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牛牧心——禅宗《牧牛图颂》

2021-01-02 21:30: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禅宗《牧牛图》

亦称《十牛图》


图片

    禅宗用图画、文字将开悟的过程和在各个阶段的体验表现出来,系统地描绘出由修行而开悟而入世的心路历程,这就是著名的牧牛图及其图颂。

    《牧牛图》用十幅图画描绘牧牛的过程,亦称《十牛图》,喻示禅宗修心的十个阶段。用牧人和牛的形象,象征修行者驯服心牛,以重现本来面目。



1

-THE FIRST-

图片
图片
图片


寻 牛

茫茫拨草去追寻,水阔山长路更深。

力尽神疲无觅处,但闻枫树晚蝉吟。


    “寻牛”,喻迷失自性。

    着语:“从来不失,何用追寻?由背觉以成疏,在向尘而遂失。家山渐远,歧路俄差。得失炽然,是非蜂起。”

    本心人人具足,由于相对观念的生起,逐物迷己,人们贪逐外尘,悖离本觉,心牛遂迷乱失落,离精神家园越来越远。

    拨草寻牛,就是要寻回失落的清明本心。心牛迷失既远,寻觅起来也很艰难,以至力尽神疲,也莫睹其踪。然而于山穷水尽处,蓦现柳暗花明。在枫叶流丹晚蝉长吟中,隐隐有牛的踪迹。



2

-THE SECOND-

图片
图片
图片


见 迹

水边林下见遍多,芳草离披见也么?

纵是深山更深处,辽天鼻孔怎藏他?


    “见迹”,喻渐见心牛之迹。

    着语:“依经解义,阅教知踪。明众金为一器,体万物为自己。正邪不辨,真伪奚分?未入斯门,权为见迹。”

    修行者依据经典、禅书,探求修行意义,聆听师家提示,明天地同根,万物一体,甄别正邪真伪,领悟到禅的要义和方法,寻到了牛的足迹。深山更深处也掩藏不住鼻孔朝天的牛,无明荒草再深也遮蔽不了清明本心。但见迹还没有见牛,还没有进入禅门。



3

-THE THIRD-

图片
图片
图片


见 牛

黄莺枝上一声声,日暖风和柳岸青。

只此更无回避处,森森头角画难成。


    “见牛”,喻发现本具之心牛。

    着语:“从声入得,见处逢源。六根门着着无差,动用中头头显露。水中盐味,色里胶青。眨上眉毛,非是他物。”

    黄莺清啼,日暖风和,柳枝摇绿,赏心悦目。“本来面目”通过声色等呈显出来,处处都有它的作用,但它又是如此的妙用无痕,如水中盐味,色里胶青,必须具备慧耳慧目,才能使它无处回避。它头角森森,却又离形绝相,绝非丹青所能描画。见牛较之见迹是一大进步,但见牛并非得牛,见道尚非得道,它只是初步开悟。



4

-THE FOURTH-

图片
图片
图片


得 牛

竭尽精神获得渠,心强力壮卒难除。

有时才到高原上,又入烟霞深处居。


    “得牛”,喻已证悟自性。

    着语:“久埋郊外,今日逢渠。由境胜以难追,恋芳丛而不已。顽心尚勇,野性犹存。欲得纯和,必加鞭挞。”

    虽然得到了牛,但这是一只长期奔驰在妄想原野的心牛,野性犹顽,恶习难以顿除。它时而奔突在高山旷野,时而贪恋于芳草园林,因此仍需紧把鼻绳,用严厉的手段,来驯化它的习性。

    修道者虽然见道,但无始以来的习性犹深,受到外界影响时,极易退堕到未开悟以前的情境,必须严苛自律,羁锁住惯于分别、取舍的意识。对此,禅宗谓之“见惑(理知的惑)可顿断如破石,思惑(情意的惑)需渐断如藕丝”。见性(悟)固然不易,悟后的修行更重要。因此得牛之后,还须继续牧牛。



5

-THE FIFTH-

图片
图片
图片



牧 牛

鞭索时时不离身,恐伊纵步入埃尘。

相将牧得纯和也,羁锁无拘自逐人。


   “牧牛”,喻悟后调心。

    着语:“前思才起,后念相随。由觉故以成真,在迷故而为妄。不由境有,惟有心生。鼻索牢牵,不容拟议。”

    人的思想之流如长江大河,念念不停流。虽然见牛,并不意味着一了百了,随时都有无明发生,“毫厘系念,三途业因。瞥尔情生,万劫羁锁”(《五灯》卷七《宣鉴》)。因此开悟之后要继续保任,要不断地断除烦恼,摄伏妄念。前一阶段是夺人,这一阶段是夺境。

    人们在日常的差别境中,一念刚起,二念随生。迷惑的起因在于二念,若在一念兴起时,能如红炉点雪,顿作消熔,就不会生起迷执。对此禅宗称之为“后念不生,前念自灭”。时时用菩提正见观照,直臻于纯和之境,才是觉悟证真,不为境迁。此时种种调伏手段即可弃而不用,人牛相得。



6

-THE SIXTH-

图片
图片
图片


骑牛归家

  骑牛迤逦欲还家,羌笛声声送晚霞。

一拍一歌无限意,知音何必鼓唇牙!


    “骑牛归家”,喻骑乘驯服的心牛归于精神的故里。

    着语:“干戈已罢,得失还无。唱樵子之村歌,吹儿童之野曲。横身牛上,目视云霄。呼唤不回,牢笼不住。”

    学禅者经过了发心(寻牛)、学习佛禅义理(见迹)、修行而见性(见牛)、见性悟道(得牛)、在正念相续中精益求精(牧牛),可谓艰难曲折备历辛苦。驯牛之时,尚需要不断地鞭挞。修行者进行艰苦的砥砺,终于使心灵脱离情识妄想的羁绊。心牛驯服,人牛合一,已臻一体之境。

    此时,妄想已被调伏,本心无染,清明澄澈,充满喜悦。一如天真烂漫的牧童,笛横牛背,沐浴晚霞,骑牛归家。一拍一歌,于不经意间,都有无限天真妙趣,知音者自当会心一笑。



7

-THE SEVENTH-

图片
图片
图片


忘牛存人

骑牛已得到家山,牛也空兮人也闲。

红日三竿犹作梦,鞭绳空顿草堂间。


    “忘牛存人”,喻既已回到本觉无为的精神故乡,不须再修,无事安闲。

    着语:“法无二法,牛且为宗。喻蹄兔之异名,显筌鱼之差别。如金出矿,似月离云。一道寒光,威音劫外。”

    骑牛回家,牛已回到本处。牧童既已得牛,寻牛之心已忘,便可高枕而卧。此时无烦恼可断,无妄心可调,“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坛经•般若品》)。没有内境外境的分别,也没有烦恼和菩提的执着。但牛虽忘,人犹存,“我”还没有空掉。



8

-THE EIGHTH-

图片
图片
图片


人牛俱忘

鞭索人牛尽属空,碧天辽阔信难通。

红炉焰上争容雪,到此方能合祖宗。


       “人牛俱忘”,喻凡情脱落而全界无物,凡圣共泯,生佛俱空。不仅迷惑的心脱落了,甚至连觉悟的心也没有了。

    着语:“凡情脱落,圣意皆空。有佛处不用遨游,无佛处急须走过。两头不着,佛眼难窥。百鸟衔花,一场懡㦬。”

    凡情脱落,是修道初阶;圣意皆空,是了悟而没有了悟之心的无所得智。有佛处不遨游,不住悟境;无佛处急走过,不落见取。超越凡圣,截断两头,远远胜过牛头耽溺圣境而导致的百鸟衔花。

    牛头由于四祖的教化而使佛见、法见悉皆消泯,百鸟遂无从窥其境界。此时内无我,外无法,能所俱泯,主客皆空。自性之光,犹如红炉烈焰,举凡善恶、美丑、是非、生死、得失等相对观念,如同片雪投炉,销熔于绝对,此时才是祖师禅的境界。



9

-THE  NINTH-

图片
图片
图片


返本还源

返本还源已费功,争如直下若盲聋。

庵中不见庵前物,水自茫茫花自红。


    “返本还源”,喻本心清净,无烦恼妄念,当体即诸法实相。

    着语:“本来清净,不受一尘。观有相之荣枯,处无为之凝寂。不同幻化,岂假修冶?水绿山青,坐观成败。”

    本心清净澄明,犹如山青水绿。此时我非我,见非见,山只是山,水只是水。寻牛、见迹、见牛、得牛、牧牛、骑牛归家,直至忘牛存人、人牛俱忘,都是返本还源的过程,这个过程“费功”尤多。但既已返本还源,渡河须忘筏,到岸不须船,对所费的一切功夫,就应当放下,不可再粘着。要直截根源,关闭眼耳等感官之门,因为“从门入者,不是家珍。认影迷头,岂非大错”(《传灯》卷十六《月轮》)。此时回光返照,如聋似哑。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主体置身万象之中,而又超然物外,水月相忘,孤明历历。在本来清净的真如实相中,静观万物的荣枯流转,而不为外境所动,不随波逐流。



10

-THE TENTH-

图片
图片
图片


入廛垂手

露胸跣足入廛来,抹土涂灰笑满腮。

不用神仙真秘诀,直教枯木放花开。


    “入廛垂手”,喻不居正位,入利他之境。

    着语:“柴门独掩,千圣不知。埋自己之风光,负前圣之途辙。提瓢入市,策杖还家。酒肆鱼行,化令成佛!”

    开悟之后,不可高居圣境,只满足于个人成佛,而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从正位转身而出,回到现实社会中来。

    “露足跣胸”,象征佛性禅心,一尘不染,净裸裸,赤洒洒。禅者灰头土面地化导众生,将自己所证悟的真理与众人分享,喜悦祥和,毫不倦怠。这就是大乘菩萨的下座行,是灰头土面的利他行。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 无非是 | 开始 | 和坚持



相关文章
· 佛法总持的功德 | 无量护法天团护佑你新年吉祥
· 恭迎日光菩萨圣诞 | 祈愿光明遍照天下 国泰民安
· 蓬莱拾遗 | 香花桃李种,必结甜美良果
· 疫情下的反思:我们该怎样对待生命?
· 恭迎日光菩萨圣诞|日放千光,遍照天下,普破冥暗,温暖人间
· 【佛典故事】修忍最为胜
· 传喜法师新年祝福
· 如是最吉祥 | 你的吉祥大礼包
· 原创英文版【智一漫画】:真香
· 蓬莱拾遗 | 平日最要紧的事
· 从前有个庙 | 想做什么就勇敢去做吧,新年加油哦!
· 传喜法师新年祝福|特别的礼物,给特别的你!
· 新年念诵《心经回遮仪轨》,遣除寿障等一切违缘、障碍
· 迎接生命的元旦——传喜法师2021年新年寄语
· 【新年献礼】「慧」看电影最全精彩合辑
· 这是觉者的人生价值
· 【佛典故事】佛说四念处观
· “妙”——开启新的一年
· 【珍藏版】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合集 全68集
· 蓬莱拾遗 | 一念清净,念念清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