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舵手把他(她)的企业文化,自觉地融入到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之中,尤其是融入到佛教文化的時候,是对国家、对民族和对社会最美好的回馈与感恩。2014年10月3曰上午,应河北省保定市同美文化股份有限公司的邀请,宁波市慧日禅寺住持传喜法师来到保定市与大家分享了佛教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且勿行百里者半九十。
传喜法师说:前天是国庆节,昨天是重阳节,今天我们有缘聚在一起,这个讲座在十七层楼召开,就算是登高望远,会当凌绝顶吧。十七这个数字,在佛教里面是非常讲究的,佛塔最高层就是十七层。它代表什么呢?十七层代表一种境界,佛陀看人生和看世界的角度和境界。说到角度和境界,也是勉强说和方便说,因为,佛教真正的智慧不可说,不可思议,无法以众生的肉团心来妄自揣度。言语一描述,已不是本然了。心头念一起,与大道已经违背了。所以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最高的佛智,是心心相印,是心灵与心灵的一种默契。中华几千年的文明,最高的境界,讲究的也正是心与心的交流。所以,一个企业的文化,也必須深深根植在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
我国古代的梁武帝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自己就曾三次出家。他尽心尽力的护持佛教,终究忍不住问西来的达摩祖师,他一个皇帝做了这么多,能有多少功德。他为什么会问到这个问题呢?因为,在历史上,也有一个信仰佛教的国王,古印度的阿育王。阿育王攻城掠地,杀人无数,他甚至还按照地狱的模型建造了一座人间地狱,凡是进去的人,有去无回。后来,有一位阿罗汉应机,来到这座人间地狱度化阿育王。一经闻得佛法,阿育王顿悟今是昨非,往昔种种顛倒行事,造了诸多大恶业。他下令拆除人间地狱,从此,虔诚礼佛,并且号召全国百姓都学佛。阿育王,又被称为铁轮王,威德力非常大,他下令以七宝䢖造八万四千座佛塔,分布在全球各地。当时,在我国建造的就有十九座佛塔。近年来,全球各地纷纷发现阿育王塔,说明佛教经典的记载,是真实不虚的。据传,阿育王有一杆神奇的秤,能够称出来功德有多少?恶业有多少?
所以,梁武帝也想知道,自己尽心尽力的为佛陀做事情,护持佛教,到底有多少功徳?没想到达摩祖师竟然回答:无功德。他忍不住又问:有没有圣贤?回答是:没有。他继续问:坐在他面前的人是谁?回答却是:不认识。话不投机,达摩祖师起身走开,梁武帝也没有理睬。正赶上天色已经暗下来,没有了渡船。达摩祖师择一截芦苇过江,史上记载:一苇过江。走到河南的蒿山,一坐就是九年,面壁九年,这个典故就从这里来的。
为什么要面壁?这是值得深思的佛教典故。取舍之心,名利之心,如何与佛心相印啊!像阿育王和梁武帝这样的大功德主,尚且最終难逃名闻利养的羁绊,行百里者半九十,更何况我们呢!
所以,学佛的人要懂得,佛陀乃至我们的老祖先,給我们留下了多少宝藏啊!这些宝藏无形无相,只可内求,不可外攀。如果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片净土,此时此刻,不就是中华民族的大净土吗!我们把这种学佛的受用,回向给祖国,回向给社会,回向给家庭,就是对佛教文化和中华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継承和弘扬。
愿以此功德,回施法界一切如父母有情众生,祈愿生者皈依三宝,发菩提心回心向善,求生净土,往生者莲品高升,同踏大宝莲台,同圆种智。回向世界和平,灾难消除,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文字 妙丽 摄影 善净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随喜转载,功德无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