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勒菩萨的故事

2021-07-13 21:32:00 发布: 人气:6
图片
图片
图片


菩萨


世人自不识。


时时示世人,


化身千百亿,


弥勒真弥勒,





图片


手把青秧种福田



稻谷

自在


丰收


     “阿逸多菩萨”,祂的应身就是唐朝的布袋和尚,“手拿布袋,行也布袋,坐也布袋,放下布袋,多少自在。”


     祂出生在奉化长汀,那里的人一到春天都喜欢请布袋和尚帮忙种地。祂种过的地杂草不生、水流不断、稻谷丰收。一天,一位姓张的村民请布袋和尚去种地,他以为只有他请了布袋和尚来种地;另一位姓李的村民,也去请布袋和尚来他家里种地,布袋和尚也答应了,他也以为布袋和尚只被他请来了,殊不知每一家的田地都有一个布袋和尚。


     布袋和尚每次插六株秧,两脚踩下去的地方插两株,左右两边各插两株,共六株。祂口里还要念念:“手把青秧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后原来却向前。”种过地的人知道,插秧插六株是布袋和尚发明的,过去插秧像插香一样乱插的。



图片



低头便见水中天



退后

自在


向前


     布袋和尚的这个发明,有事有理:事相上是种稻,种稻的确是退后的—— “退后原来却向前。”我们人能学会退一步,千真万确的是逍遥自在。就像我们过独步桥总要有人让一步,大家都不让,那都掉河里去了,所以让一让有好处。“让三分又何妨,退一步又何妨”,就是讲忍辱—— “忍耐、忍耐、更要忍耐,娑婆诃!”阿逸多菩萨最慈悲、最忍耐,就是这位布袋和尚。


     “六根清净方为道”,六株秧苗要插得干净整齐,稻谷才能长得壮实。从修行上怎么说呢?就是我们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若是清净了,真正是修道、真正是念佛、真正是相应了;我们若有一根不清净,佛也念不好、行也修不成了。这个道理,有事相、有理性。



图片



六根清净方为道



笑颜

自在


常开


     在奉化岳林寺中塔,祂要涅槃的时候,坐在山门口说了四句话:“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后来方丈和尚问香灯师父,“布袋和尚临终时讲了什么?”祂说,“弥勒真弥勒,化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啊呀!在世的时候,我们大家都不认识,原来祂是弥勒菩萨再来。”所以后来每个寺院在山门口都供了一尊弥勒佛,笑颜常开,很是欢喜。


     什么道理呢?因为弥勒佛处处跟人结缘,“面带笑容结善缘”,这个缘最要紧了。“未成佛道,先结人缘”,如果没缘,就像我在讲经,别人听了头摇摇,就不乐意听。缘没有,你讲的别人就生不起欢喜心。



图片



退后原来却向前



翘足

发心


赞佛


     弥勒菩萨自己早就修行成就了,比释迦牟尼佛还要早。但弥勒菩萨众生缘还没有成熟,所以释迦牟尼佛先成道。当时有一尊弗沙佛跟释迦牟尼佛说,“如果你想早成道,就要发真正的大心。”释迦牟尼佛就在弗沙佛座下,一脚翘着,一脚落地—— “翘足赞佛”,共作了八千万偈赞佛。“天上天下无如佛,十方世界亦无比,世间所有我尽见,一切无有如佛者”,这也是释迦牟尼佛行菩萨道时,在弗沙佛时代所说的偈。这样的偈有多少呢,共说了八千万偈。整整翘足七天以偈赞佛,这个功德超过弥勒菩萨,所以释迦牟尼佛在弥勒菩萨之前成佛。


     释迦牟尼佛成佛后,将来第一个成佛的就是弥勒菩萨。若是讲到弥勒菩萨的本像,就是同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一样的。





出处 | 《佛说阿弥陀经讲记》

悟公上人   讲解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佛日清凉宝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图片

相关文章
· 微信公众平台
· 虚云老和尚:用功办道的四个先决条件
· 【法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我们的心
· 佛教圣地鹿野苑的前世今生(内有敦煌壁画动画剧)
· 【佛陀初转法轮日】看美图和视频云朝圣佛陀初转法轮圣地——鹿野苑(转发功德无量)
· 【佛陀初转法轮日】听经闻法为何如此重要?(见者增福增慧,转发功德无量))
· 甘露醍醐 | 有了慈悲之念,生命就不会孤单
· 如何让生命进入良性的美好状态
· 佛陀现神通度化优楼频螺迦叶
· 如何让我们的身心灵得以健康成长?
· 【悟道法师净土精要】修行四则
· 【中英双语】慧日法语甄选 |众生心垢净,菩提影现中
· 【德语视频】慧日法语甄选|不为外惑,不为内扰
· 甘露醍醐 | 把自己从迷惑颠倒中解救出来
· 祂执杵降魔,专为修行人谴除违缘、魔障〡恭迎韦驮菩萨圣诞
· 我们的修行,离不开他的守护
· 为了有一天,放眼望去,满目青山
· 恭迎遣除修行中违缘、魔障的护法神韦陀菩萨圣诞 :你若修行,我必护法(转发功德无量)
· 一心谛听,方可返迷归悟
· 人生有了这块“点金石”,所有的美好都被唤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