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唯除五逆,诽谤正法 。”
第十九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第二十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闻我名号,系念我国,植诸德本,至心回向,欲生我国,不果遂者,不取正觉。”
——《佛说无量寿经》
念佛三昧
我的剃度恩师——悟公上人,是教内知名的通宗通教、净土宗成就的大德,我亲近的国清寺静慧老法师也是净土宗成就。当一个人证得念佛三昧的时候,那是不可思议的。
上次我们去见静慧长老的侍者,现在也在浙江,事业做得很大,特别是做慈善、印经很有名。
我就问他:“你给静慧长老做侍者的时候,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回头想想,有什么跟我们分享的吗?”他就说:“我当时心里想,老和尚个子也不高,瘦瘦弱弱的,也没什么奇特,还这么多人来拜他,有什么了不起呢?都跟普通人一样。”结果他晚上做梦,师父就在梦里出现了,搭着红袈裟跟他讲:“我的修行境界是很高的。”
还有一次,他自己在念佛堂里念佛,念完佛之后要回向,他心里就想:我念佛功夫也没多大,还要回向给这么多众生,回向得了吗?这个分得了吗?正在这么想的时候,师父就推门进来了,说:“好的,你回向,众生会得利益的。”他吓坏了,他说我正在那里琢磨呢,师父就推门进来了。
这是不是很神奇?所以得念佛三昧的人,你心里想什么他都知道的。
润物细无声
圣贤气质
有一次,他给师父做侍者的时候,住在师父房间的隔壁。早上起来推开师父的房门,发现师父躺在地上,躺了很久了,身体都冻得凉凉的。师父年纪大了,那时候八十多岁,身体不好,他上卫生间出来的时候,人就摔倒了。
他就跟师父说:“师父,师父,您什么时候摔倒的?”师父说:“大概有几个小时了吧。”他说:“您怎么不喊我呢?您敲敲墙,我就听到了。”师父说:“你们年纪轻的,喜欢睡觉,就不打扰你了。”
这就是修行的人,他宁愿躺在地上念佛,也不叫侍者。你就可以知道,一个修行人是不愿意因为自己而去打扰别人的。这种圣者的情怀,就是我帮你是可以的,但是不需要你帮我,我也不要你回报。
我听到他讲这个,就想到了佛教里的一个公案:
一位禅师,在深山里搭茅棚修行,每天都到隔壁的山崖打水,从茅棚到隔壁的悬崖之间有一座独木桥。有一天禅师看见独木桥上站着一只受了伤的野鸭子,这只鸭子有可能因为他而受惊,会掉下去,所以他就不去打水了,回到茅棚里,腿一盘,圆寂了。
我就更加能够理解,佛教里修得好的祖师,连一只鸭子都不去打扰,宁愿自己打坐涅槃,他的生命也不会去惊扰众生。一个真正的修行者、真正的圣贤气质,就是这样的润物细无声,这就是佛教里真正具德的修行人。
佛的大愿
在阿弥陀佛的四十八愿里,第十八、十九和二十愿是最对我们众生机的。
“至心信乐”这是不是信?
“欲生我国”这是不是愿?
“乃至十念”这是不是行?
这就具足了信、愿、行。
那能不能往生?能往生的。所以这个方法很简单,不需要甚深的智慧,甚至也不需要菩提心愿,乃至声闻、缘觉的修行。极乐世界没有三恶道,一到极乐毕竟解脱,只往上不往下。
所以第十八、十九和二十愿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净土宗的祖师们尤其重视,让我们生起求愿往生的信念,鼓起勇气。有的人怯懦,觉得阿弥陀佛这么高大,极乐世界这么美丽,这是我家吗?他不敢。门牌号码都是金子做的,这么庄严,阿弥陀佛那么高,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所有生到那边的都是阿鞞跋致菩萨的身相,紫磨真金色,这是我吗?极乐世界我能去吗?
但是在第十八愿里面:“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这个众生有没有包括在座的我们?所以“至心信乐”,只要你相信,你就打勾签合同盖章就行了。佛发的愿不会有假,更不会落空的。
end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