名 福荫子孙
· 多念观音少妄想——宣化上人开示
· 问道中原——地低成海 人低成王 ——传喜法师河南省记者座谈会(十二)
· BBC纪录片:它刚出生几个小时却要在400英尺的悬崖一跃而下.2分钟,感受生命的伟大
· 教育部正式发文号召“经典诵读”——普天同庆,万人转发!
· 广钦老和尚:别人的是非善恶与你何干?
· 广钦老和尚这句话太管用了啊!做到一定得大福!一定要背下来
· 问道中原——以佛悲悯灌我心扉 ——传喜法师河南省记者座谈会(十一)
· 修行人时时要回光返照——宣化上人开示
· 弘一法师 ——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 问道中原——佛教是离苦得乐的灵丹妙药 ——传喜法师河南省记者座谈会(十)
· 【微视】往生极乐世界的人还会经过中阴身吗?
· 问道中原——以智慧之光降伏虚妄诸相 ——传喜法师河南省记者座谈会(九)
· 从简入手依教奉行 心心相应灯灯相传
· 突破狭隘生命 拓展生命的领域——传喜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