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性情就很古怪的。人家要的,我不要;人家贪的,我不贪;人家喜欢的,我不喜欢。
佛教徒应该忍饥、忍寒、忍渴、忍饿,一切一切和佛法要相应,不要贪吃好的、贪穿好的、贪住好的,贪享受,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
不要贪求假名,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往真处来做,有多真就做多真,这才是佛教徒的本色。
我们佛教徒要有择法眼,不要贪便宜、贪相应,处处去用贪心来求佛法。今天听人家说显宗好,我就学显宗;明天又听说密宗不错,又去学密宗了。学了一辈子,可是没有抱定宗旨、没有专一、没有纯一,没有守住这个“一”,所以这一辈子还是把光阴都空过了。
要把修行看做个人的本分,不需要贪,久而久之,功德自会圆满,菩提果也会成就。
修行要自然用功,不要贪有没有功效,或者有什么好结果,什么也不想,只是往前用功,并且天天要改过。
修道人无论用什么功,念佛、念咒、学教、持律、参禅,都不要贪求快。你想很快成功,就是一种贪心,有了贪心就障碍智慧灵感与自性光明。自性光明是没有贪心,灵感智慧也无贪心。贪心就好像一面镜子上,积了尘土。所以这一点,用功的人要切记明白,不贪多、不贪便宜。
人有贪心,永远不快乐;若是不贪,就有快乐,所以要止贪。
因为贪心起,多少人为它身败名裂!多少人为它国破家亡!它是害人的东西,不可以不谨慎。
为什么会被境界转呢?因为有好奇的心。好奇心,根本就是一个贪心。
——摘自“宣化上人”公众平台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