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七十四(2)初分无生品第二十 之一

2019-01-04 06:01: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乾隆版大藏经》

图片

《乾隆版大藏经》为清代官刻汉文大藏经,亦称《清藏》,又因经页边栏饰以龙纹名《龙藏》。它始刻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完成于乾隆三年(1738),是我国历代官刻大藏经极为重要的一部。全藏共收录经、律、论、杂著等1669部,7168卷,共用经版79036块。


图片

大乘般若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六百卷 卷第七十四(2)

初分无生品第二十 之一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尔时,具寿善现白佛言:“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诸法时,见我无生,毕竟净故;见有情、命者、生者、养者、士夫、补特伽罗、意生、儒童、作者、受者、知者、见者无生,毕竟净故。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诸法时,见色无生,毕竟净故;见受、想、行、识无生,毕竟净故。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诸法时,见眼处无生,毕竟净故;见耳、鼻、舌、身、意处无生,毕竟净故。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诸法时,见色处无生,毕竟净故;见声、香、味、触、法处无生,毕竟净故。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诸法时,见眼界无生,毕竟净故;见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无生,毕竟净故。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诸法时,见耳界无生,毕竟净故;见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无生,毕竟净故。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诸法时,见鼻界无生,毕竟净故;见香界、鼻识界及鼻触、鼻触为缘所生诸受无生,毕竟净故。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诸法时,见舌界无生,毕竟净故;见味界、舌识界及舌触、舌触为缘所生诸受无生,毕竟净故。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诸法时,见身界无生,毕竟净故;见触界、身识界及身触、身触为缘所生诸受无生,毕竟净故。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诸法时,见意界无生,毕竟净故;见法界、意识界及意触、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无生,毕竟净故。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诸法时,见地界无生,毕竟净故;见水、火、风、空、识界无生,毕竟净故。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诸法时,见苦圣谛无生,毕竟净故;见集、灭、道圣谛无生,毕竟净故。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诸法时,见无明无生,毕竟净故;见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无生,毕竟净故。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诸法时,见内空无生,毕竟净故;见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无生,毕竟净故。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诸法时,见布施波罗蜜多无生,毕竟净故;见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无生,毕竟净故。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诸法时,见四静虑无生,毕竟净故;见四无量、四无色定无生,毕竟净故。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诸法时,见八解脱无生,毕竟净故;见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无生,毕竟净故。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诸法时,见四念住无生,毕竟净故;见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无生,毕竟净故。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诸法时,见空解脱门无生,毕竟净故;见无相、无愿解脱门无生,毕竟净故。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诸法时,见五眼无生,毕竟净故;见六神通无生,毕竟净故。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诸法时,见佛十力无生,毕竟净故;见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无生,毕竟净故。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诸法时,见一切智无生,毕竟净故;见道相智、一切相智无生,毕竟净故。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诸法时,见无忘失法无生,毕竟净故;见恒住舍性无生,毕竟净故。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诸法时,见一切陀罗尼门无生,毕竟净故;见一切三摩地门无生,毕竟净故。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诸法时,见异生无生,毕竟净故;见异生法无生,毕竟净故。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诸法时,见预流无生,毕竟净故;见预流法无生,毕竟净故。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诸法时,见一来无生,毕竟净故;见一来法无生,毕竟净故。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诸法时,见不还无生,毕竟净故;见不还法无生,毕竟净故。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诸法时,见阿罗汉无生,毕竟净故;见阿罗汉法无生,毕竟净故。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诸法时,见独觉无生,毕竟净故;见独觉法无生,毕竟净故。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诸法时,见菩萨无生,毕竟净故;见菩萨法无生,毕竟净故。
  “世尊,诸菩萨摩诃萨修行般若波罗蜜多观诸法时,见如来无生,毕竟净故;见如来法无生,毕竟净故。”

  时,舍利子谓善现言:“如我解仁者所说义,我、有情等无生,色、受等无生,乃至如来、如来法无生。若如是者,六趣受生应无差别,不应预流得预流果、一来得一来果、不还得不还果、阿罗汉得阿罗汉果,不应独觉得独觉菩提,不应菩萨摩诃萨得一切相智,亦不应得五种菩提。
  “复次,善现,若一切法定无生者,何缘预流为预流果,修断三结道?何缘一来为一来果,修薄贪、瞋、痴道?何缘不还为不还果,修断五顺下分结道?何缘阿罗汉为阿罗汉果,修断五顺上分结道?何缘独觉为独觉菩提,修悟缘起道?何缘菩萨摩诃萨为度无量诸有情故,修多百千难行苦行,备受无边种种剧苦?何缘如来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何缘诸佛为有情故转妙法轮?”
  尔时,具寿善现答舍利子言:“非我于无生法中见有六趣受生差别,非我于无生法中见有能入谛现观者,非我于无生法中见有预流得预流果、一来得一来果、不还得不还果、阿罗汉得阿罗汉果,非我于无生法中见有独觉得独觉菩提,非我于无生法中见有菩萨摩诃萨得一切相智及五种菩提。
  “复次,舍利子,非我于无生法中见有预流为预流果,修断三结道;非我于无生法中见有一来为一来果,修薄贪、瞋、痴道;非我于无生法中见有不还为不还果,修断五顺下分结道;非我于无生法中见有阿罗汉为阿罗汉果,修断五顺上分结道。非我于无生法中见有独觉为独觉菩提,修悟缘起道。非我于无生法中见有菩萨摩诃萨为度无量诸有情故,修多百千难行苦行,备受无边种种剧苦,而诸菩萨摩诃萨亦复不起难行苦行想。所以者何?非住难行苦行想能为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作饶益事。舍利子,然诸菩萨摩诃萨以无所得而为方便,于一切有情起大悲心,住如父母想、如兄弟想、如妻子想、如己身想,如是乃能为无量无数无边有情作大饶益。舍利子,诸菩萨摩诃萨应作是心:‘如我自性,于一切法以一切种、一切处、一切时求不可得,内外诸法亦复如是,都无所有皆不可得。’何以故?诸菩萨摩诃萨若住此想修难行苦行,便能饶益无量无数无边有情。是故,菩萨摩诃萨于一切法应无执受。舍利子,非我于无生法中见有诸佛证得无上正等菩提转妙法轮度无量众。”

  时,舍利子问善现言:“仁今为欲以生法证生法,为欲以无生法证无生法耶?”
  善现答言:“我实不欲以生法证生法,亦实不欲以无生法证无生法。”
  舍利子言:“若尔仁今为欲以生法证无生法,为欲以无生法证生法耶?”
  善现答言:“我亦不欲以生法证无生法,亦复不欲以无生法证生法。”
  舍利子言:“若如是者,岂全无得、无现观耶?”
  善现答言:“虽有得、有现观,而不以此二法证。舍利子,但随世间言说施设有得、有现观,非胜义中有得、有现观。但随世间言说施设有预流、有预流果,有一来、有一来果,有不还、有不还果,有阿罗汉、有阿罗汉果,有独觉、有独觉菩提,有菩萨摩诃萨、有无上正等觉,非胜义中有预流乃至无上正等觉。”
  舍利子言:“若随世间言说施设有得、有现观等非胜义者,六趣差别亦随世间言说施设故有,非胜义耶?”
  善现答言:“如是,如是,诚如所说。何以故?舍利子,于胜义中无业无异熟、无生无灭、无染无净故。”

  时,舍利子问善现言:“仁今为欲令不生法生,为欲令已生法生耶?”
  善现答言:“我不欲令不生法生,亦不欲令已生法生。”
  舍利子言:“何等是不生法,仁者不欲令彼法生?”
  善现答言:“舍利子,色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受、想、行、识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眼处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耳、鼻、舌、身、意处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色处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声、香、味、触、法处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眼界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耳界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鼻界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香界、鼻识界及鼻触、鼻触为缘所生诸受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舌界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味界、舌识界及舌触、舌触为缘所生诸受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身界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触界、身识界及身触、身触为缘所生诸受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意界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法界、意识界及意触、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地界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水、火、风、空、识界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苦圣谛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集、灭、道圣谛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无明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内空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布施波罗蜜多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净戒、安忍、精进、静虑、般若波罗蜜多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四静虑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四无量、四无色定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八解脱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八胜处、九次第定、十遍处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四念住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四正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等觉支、八圣道支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空解脱门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无相、无愿解脱门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五眼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六神通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佛十力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四无所畏、四无碍解、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十八佛不共法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一切智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道相智、一切相智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无忘失法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恒住舍性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一切陀罗尼门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一切三摩地门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异生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异生法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预流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预流法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一来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一来法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不还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不还法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阿罗汉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阿罗汉法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独觉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独觉法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菩萨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菩萨法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如来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如来法是不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言:“何等是已生法,仁者不欲令彼法生?”
  善现答言:“色是已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受、想、行、识是已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眼处是已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耳、鼻、舌、身、意处是已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色处是已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声、香、味、触、法处是已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眼界是已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色界、眼识界及眼触、眼触为缘所生诸受是已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耳界是已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声界、耳识界及耳触、耳触为缘所生诸受是已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鼻界是已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香界、鼻识界及鼻触、鼻触为缘所生诸受是已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舌界是已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味界、舌识界及舌触、舌触为缘所生诸受是已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身界是已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触界、身识界及身触、身触为缘所生诸受是已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意界是已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法界、意识界及意触、意触为缘所生诸受是已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地界是已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水、火、风、空、识界是已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苦圣谛是已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集、灭、道圣谛是已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无明是已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愁叹苦忧恼是已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舍利子,内空是已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胜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际空、散空、无变异空、本性空、自相空、共相空、一切法空、不可得空、无性空、自性空、无性自性空是已生法,我不欲令生。何以故?以自性空故。



图片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相关文章
· 【悦读慧】读者心语丨一沙一世界 一叶一菩提
· 《文化释说》——人类如何度过21世纪
· 踏上一片佛国黄金地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七十四(1) 初分观行品第十九 之五
· 精彩视频推荐:天心月圆
· 悲智双运
· 古人表法之道
· 今年还要不要向钱看?
· 快来参观感受一下极乐世界的规模、装修和意乐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七十三 初分观行品第十九 之四
· 精彩视频推荐:衣里明珠
· 志在圣贤则成圣贤(图文)
· 佛光中的2018
· 八功德的水,品一口功德无量
· 那个世界有形容不尽、讲也讲不完的好!
· 叮咚!您有一件来自2019年的新年大礼,打开有惊喜!
· 三星堆人头鸟身青铜像——寓意甚深的修行密义
· 素雪迎新年——慧日禅寺跨年迎新茶话会
· 《大乘般若部》之第一部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七十二 初分观行品第十九 之三
· 精彩视频推荐:般若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