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是伪善吗?写给所有素食和非素食者

2017-12-18 06:00:00 发布: 人气:6

                                    

vegan

♫. ♪~♬..♩

素食伪善

作为一个素食者,常常不得不面对一些善意、非善意的问题。而其中有一种“素食伪善”的论调,就曾让很多素食者朋友感到压力。今天,希望可以就着这个“伪善论”展开问下去,把自己的一点想法和经验分享、汇报给大家,也许就能为一些同样成为“争议”焦点的素食者朋友们,解开一些疑惑,带来一点信心。

那么,素食是伪善吗?


关于素食的




 从发心来说 

♫. ♪~♬..♩


图片



首先要明确,什么是伪善?如果确定没用错字词的话,伪,就是“假”的意思,也就是说,发心或者具体行为不是善的却硬要说成是善,或者明明没有做还假装自己做了善事。

基于这个基本意义来考量——素食当然不是伪善。


从素食者的发心,无论是基于环保、护生、健康观念还是善念善缘感召、信仰或修行中的一个表现形式,这都是好的出发点;从具体行动上,这也是具有正面作用、符合最初善意发心,且切实可行的;而作为一个真正的素食者,那就是真的去实践了这个善念、善行的人,这也没有作假、作秀。

所以,很明显,素食,并不是伪善。

 从动物的问题来说 

♫. ♪~♬..♩


图片



有些人会说:放着那么多“人的问题”的没有解决,偏要来说“动物的问题”,这不是伪善是什么?

当然,不得不承认,很多人提到素食,就会想到不吃动物,想到动物福利。没错,素食是对动物的关怀,但关怀动物,不等于就放弃了关心人。就像人可以选择对一个人好,不等于就要放弃对生命里的其他人都不好。这从来都不是矛盾的,不是吗?

而且,选择素食,也并不只是关心动物生命、动物福利。

国内外很多研究,不但证实了纯素饮食能够提供人必须的营养,而且还发现了素食和健康之间密切的关联,也有很多素食可以辅助治病、增强脑力、提升人身心健康程度的研究和报道被公之于众,与此同时的,也有很多荤腥饮食与疾病产生、发作关系的研究被证实和报道,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很多疑难杂症就和“什么都吃”有着直接关系。另一方面,很多调查研究提供了大量证据表明,素食,对于环境保护、人类资源的合理分配都是有重要意义的,所以说,对于解决包括气候变暖、饥饿人口比例、疾病治疗和免疫这些“人的问题”,素食都无疑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再有,因果不虚,从这个角度来说,关怀动物的生命,也就是关心人的问题。事实上,因果你信与不信,它就在那,无论对于修行还是非修行的人,尊重因果,都是很必要的。素食也正是一种帮助人断恶因、种善因,培养、呵护善念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式。

这是多实在的事情啊,怎么会是伪的呢?


 勿以善小而不为 

♫. ♪~♬..♩


图片



也有人说,衣食住行那么多事情,偏要和那口吃的过不去,这不是伪善是什么?

可,素食者并不是只是和一口吃的较劲,而是用控制自己的“吃”,而表达心中的善。

诚然,很多素食者在刚开始的时候,可能只是很关切于自己发心的那一点,比如对动物的同理心,而对于其他方面有疏忽;也很多素食者确实刚开始还不能全素,或者饮食全素而在生活其他方面不能“素”起来的。但我们都只是凡夫,就凡夫而言,因为缺乏智慧,太多太多的事情做起来就会“有漏”,尤其在初发心时,过分强调一点而顾此失彼是在所难免,在心念与行为上,一时会表现得粗糙。但随着行善日久,善念的累积与自我的成长,自然会一点点有所觉知和改变。事实上,很多吃素时间比较长的素食者,也往往是在生活中各个方面都一点点“素”起来。

昔日,齐宣王因为看到了牛的害怕,而“见其生不忍见其死”,所以令人放了牛,而用羊来代替。这看上去的确有点傻,杀羊当然也是残忍的。但是孟子却依旧认可齐宣王那一念的反应,也是仁爱本心的体现。因为齐宣王用羊换牛,是因为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这是他自己所见不足、感悟不足的缘故,并不能说那一念的爱护和把牛救了的事实都是假的、伪的。

“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的素食,也是君子行为的一种,是仁爱本心的显露的一个方式和渠道。

不全素、全素、只关注某一点而开始的素食,这都不是“伪善”,如果一定硬要给个“定义”,我们就姑且称之为“小善”吧!这样更合理一点。

当然,我们叫它“小善”,并不等于这件事就不重要。古人说“勿以善小而不为”,能为了“小善”而一点一滴地付出、践行,也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


 所谓“不合群”? 

♫. ♪~♬..♩


图片



也有一种声音说,素食者吃东西太麻烦,和别人不合群,这就是不善,不改就是伪善。

对于这种说法,我们不妨先想一想,一个有蔬菜瓜果就能解决饮食,一个是得杀害其他动物,然后再各种清洗、去味,光是前面的步骤就更残忍和复杂,需要担心的“毒素”也更多,这两种哪一种更“麻烦”?

第二,所谓“不合群”,人有不同信仰、不同理念、不同生活方式、不同禁忌的地方,这都是很正常的,难道观念、方式不同,就是“不合群”吗?世界上有那么多种不一样的观念、行为,难道人人都是相互对立的?是谁创造了这种对立?

生活中确实常常会有一些对于素食者而言,有点尴尬的场面,或者素食非素食之间的摩擦、矛盾,但这也不是不可调和。

首先,尊重一个你所不了解的信仰、一个与自己不同的观念、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个体,这是基本的礼貌。

其次,每个人也都有坚持自己的权利。

想要“合群”,首先要看这个“群”对不对,双方有没有用足够的礼貌、能不能尊重和坚持彼此的权利,这是“合群”的前提条件。

如果条件不存在,那么“素食”不背这个锅;如果条件足够,那素食就不会成问题。

大部分情况下,我们在与和自己不同的人相处时,遇到矛盾,这应当是当事人的经验、能力的不足,或者是智慧与勇气的不足。

这不是素食的错,而坚持正当的选择,也从来不应该被定义为“伪善”。相反,打着“合群”的名号,做出不尊重、强制违背个人原则的事情才是“伪善”。

对于这种情况,素食者就更需要坚持做自己,从事情中慢慢体悟、提升自己,也用更宽容、开放和积极的心态,让别人了解自己和自己的选择。

餐桌上出现“小尴尬”,素食和非素食者都应该理性一点,这样人际关系的小船才不会说翻就翻。


 这不单单是“吃”的问题 

♫. ♪~♬..♩


图片



我们无法用是不是“素食者”来评断一个人修行的好坏、程度的高低;同时,也不能否认,对于在路上的我们,素食会是个很有力的增上缘;在性未定、心未明、眼未明的时候,素食对于我们也是一个很好的保障。

而有志于修行的人,会在修行这条路上由浅入深、由粗入细地不断实践“断恶行善”四个字,素食,可能是这其中很多人会做出的选择。

毕竟,这不单单是“吃”的问题,还有“命”和“因果”。

也因此,对于这样的素食者来说,素食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而是一种对于因果的谨慎,对于生命的敬畏,对于修学的虔诚。

说到“可做可不做”,世间很多事,都有两种选择,若是扩大意义来说,所有的善与恶都可以用“可做可不做”来形容,每个人都有自己给自己做决定的权利。但“可做可不做”到底是属于“应做的”还是“不做的”,这就要各自扪心自问一下,自己的底线、原则到底在哪了。


-素食,善心的开始-


整理 | 佛教慧日法宝

来源 | 素食



图片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慧日法宝  感恩转发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慧日网站’


相关文章
· 吃素会不会没有力气呢?他们最有发言权!
· 我国清净,他国作乱——《佛说八大人觉经》 传喜法师正在开讲
· 让生命亮起般若的灯
· 雪浪涌金殿,菩提意广长——传喜法师无锡横山寺之行
· 在这个宇宙空间里,佛为什么要念咒语?
· 听尹烨讲述:你是谁?
· 只要他们走在路上,众生就得利益——听传喜法师开讲《佛说八大人觉经》
· 视角|大牌明星走进寺院,探寻那条“心路”
· 哪个把你挂住了,就要去突破哪个
· 懂得因果,这很重要——《佛说八大人觉经》 传喜法师正在开讲
· 他的话,句句都是金刚语
· 这都是你‘家里的’宝藏
· 明来暗去,阳长阴消
· 穿越千年的智慧——传喜法师《佛说八大人觉经》讲记,冬季庄严发布!
· 永恒的加持——纪念悟公上人圆寂十二周年暨传喜法师心灵讲座圆满
· 当钵月照见青松
· 有些灵魂能让你记得一辈子
· 娑婆世界
· 悟公上人告诉我们:这一句话,可以消除无量罪业(圆寂前三天珍贵影像,见者得福)
· 他永远在我生命的最高处——纪念一代宗师悟公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