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佛弟子凡有所说,一切皆承佛威神力,与诸法性常不相违,依所说法,精勤修学,证法实性,故佛所言如灯传照。
——《般若经》
✡︎
什么叫传灯?实际上,从佛到历代祖师所讲,皆是乘佛威神力,彰显诸法之实相。
所以不管佛陀说,祖师说,我师父说,都是为了揭示我们的真性,揭示人的佛性,揭示诸法之法性,万法之真谛。
我们认知真性进而去体证真性,就能从轮回的幻灭中找到如如不动的佛性,从过去的脚踩虚妄、行在虚妄,到认知真实而履于真实之地。
✡︎
《佛陀传》中讲到佛陀慈悲度化央掘摩罗的事迹,央掘摩罗是舍卫城人,他跟大富长者--给孤独长者的家是很近的,也就是说,央掘摩罗也是一个富家子,他的学问也很深。佛陀最后安抚他,甚至表扬他的优点:“你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很会思考。”
所以在这部片子里,佛陀给他起的法名叫“不害”,一个人的行为是因为他的知见而来的,有善的知见就会有善的行为,有不善的知见则会有不善的行为。恶的见地就会有恶的行为,错误的知见就会产生错误的行为。
我们此刻在法堂里,无论是有智慧的人,还是普通的人,实际上我们都依真理而住,我们都在思维着真理,用我们的生命在体验着真理。真理不会因你个人而有所变化,因为真理本身就是存在的。我们在思维的过程中,不知道谁能先觉悟,所以每天我们都在做这样的事情,每天也生活在其中。
✡︎
《维摩经》讲到,“譬如一灯燃百千灯,冥者皆明,明终不尽。”《大智度论》中说,“为令法不灭,当教化弟子,弟子辗转教,如灯燃余灯。”所以传灯实际上传的是诸佛的智慧。为什么要代代相传?因大悲故。
那么一个人学佛,要学到什么时候才能深入浅出地传讲佛法呢?我们师兄就讲了一句,也是新发明的话,他说: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的是教授,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的是教练。
佛门里什么时代才会出这样的高手?陶铸众生,化导群萌,善知方便度众生,种种劝化诱,让众生明白,甚至也能让人修行修得很快乐,这是不容易的。所以禅悦人生就是充满乐趣地修行。
但实际上来寺院想要修行的人,并不是所有人都觉得快乐。对于寺院这么有规律的生活,他会产生厌烦,会对轮回的世界充满憧憬,会被那种不知道下一秒将要发生什么的好奇心所驱使。
别看这个寺院平平淡淡的,它自身的存在也是很脆弱的,但是佛菩萨的精神却顽强地存在于这个世界。只要我们活着,我们的生命特质都会追随着佛陀的这种精神,佛佛传承下去。因为佛菩萨不会舍弃一个众生,所以我们在座的每一个人,都会把自己的生命变成佛法,变成慈悲,变成智慧,变成一盏灯,灯灯相传,永存于世。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