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好在那里呢?

2019-01-26 06:00:00 发布: 人气:2
图片

Jan .26

No.26


传喜法师法语

图文集

春风化雨,滋润心灵

图片


佛法好在那里呢?佛法的不共就是认清了轮回的道路,然后还能够给予我们超脱轮回的方法,这是其它宗教所没有的。一切生命都追求快乐,这是生命的本能,但是不知道追求快乐的方法。


我们在三皈依时,早晚课的诵本里面就讲“佛未御宇”,就是佛没有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众生求升反堕。因为一切众生都是追求快乐的,这是所有生命的本能,但是由于不知道方法,结果求升反堕。越自私,越想追求自己的快乐和利益,这反而是恶的根本。造了恶还会不会得到快乐?不可能的,这就叫“求升反堕”。


图片


佛教的智慧是什么?弥勒菩萨讲过“手把青秧种福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后原来是向前”。这“退后原来是向前”,佛教就叫辩证唯物主义。怎样才能求得快乐?给予别人快乐,才是自己得到快乐的方法。欲知想得到自己的快乐,那是苦的因;只有给予别人快乐,才是自己快乐的因。中国有个词汇叫“舍得”,“舍”放在前面,你要想“得”,就必须先要“舍”。


在轮回路上,这就叫“正报依报”,果报嘛!我们人的身体跟苍蝇、蚊子相比优越很多,这其实是人的自我感觉。如果你仔细观察,苍蝇可是很快乐的,前爪搓搓洗脸,洗完脸洗翅膀,翅膀抖抖飞起来,哪里臭就向哪里飞,自由自在,无忧无虑;蟑螂能入水,能飞天,你说人比它好,它不承认,我怎么输给人呢?人就二个腿,我有六个腿,我的配备比人好。


图片


佛菩萨看我们人真苦啊!那你要想追求快乐,你是不是把苦要放下一点点。苦怎么放下来,在“舍”中去修,当你有“舍”的时候,你的心量是不是开阔了?你的心量开阔了,那个小我是不是放下了?小我很大的时候,你会很吝啬啊,一分钱看得像一百万一样。


所以当你把小我放下的时候,你的佛性会开始回归,真正的福德开始回来了。我执越重,越吝啬,这小我越是紧,佛光就越没有,尽是业果,怎不苦呢?因此只有小我放下一分,佛光就有可能照进一分。中华文化早在千年之前就教育我们要舍得去掉自己的吝啬悭贪,培育自己的宽宏、慈悲,这样才会真正做到我们中国人说的“量大福大”。中华文化和佛教文化相互映辉,共同创造人类文明与社会文明。


图片


图片


“传喜法师 365清凉法语”系列第二十六期




图片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图片

相关文章
·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过世,生前曾感慨:涅槃真的不远!
· 古人戴冠的秘密!
· 货真价实的往生之理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九十二 初分求般若品第二十七 之四
· 精彩视频推荐:生命觉醒(下)
· 储存在你的心里的善良,就是你以后的世界
· 千差万别的生命形态,始终都是一个共同体(珍藏版海报)
· 自我拯救的信念——「慧」看电影之《火星救援》
· 亲人过世那个关键时刻是不能哭的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九十一 初分求般若品第二十七 之三
· 精彩视频推荐:生命觉醒(上)
· 虽然是法无定法,但是有没有一个总持的呢?
· 2019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提名作品——《Bilby》,献给温暖的你
· 我们为什么会看别人不顺眼?
· 修行临命终时要办好的大事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九十 初分求般若品第二十七 之二
· 精彩视频推荐:十月胎恩重
· 烦恼是稀奇古怪的,所以才法无定法
· 迦毗罗卫国的八万四千众,都是谁呢?
· 生死是自己的事情,子孙哪里能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