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故事】佛说四念处观

2020-12-31 21:31:00 发布: 人气:2
图片



佛典故事连载系列之

佛说四念处观









     过去,佛陀住在摩偷罗国跋陀罗河边的伞盖菴罗树林中,不久前,舍利弗尊者与目连尊者才入涅槃。适逢十五日诵戒时,佛陀为比丘们开示:「我声闻弟子中,善能说法、教诫、教授佛法及辩才无碍的舍利弗与目连已入涅槃。这世间上有两种财,一是钱财,一是法财。钱财是从世间人乞求而来,法财可从舍利弗与目连处求得。至于如来,则已捨离世财及法财。


     你们不需因舍利弗与目连入涅槃而感到愁忧苦恼。就像一棵大树,有茂盛的根、茎、枝、叶、花及果实,而大树枝会先折断;亦如一座宝山,大石会先崩落。如今如来的弟子中,舍利弗与目连这两大声闻弟子先入涅槃,你们不用感到愁忧苦恼。


     这世间有什麽法是不会生灭、败坏的吗?如果想要使其不坏灭,是不可能的!这世间一切可爱事物终将离散,不久之后我亦会入涅槃,所以你们应当要以自身为洲、以法为洲、不异洲。精勤修习四念处观,依靠观察自己的身心修证佛法,依靠正法的教导修证佛法,不必外求。对于外在境界及自身,要以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来精勤观照思惟,以正智、正念调伏世间上的贪著、忧恼。这就是以自身为洲、以法为洲、不异洲。」比丘闻佛所说,依教奉行。



--- 典故摘自:《杂阿含经‧卷二十四》

图片
 图片













佛陀藉舍利弗尊者与目连尊者入灭的因缘来开示大众,这世间上的一切万法终将败坏,并非常存不变。想想,当我们执著某人、某事,一旦无常变异到来,还是会陷入愁悲苦恼之中。想要真正离苦得乐,就要修持自身,而非依靠外在境界来寻求解脱。透过四念处观,让我们时时反观自照,如实了知一切万法的真实相貌,是无常、苦、空、无我,如此才能捨离贪著、愁悲苦恼,得到真正的解脱安乐。


(此评论仅用于引导,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声明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当请与我们联络

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珍藏版】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合集 全68集
· 蓬莱拾遗 | 一念清净,念念清净
· 全年最后一个佛诞日〡祂是人们最普遍的信仰,生命的终极归宿(转发功德无量)
· 详解这幅流传千年的图的甚深义
· 殊胜的六字四声念佛法
· 恭迎阿弥陀佛圣诞 | 祈愿佛光普照,众生增福增慧、吉祥安康
· 如此,在我们内心奏响的就会是最美的觉醒之曲
· 【佛典故事】为王说世间四种人喻
· 念佛和修一切法门,当心这个
· 蓬莱拾遗 | 如此,必能一心不乱
· 悟公上人:修行该从何入手?
· 三十岁证念佛三昧,七十年不出山门,他的故事温暖你我
· 台宗耆宿静慧老法师圆寂纪念日 | 静身不违安养,慧法普度群萌
· 殊胜的时节因缘,我们为什么要读这三部经?
· 有缘听到他,有心忆念他,他的功德力依然会超越时空加被你
· 【佛典故事】阿支罗 闻法见谛
· 因大悲故,而灯灯相传
· 蓬莱拾遗 | 念佛为正行,改恶修善为助行
· 心善年祥,金牛年春联吉祥大礼送不停!
· 疫情重来,能防病抗疫的“正气”从哪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