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故事】阿支罗 闻法见谛

2020-12-29 21:30: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佛典故事连载系列之

阿支罗 闻法见谛

















     佛陀在王舍城的耆闍崛山弘法时,一天早晨,佛陀著衣持钵,准备入城乞食。有一位阿支罗迦叶居士正准备出城办事,在往耆闍崛山的路上,他远远地便看到佛陀。阿支罗迦叶请示佛陀:「世尊,我心中有一些疑惑,不知您可以为我开示吗?」佛陀告诉迦叶居士:「现在时机并不恰当,我要先进王舍城裡托钵乞食,等回来时再为你解说。」 


     但阿支罗迦叶仍一再地请佛陀立即为他开示,佛陀于是答应了阿支罗的请求,阿支罗问道:「一切苦恼之事,皆是自心生起的吗?」佛陀回答:「不应如此说。」阿支罗迦叶继续问:「世尊!苦恼是由他法而生的吗?」佛陀回答:「不应如此说。」阿支罗迦叶又问:「这些逼苦之事,是不是自心与他法共生而有的?」佛陀依然回答:「不应如此说。」


图片


     阿支罗迦叶继续问:「难道苦是无因而生的?」佛陀回答:「苦非无因而生。」阿支罗困惑地问:「您说苦非自生、非他生、非自他共生,亦非无因生,难道世间没有种种痛苦?」「世间实有苦。」佛陀慈悲地回答。 


     阿支罗再次请示佛陀:「既然您说实有苦存在,请为我开示苦的真实义理。」佛陀便开示:「苦的感受非本来就有,也非他法所生,因此不会是自他共生,也不是无因而生。真理,应该离开种种相对法,而回归中道。诸佛如来皆说此法:此生则彼生,此灭则彼灭。苦是由于无明而有行,因行而有识,识而有名色,名色而有六入,六入而有触,触而有受,受而有爱,爱而有取,取而生有,有而有生,生而有老死。若无明灭,则万苦皆灭。」


图片


     阿支罗迦叶听闻佛陀开示后,了知苦乃识心执取而生,而破除心当中的无明才是真正的灭苦之道。顿时远离一切垢染,证得初果。于是阿支罗迦叶恭敬合掌,向佛陀禀白:「慈悲的佛陀,我已明瞭苦谛之理。从今日起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尽此一生作佛弟子,愿佛陀为我作证明!」阿支罗在至诚恭敬顶礼佛陀之后才离开。 


     阿支罗离开精舍不久,被一隻在路旁为保护小牛的母牛所触杀,在临命终时,因六根清淨,安详自在往生。 


     比丘们在城中乞食时,听到了有关阿支罗迦叶闻佛陀开示,命终无有怖畏的传言,于是在乞食完毕后,便前往佛所请示佛陀:「世尊,阿支罗迦叶为何能证此无怖畏之报?」佛陀告诉诸比丘:「阿支罗迦叶已经了悟苦谛之理。能够如实了知法的真义,才能远离怖畏,得大自在。」



--- 典故摘自《佛为阿支罗迦叶自化作苦经》






省思


人,因为「欲」而生此娑婆世界,而「苦」的来源就是「欲望」;欲望,则是来自于自身的一念不觉。想要得到自在和解脱,唯有离欲、离念。佛陀三转法轮言:「此是苦,逼迫性,汝应断。」《佛遗教经》云:「苦若灭者,即是因灭,因灭故果灭,灭苦之道,实是真道,更无馀道。」若能从因上努力,保持觉性,不使六根出流攀缘六尘,直接从最根本的起始点下手,即截断其源流,因灭则果灭。离却了生,即无有灭相,真正究竟之乐,当下即是!


(此评论仅用于引导,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声明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当请与我们联络

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蓬莱拾遗 | 念佛为正行,改恶修善为助行
· 心善年祥,金牛年春联吉祥大礼送不停!
· 疫情重来,能防病抗疫的“正气”从哪里来?
· 前车之鉴,后人之师
· 原创【智一漫画】观音菩萨在哪里
· 【佛典故事】体悟轮迴的婆罗门
· 从生命的假相里脱离出来
· 你的心是一个转播台、也是救度历代祖先的通道
· 微信公众平台
· 蓬莱拾遗 | 生死如同海浪,漩澓流转无有了时
· 他入定千年错投胎,被逼出家不舍金钱美女,终成一代宗师烁古今
· “大地震动,天雨妙花”瑞相背后的生命启示
· 蓬莱拾遗 | 得戒与否,有两件事必须知道
· 他诸多神异民间流传,两朝皇帝推崇,相传是文殊菩萨化身
· 福报,到底是什么?
· 在《法华经》里,极乐世界与我们丝毫不隔
· 【佛典故事】忍者大力用
· 一个真正的修行人具有怎样的品德
· 【佛典故事】佛讚不放逸法
· 心善年祥 —— 2021慧日春联,开始接受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