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灵魂能让你记得一辈子

2017-12-12 06:00:00 发布: 人气:5

图片


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有权利成为高尚者,也有权利成为卑鄙者。


善良,从来只是人性自身的选择。

哪怕,发生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






30年前,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演播厅里,一位79岁的老人受邀参加一档节目,他平静地坐在观众席第一排,眯起了眼睛,脸上并没有多余的表情。


突然,他身边的观众全都站起来,一起望向了他。


没有一个人说话。他们只是默默地、微笑着注视着眼前的这位老人。老人整个人一下懵住了,他用诧异地回过头,还没搞懂现场发生了什么事情?


沉默了几分钟之后,演播厅里忽然掌声雷动,全场向他致敬,掌声经久不息。


原来,老人身上隐藏了一个巨大的秘密。整整50年,除了他自己没有任何一个人知道。


这是一个足够漫长的故事,漫长到要回到硝烟弥漫的上个世纪。


老人名叫尼古拉斯·温顿。1938年,他还只是一个29岁的普通英国青年,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从死人堆里救出几百条生命!


在战乱中,他悄悄帮助669个捷克儿童逃出纳粹集中营,安排8趟列车将他们送往英国,拿出全部积蓄,为他们找好新的家庭,让这些孩子活下去。


图片

1939年,在伦敦车站,一位记者无意中拍摄到温顿与获救孩子的画面


以一己之力拯救669条生命,最黑暗的时代里,温顿让人性的光辉发亮到极致。


但他却把这段故事和全部资料都锁进一个箱子,随手一扔,扔到地下室一个积灰的角落里。


图片

当年获救儿童的资料


秘密揭晓,荣誉瞬间涌来。英国女王亲自封他为勋爵,捷克领导人授予他最高荣誉,伦敦车站为他塑起雕像,甚至太空中的一颗行星都以他的名字命名!


温顿却一如往常平静。


“做好事,不是为了让人知道。我不是故意保密,我只是没说而已。”


BBC在得知此事之后,邀请温顿来参加一档电视节目。


主持人在台上慢慢地讲述当年的故事,忽然,她提高音量,冲着观众席喊:“请问,现场有谁是温顿先生救过的孩子?”


哗啦一声——在场的所有观众,齐刷刷地全部站了起来!

图片


图片


那一刻,仿佛全世界都记着,他自己却忘了。


当年那些一脸迷茫走下火车的孩子们,如今都已年过百半,白发苍苍。


这50年来,他们甚至都不知道有这样一个人,曾为了让他们活下去,用自己全部的力量,对抗一整个时代的黑暗。在点亮他们的生命后,又悄悄地藏身暗处。


图片


2015年,温顿先生安详离世,享年106岁。在善良的路上,可能孤军奋战,可能越走越孤单。


但它仍然,永远都值得我们选择。因为,你终究会因为选择善良,得到灵魂的宁静。






这世上,有人使劲表演善良,想要感动别人;

也有人轻描淡写,害怕感动中国。


记者柴静曾经这样形容一个人:“他成为了我的精神支柱。面对他,我土崩瓦解……”


柴静口中的“ 他 ”,是一个德国小伙子,却选择呆在中国广西的一个小山村里支教,一呆就是十几年。


图片


2001年的夏天,广西的一个小山村里来了一位金发碧眼的外国小伙。村民们吓了一跳:“这是什么烂仔,头发咋这颜色儿?”


“烂仔”给自己起了个中文名,卢安克。


卢安克很忙。他跑来跑去,一会儿租房子,一会儿搬桌子。忙完了,他拍拍身上的灰,用带着口音的中文跟村民说:我要办学校!


这是一块贫瘠的土壤,不通公路,不通电话。


卢安克却选择在贫瘠里扎根,办学,讲课,不收钱。


他讲天文地理,讲数学英语,讲逸闻趣事,讲生活哲理。这些对大山里的孩子来说,简直就是天上下起珠宝的倾盆大雨。


村民们不再喊他“烂仔”,见了面总是亲切地招呼一声:“欸!洋雷锋!”


图片


卢安克觉得,农村教育最大的问题,不是没有钱,而是没有家人陪在孩子身边。


他经常去学生家里,帮他们做饭、做家务;放学后,他和孩子们一起爬树、放牛;下雨的时候大家一起挖泥鳅,抱成一团在泥塘里打滚。


孩子们跟他亲得要命。在向别人介绍他时,爬到他身上,用手勾住他的脖子:


“这个是老卢!我老爸!”


图片


县里干部听说了这件事,立即“高度重视”起来:让一个外国人在这过苦日子,实在没面子。他们给卢安克在别处找了份工作,还安排好了住处。


卢安克坚决不答应,偷偷搬了家,怕领导上门“慰问”。


既然他不走,领导们又想出另外一个法子:让他留下,靠他出名,让他挂上红绸子上电视!


卢安克吓坏了,躲到学生家里不敢出门。有人推举他为《感动中国》候选人,他一听说就赶紧给评选委员会写信,说可千万别选自己。


“我不要出名,出名会影响我的工作,会伤害我的学生。”

“我害怕感动中国,只能是中国感动我。”


图片


他拒绝所有的记者,唯独接受了柴静的采访。只因柴静说了一句:“我不会把你塑造成一个名人。”


当被问到为什么这么做时,这个德国青年笑了笑,露出一排整洁的牙齿,什么都没说。


王小波曾经讲过一个故事。有人问一个登山者:你为什么要来爬山?他回答说:不为什么,因为山在这里。


山在这里,卢安克就留在这里。


他没有袜子,因为大山里买不到45码的尺寸;

他没有孩子,但这里所有的孩子都叫他爸爸;

他没有依靠,却把一辈子,都交给了一座山。


这就是一个普通的德国人,在中国最偏远的一块土地上做的事。


图片


在卢安克身上,最动人的不是“外国小伙在中国”,也不是“关注农村教育,关爱留守儿童。”


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碰触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最纯粹、最本真、最无功利的善意。


全世界都忙着赶路,忙着快速苍老,一不小心就丢失了善良。


而卢安克的善良,正给了那些步履匆匆的人一颗定心丹。


“安静一些,我怕惊动我所爱。”






一位母亲从农村嫁到城市,每年回老家见朋友时,都会摘下耳环、项链,换上最普通的粗布衣裳。


一个孩子看到另一个孩子坐着轮椅,没有指指点点,只是不在他面前蹦蹦跳跳。


一位车主看到路边有一对母女,没有高声鸣笛,停下来让她们先走。走到路中央时,孩子忽然向他鞠了一躬,开心地冲他挥挥手。


图片


一件小事里,都有一个善意的选择。


并不是拯救地球才算善良,救人一命才算善良,舍己为人才算善良,千金散尽才算善良。


看到陌生人出糗时,装作没看见,就是善良;

让座以后离开原地,多走几步,就是善良;

别人生病休养,不在他疲惫时突然探访,就是善良;

看到旁人落泪,少问几句“怎么了”,也是善良。






2017年8月,在福建莆田的街头有一幕车辆斑马线礼让老人的事情,而老人却脱帽鞠躬致谢。


图片


“我只是做了一件我该做的事,但是没想到却换来老爷爷行这么大的礼。”也正源于这份感动,司机小吴当天中午下班回家,便把行车记录仪记录下的画面拷贝出来,并发到微信朋友圈。


后来,这位老人才被全国人民所熟知,他的名字叫闵庆昌,今年88年,是莆田荔城区工信局的一名离休干部。


善良不必分男女、不必分老幼、不必分国籍、不必分肤色、不必分……。佛家有云,若无分别心,此心即是佛。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

比起轰轰烈烈的壮举,善良更多时候是不动声色,是恰到好处。


它并不能给你带来任何物质的回报,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名变成伟人,但却可以让你心安、理得。‍‍‍‍‍

‍‍‍‍‍‍

这个世界发生的每一件事,我们不仅仅只是听众,还可以参与其中。


‍‍‍善良,从来只是人性的选择。

哪怕,发生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

‍‍

谢谢人世间还存在,所有不动声色的善良!‍‍‍‍‍‍


图片



回归佛性


  把物质看的轻一些,淡一些,回归人性,回归佛性。一个回归本性的人,虽卧地上,仍是快乐。不知足者,虽居天堂,仍有烦恼。

  每一个人都有佛性,每一个人都可以修成佛,这是佛教最普世的价值。


传喜法师


图片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慧日法宝  感恩转发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慧日网站’


相关文章
· 悟公上人告诉我们:这一句话,可以消除无量罪业(圆寂前三天珍贵影像,见者得福)
· 他永远在我生命的最高处——纪念一代宗师悟公上人
· 记得养育你的每一口饭
· 用真心去感染别人
· 悟公上人告诉我们:有舍有得,不舍无得
· 《佛说八大人觉经》传喜法师五台山讲座即将发布!
· 在极乐世界,等待我们的不只弥陀
· 善良是为自己留下的路标
· 我一直在思考...
· 以这一首歌,忆念所有的善知识——《法乳甘霖》
· 农历十月二十三日,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圆寂纪念日(殊胜吉日,转发功德无量)
· 这一决定,拍手称快!
· 人命只在呼吸间
· 悟公上人告诉我们:这个咒一念,阿弥陀佛就在我们头顶
· 在五台山,我曾目睹两位大善知识特殊的见面
· 追思点滴 | 老和尚走了,但老人家的叮嘱还在
· 在山水之间,有一缕夙愿
· 老和尚走了,但老人家的叮嘱还在
· 悟公上人告诉我们:不说四众过
· 素食,我一直错怪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