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只是为了你安心而已

2020-11-26 21:30: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图片





01

图片


我们追求修行的成就,需要听什么法门吗?一定要拿黄金供养吗?佛法的奥妙就在这里。善知识有种种方便,八万四千法门只不过为了度心而已。


寺院这么清净,你能融入进去吗?这不是拿钱就能做到的,难道给你铺个黄金垫你就能入定吗?


所以六祖大师讲,“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是很重要的,他一生就是为了表达这个。佛性是不隔毫厘的,佛性是通极乐世界的,通佛国的,所以你只要找到自性就行了。


那找到自性有什么方法吗?没什么方法;有什么窍门吗?没什么窍门。都放下就行了。智慧高的人,叫你放下就放下了。就像洗垫子,你认为的干净或不干净只不过是眼睛的纳受,是心灵的分别。

02

图片


因为大家的心不安,所以我才讲法,引领大家的心能安下来,去体验自己的本来面目。本来面目有什么好?这是很难说的,本来面目就是本来面目。慧日寺的清净就在这里,我教你用什么方法融进去吗?有没有梯子可以走?


再比如,现在我跟大家讲要入定,有什么方法吗?你说我要定,你自己在喊自己,自己在打扰自己,打扰什么呢?心本来就是清净的。


这颗躁动的心,你说我去摁住它,摁不了的,就像水上的皮球一样。


同样,你念阿弥陀佛,你是离开清净的自性念阿弥陀佛吗?倘若如此便是心外求法,如果心外求法,法都没有的,哪里还有法。不认识自己的心就好比砍掉头一样,你心外找佛,等于你头上又安了一个头,所以古代祖师说,修行“不能头上安头”。

03

图片

那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用功的时候,为什么禅堂很重要?我们一坐下来,实际上就是禅堂一样的功夫。我一讲,就是“教下”,教你怎么看性;一停,大家一入定,就是“宗门”,各个看性。


所以我们赞叹师公是“通宗通教”,“宗”的核心义理是什么?“教”是教什么?他老人家是完全通达的。“教”不能离“宗”,“宗”也要“教”去显,就是帮助我们去认这个心。


我师父也常跟我讲:“佛一生说法,不过聊心而已。”


心在哪?心还要找哪个心?!


所以师父只是引导我们觉醒,我们觉醒了之后,心能生万法,能生恶法,也能生善法,迷惑颠倒就造轮回,觉悟就造解脱。我们行持在佛的仪轨里,那我们的身口意就都在佛法中。

04

图片


我师父常说:若能识得心,大地无寸土。过去祖师也讲:心外无法,满目青山。就是要我们佛弟子,每天都处在这种既平凡又透彻、活脱脱的心灵当中。


所以寂然沉寂,寂而能仁,能仁又寂默,寂默又能仁,这就是佛陀祂老人家的名号,就是寂默能仁的意思。寂静的同时又能生起大悲,能造一切善法。


人的清净真的能有很多作用的。如果只是肉体在这里,心是迷惑颠倒的,不清净的,这是没有用的。所以要让自己变成一个有用的人,这是在训练我们的心。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欢迎关注公众号



相关文章
· 感恩节 | 感恩父母,如何将菩提心落实在孝道
· 深山明珠 行愿无尽——梦参长老圆寂三周年纪念短片
· 聆听莲座下:文殊寺闻法笔记(七)
· 这出戏里,没有喜剧
· 绍云老和尚:在这里打妄想、打瞌睡,福德因缘也天天增长
·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视频合集 {精美版}
· 为什么要移民极乐世界,这是最好的理由
· 他是明朝“四大高僧”之一,梦中得菩萨指引,后留下不腐肉身
· 【佛典故事】乳光如来
· 此诸菩萨,觉行圆满
· 绍云长老在哈佛大学关于禅修的开示
· 佛门耆宿梦参长老圆寂纪念日:遗风不灭 世范长存
· 弥陀即是毗卢 极乐即是华藏——《佛说无量寿经》讲记第三十二课
· 发大乘心
· 弥陀即是毗卢,极乐即是华藏——《佛说无量寿经》讲记第三十二课
· 深山中的一盏明灯,法音宛在护持众生——纪念梦参长老圆寂三周年(珍贵舍利,见者得福)
· 【佛典故事】阿育王施阿摩勒果缘
· 很多人误会了“佛缘”
· 【护法神】三皈五戒的六十一位护法神详解
· 这份吉祥超越时空地加持着每一位有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