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中原——地低成海 人低成王 ——传喜法师河南省记者座谈会(十二)

2014-12-30 20:22: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河南不仅孕育了中华文明,也是佛教东兴在我国的第一站。我们相聚在黄河之滨,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梦”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这么多的媒体人,加上我这个出家人,坐在一起来畅谈我们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经过人类几千年检验并认可的优秀传统文化,如何继承和发扬,我想这是在座每个人的一种神圣的历史责任感,也反映了当今时代的一种声音。

——传喜法师 20141011

图片


  者:感恩法师!因为我信佛,家里有佛教的氛围,我的孩子从小皈依佛门,我让他学习传统文化。无论是佛法,还是传统文化,都讲究忍让。但是社会上却有一种现象:很多家长鼓励孩子去争去抢,如果不争不抢就会吃亏。我的孩子还小,才6岁多,在遇到小朋友欺负他的时候,他总是会往后退。我比较困惑,虽然我们从小教育孩子要让别人,但是时间长了,生怕孩子的性格变得胆怯。如何运用佛法和传统文化的智慧处理好这个问题?


  传喜法师:这是大家,尤其是家长们都很关心的问题。一方面,我们提倡复兴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但另一方面,如此提倡是因为我们的社会缺失传统文化,大环境还很不理想。你刚才也提到,当你这样教育孩子忍让的时候,内心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吃亏,我想,这是因为我们自身对传统文化的理解还不够深刻。当前的社会讲求竞争,讲求成者王败者寇。这样的时代,整体社会处于的层面。在利上争,是不长久的。在别人争的时候,你要能退,你要能忍,你要能让。别人争的是利,你养的是德。他得到的是利,你得到的是德。哪一个长久?德,长久啊!利,来得快,去得也快。

图片


  地低成海,人低成王。如果一个小孩子从小能够养成忍和让,他其实成就了一种厚重。这种修养慢慢积累起来,小孩子就会打开自己的心胸。不是说我让了之后就会变得胆怯,不会的。一个人养其德,反过来,德也滋养了他的生命。有德之人会变得厚重,越厚重的人越成其智慧。他看问题,读圣贤书,就会理解。长大以后必能成大器,担当大事业。

  单单在利上计较的人,逞一时之利、逞一时之气、逞一时之快,这种人的生命恰恰是脆弱的,这种人非但不成大器,还往往会面临许多挫折和失败。一个人争风好胜,往往读圣贤书也是读不懂的。有的人说:师父,我晚上睡不着觉。我说:那你就读佛经好了。为什么?一读佛经,读不懂,读不懂就会睡着的。我们说,一个人有厚重有德行,就会与圣贤神交,一读圣贤书就通就懂。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你的孩子已经与圣贤排到一个队伍里,你想想看,这个孩子自会有他的成绩和他的成就。阿弥陀佛!

图片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

图片





相关文章
· BBC纪录片:它刚出生几个小时却要在400英尺的悬崖一跃而下.2分钟,感受生命的伟大
· 教育部正式发文号召“经典诵读”——普天同庆,万人转发!
· 广钦老和尚:别人的是非善恶与你何干?
· 广钦老和尚这句话太管用了啊!做到一定得大福!一定要背下来
· 问道中原——以佛悲悯灌我心扉 ——传喜法师河南省记者座谈会(十一)
· 修行人时时要回光返照——宣化上人开示
· 弘一法师 —— 识不足则多虑,威不足则多怒,信不足则多言
· 问道中原——佛教是离苦得乐的灵丹妙药 ——传喜法师河南省记者座谈会(十)
· 【微视】往生极乐世界的人还会经过中阴身吗?
· 问道中原——以智慧之光降伏虚妄诸相 ——传喜法师河南省记者座谈会(九)
· 从简入手依教奉行 心心相应灯灯相传
· 突破狭隘生命 拓展生命的领域——传喜法师
· 问道中原——心若迷失 物何以救 ——传喜法师河南省记者座谈会(八)
· 虚云老和尚及其门下十比丘
· 【微视】解密轮回——传喜法师
· 问道中原——有正因才成智慧果 ——传喜法师河南省记者座谈会(七)
· 开心一笑:英国有只羊,以为自己是只狗....
· 宣化老和尚追思纪念专集之不贪
· 问道中原——有生有死有轮回 ——传喜法师河南省记者座谈会(六)
· 浪子回头金不换——传喜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