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典故事】常近善知识

2020-12-22 21:31: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佛典故事连载系列之

常近善知识

















图片

     一日,波斯匿王在静处思惟著佛陀的教法,不禁法喜充满,讚歎佛陀所说之法当下即能深得法益,不用等到未来,就能引导大众至善处。佛陀以大慈悲、大智慧力,仅仅开口说:「汝等来,善示汝妙法」,因缘成熟的智者,就能证得初果乃至阿罗汉果,身心解脱。大善知识及好的同参道友是何等地重要呀!应当时时亲近 善知识,远离诸恶友。思惟至此,波斯匿王即起身到佛陀的处所,虔敬地告诉佛陀 自己的体会。


     佛陀对波斯匿王的体会予以肯定,并告诉国王:「过去,阿难尊者在静处独自思惟时,想到善知识是如此地重要,能影响修行人一半的清淨梵行。于是起身到王舍城的耆梨跋提林,将此领悟告诉了我。我告诉阿难尊者:『千万别这麽说,善知识及好的同参道友的重要性,是含括了行者全部的清淨梵行。而亲近正知见的同参道友,自然会与恶知识及恶友远离。怎麽说呢?我因善知识的缘故,了脱生死,所以善知识的影响所及,是清淨梵行的全部,应当如实了达。』佛所说的法有大利益,当下即能获得法益,并能远离恶友、恶知识等不善缘。」佛陀接著又说了一首偈子:


 于诸善法中,不放逸最胜。

若当放逸者,贤圣所讥嫌;

 若不放逸者,获于天帝位。

 于诸天中胜,于作无作中,

 不放逸最胜。若不放逸者,

 坐禅尽诸漏,逮得于胜果。


     听了佛陀的开示,在旁的比丘们都法喜充满,并发起愿心,依教奉行。



--- 典故摘自《别译杂阿含经.卷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世间人往往好逸乐,在财色名食睡中打转,迷失在错误的知见中,起惑、造业、受苦。若能捨离放逸之心,迷途知返,亲近善知识,念念靠在法上,即能转识成智、转染污成清淨。从随业流转中出离,不再烦烦恼恼,如此身心解脱,才是真正的乐、真正的自在。


(此评论仅用于引导,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






声明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不当请与我们联络

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观音菩萨是我们修行的窍门
· 蓬莱拾遗 | 这一功德,与大般涅槃相应
· 印光大师:佛法利益,非凡情所能测度
· 一条不能拒绝诱惑的鱼,终将变成别人砧板上的鱼汤
· 【佛典故事】孔雀王
· 冬至献礼 | 清凉宝主播温暖上线啦
· 蓬莱拾遗 | 如何消除业障,福报无量?
· 冬至大如年 | 此刻,是我们离祖先最近的时候
· 这三百多位世界最著名的科学家信什么?
· 记住师徒间的片段
· 全网首发 | 这个视频是今年冬至的一份献礼,随赠殊胜密码
· 法语图|烦恼是菩提的养料
· 【佛典故事】悭法感愚痴
· 布施,是观音法门的重中之重
· 弘扬佛法的目的
· 微信是怎样炼成的?
· 蓬莱拾遗 | 如此,则开智慧可冀
· 梵呗|消灾普佛功德文疏
· 念头的力量不可思议,你的每一念都会呈现在这个世界
· 【佛典故事】善说法要的毗舍佉比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