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才是吃饭时真正该想的

2019-01-12 06:00: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Jan .12



传喜法师法语

图文集

春风化雨,滋润心灵

图片


  食存五观


记功多少,量彼来处。

忖己德行,全缺应供。

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为成道业,应受此食。


寺院里的饭堂它有一个固定的名字叫五观堂。宋朝理学家看到出家人吃一顿饭,他说 “华夏礼乐、尽在此也”。


这五观堂的这些程序,就让人能够回光返照,处在道的状态里。至少不明白的人,能处在一种惭愧当中。


说食存五观  



第一观:计功多少,量彼来处。


就是说我修行和怎么样,我跟道相应吗?那我吃这个饭,饭是来之不易的,粒粒皆辛苦的,我没有去种,我现在吃到这个,我如果没有功德,我对不起这个饭。所以第一观是这个。

 

第二观:忖已德行,全缺应供。


我今天进步了多少,退步了多少?我多少白业,多少黑业?多少善业,多少恶业?不要吃的时候都是往里那个…,但是就是吃饭跟自己的德行完全地连在了一起。

 

第三:防心离过,贪等为宗。


就是在当下吃的时候,要去除贪的心,所以还是要龙含珠、凤点头,保持在阴阳平衡,处在中道之中。

 

第四:正事良药,为疗形枯。


为什么要吃这个呢?是让我能处在修道的状态,能让我这个身体保持着健康的状态,能够用来修行,而不是吃了这个饭去做小偷、去打麻将,去炒股,做坏事,要做坏事,那一口饭你都消化不掉的。


所以我们吃饭的饭堂,除了当中食存五观,两边还有一副对联,对联就说:有维摩手眼斗金易化。维摩是佛经里面的维摩诘大士,是一个在家居士,但是他通达了大道,说有他的状态,吃斗金易化啊。你今天吃饭,多少万,几十万的大餐,满汉全席,你都有福报消化得掉。


反过来说,他说:无弥勒肚…弥勒指我们这个奉化弥勒,布袋弥勒,唐之后五代,出生在奉化的宁波人。那个胖胖的弥勒和尚。就是:无弥勒肚皮滴水难消。



别看我们穿衣吃饭,喝水之类的,就你的生命,你是以怎么样的状态存在于天地之间,那给你补充的能量是给你干嘛的?所以为成道业,故受此食。



图片


这五观,食存五观,每天吃饭,这作为我们出家人,佛弟子都要这样观的,那你想想看,我们现在在座的,我们现在当今社会上的中国人,是不是远离中国文化太远了?


所以说今天听了这个就知道,原来华夏文明是这样的,原来作为儒释道,作为中国的主流文化,它这个平台承载的是华夏的文明啊。


图片


图片


“传喜法师 365清凉法语”系列第十二期





图片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相关文章
· 比尔·盖茨:要以纯素的健康食品,解决全球营养不良问题!
· 我们发的愿一定会成真吗?
· 现在,这尊佛正在说法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八十 初分天帝品第二十二 之四
· 精彩视频推荐:岳麓书院
· 一阴一阳谓之道
· “功夫”的最高境界——慧看电影之《功夫熊猫》
· 终于把“劫”搞清楚了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七十九 初分天帝品第二十二 之三
· 精彩视频推荐:华夏之源(下)
· 你会吃饭喝水吗?
· 学佛把这些问题搞清楚了才靠谱!
· 为什么佛叫做佛,我们叫做凡夫?
· 关于皈依有一些讲究
· 样样称心、事事如意的一个乐土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七十八 初分天帝品第二十二 之二
· 精彩视频推荐:华夏之源(中)
· 家风各有不同,动机很重要。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七十七 初分天帝品第二十二 之一
· 精彩视频推荐:华夏之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