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慧日法宝祝您小年快乐合家团圆
二十三 祭罢灶 小孩拍手哈哈笑
再过五六天 大年就来到
辟邪盒 耍核桃 滴滴点点两声炮
五子登科兵兵响 起火升得比天高
你踏上归途了么?
家中的年味儿布置好了么?
小年是春节的前奏曲,热闹仅次于过年。北方地区的腊月二十三,人们称为“小年”,意味着一年的结束,而南方一般是腊月二十四过小年。
小年,是我国汉族传统节日,即汉族传统的祀灶日。小年,意味着一年的结束,也被视为过年的开端。小年临近年关,一年的辛劳下来,只有在年关人们才得以休息并享受自己一年辛苦的成果。过小年也被赋予了祈盼全家平安、幸福的美好意义。
关于小年的这个时间差别,可能与过去的“官三民四道士和尚五”有关。祭灶、扫尘土、剪春花……这些年俗,你都知道吗?今天就一起聊聊过年的习俗吧~
在中国各地
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
▼
北方地区:十二月廿三
南方地区:十二月廿四
江浙沪地区:“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夜。
台湾地区:除夕前一天
南京:正月十五、即上元节(元宵节)
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除夕(大年是年初一晚上)
云南部分地方:正月十六
部分地区有腊月二十二送灶神的习俗,这天也成为该地区的小年。
小年地方特色
▼
祭灶王
民间传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陈设供品,香烛,糖瓜等,让灶王爷甜甜嘴,上天说好话,不向玉帝说坏话,免生是非。
扫年
扫年则好理解,就是大扫除。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扫房擦窗,清洗衣物,刷洗锅瓢,实施干净彻底的卫生大扫除,准备迎接春节,也有不让灶王爷把土带走和扫除旧岁中遇到的不快的意思。
剪窗花
剪贴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动。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等花样繁多,样子讨喜。贴上窗花,寓意着新的一年越来越好。
贴春联
小年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需要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连珠。
洗浴
过小年这天,大人小孩都要洗浴、理发。民间有“有钱没钱,剃头过年”的说法,很多人至今仍坚持。
婚嫁
民间认为,诸神在小年之后就上天了,便百无禁忌,娶媳妇,聘闺女不用择日子,称为“赶乱婚”,因此在年前举行结婚典礼的特别多。
饮食
过小年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还有关东糖又称灶王糖、大块糖,一年之中,只有在小年前后才有出售。山区多吃年糕和荞面。晋西北有“二十三吃麻糖,吃不上麻糖啃指头”的俗话。晋东南地区,有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一锅倒”的说法。广西武宣、桂平等地民间有做米饼的习俗。
全国各地的过年习俗都各有特色
看看你的家乡传统年是怎样的
浙江省
▼
乌程县元旦以长竿束草于上,点火燃烧,并敲锣打鼓,称为“庆田蚕”。又点天灯于竿上,直至三月三日止。宁波元旦祭祖后要吃豆粥,晚上要关门前,再点一次“关门炮”。绍兴新年以“茶碗茶”待客,里面还要加上橄榄和金桔,同时用茶叶蛋待客,称为“捧元宝”。
山西省
▼
山西现在拜天祭祖的规矩不多见了,但年三十儿的晚饭上不能说话的规矩被保留了下来。春节的第一顿饭都是吃饺子。煮饺子时,要鸣放鞭炮。为驱邪恶、求吉利,有的地区烧火煮饺子要用芝麻秸,意味着新的一年像芝麻开花节节高,日子越过越好。饺子要煮得多,必须有余,意在有余头。就餐时,除每人一碗外,还要多盛一两碗,意在希望人丁兴旺。
福建省
▼
厦门人元旦出门前,都得当空拜祷玉皇大帝,称为“祭神”。清晨祭神用鲜花素果,中午祭神则用牲醴,及一碗春饭。春饭就是在白饭上插上红纸做的春花。闽音“春”与“剩”谐音,春饭是取其“年年有余”的好口彩。漳州初四称为“接尪”,除了进庙烧香外,还要预备一个糖果糕饼盒,叫做“荐盒”,供在厅上迎神下降。
辽宁省
▼
很多辽宁人在大年三十要点长寿灯,彻夜通明。大年三十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家家都要挂红灯笼,大年三十晚上要点亮灯笼,而且要点一宿,不能关灯,意味着益寿延年。
嫁出去的闺女不可以在娘家过年的,否则这一年会对娘家兄弟不利。所谓年三十晚上“不许看娘家灯”说的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当然,这种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风俗目前已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变迁而慢慢被人遗忘了。
广东省
▼
海丰一带,小辈向长辈贺年时,长辈会以红包或柑橘赏给晚辈。潮州春节节食有菜粿、腐圆、酵包、管煎、五果汤。初四夜里,家家要点一盏灯,准备一缸水,叫做“等神水”。东莞正月初一祭神,要供上糖芋头,叫做“富贵有缘”。
江苏省
▼
江宁县元旦贵家于房门口贴画雄鸡。吴县多于元旦至通元寺礼拜观音大士。苏州人元旦一早开门要于三爆竹,叫做“高升三级”。清晨出门,要遵循黄历上所指定的方向,叫做“喜神方”,并到城隍、土地等庙去烧香,必历经十庙乃止,称为“烧十庙香”。自元旦至元宵,火炉中烧巨煤墼,称为“欢喜团”。
黑龙江
▼
过年吃饺子是北方人的习俗。大年三十晚上辞旧迎新,一定要吃饺子,但黑龙江人还要在饺子中包上几个带有硬币的(现在常用花生或其他果仁来代替),谁吃到了这样的饺子就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交好运,有吉祥之意。此外,黑龙江在初五这天一定要吃饺子,也称“破五”,就是把饺子咬破,寓意将不吉利的事都破坏,有驱灾避邪之意。
四川省
▼
成都人元旦不吃饭,因为“饭”与“犯”同音,为了避讳,则吃汤圆或挂面以祈求合家团圆,福寿绵长。刘阁等地于正月初七“人日”还要“过小年”,除了敬神、祭祖外,也吃团年饭。成都人则于人日游西郊的杜甫草堂。长寿县元旦于门外燃九支蜡烛,称为“九品烛”,以敬天地。
陕西省
▼
富平县各宗族皆为祖先画像,元日聚集子孙礼拜,祭后更醵金饮宴,称为“节坐”。初二各戚友间则以面食相赠,称为“拜节”。高陵县元旦,一等到天亮即悬挂黄纸于竹竿上以祀天,称为“接天神”。又以木炭悬于门首,据说可以去瘟疫。石泉县以黄纸作钱,元旦结彩悬于门,名为“宝盖钱”。临潼县以初五为“送穷节”,家家剪纸人后,拿到门扔掉。当日每人必定饱食,称为“填五穷”。
吉林省
▼
由于东北天气寒冷,一些水果冻过之后,就另有一番滋味。最常见的是冰梨和冻柿子。据了解,最纯正的是冻秋梨,在吉林有一种梨叫秋梨,这种梨刚摘下来的时候又酸又涩,于是人们就把这种梨采摘下来直接放在树下,盖上一层树叶,经过冰冻之后的秋梨酸甜可口,果汁充足。冻梨在吃之前要放在水里解冻,年夜饭后吃这种梨能解酒、解油腻。
山东省
▼
宁阳县元旦吃馄饨,称为“填仓“,黄县、蓬莱一带,元旦早起要照虚耗。由女主人手持红烛,把家中各个角落照一遍,意思是以光明驱逐黑暗,然后将年前以面粉做成的各种窗花放在窗台上。小孩子起床后,要攀着门拴打三个秋千,据说可以长得快。
北京
▼
自进入腊月以后,就有文人墨客在市肆檐下书写春联,以图挣些银子过年。祭灶之后,新春联渐次粘挂,千家万户焕然一新。有的人家用朱笺,有的用红纸,只有内廷及宗室王公等按例用白纸,镶以红边蓝边,不是宗室者不得擅用。
腊月将梅束起放在一个腹大口小的器具中,放置于地下五尺左右的地方,燃火,让地微微有些温暖,梅花就会渐渐放白,用纸笼之,到市上去卖,小桃、郁李、迎春都可如此。繁盛之区,支搭席棚,售卖画片,妇女儿童争相购买,以为乐。
天津
▼
天津春节的时段广义上是指从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开始,一直到二月初二龙抬头结束。天津民间有“没出正月就算过年”的说法。
农历腊月初八的腊八节在天津称为“腊八儿”。从腊月十五开始,天津的年货摊贩要“上全街(gāi)”,就是各商店把年货全部上齐,把所有吃喝玩乐的商品都摆上贩卖。天津的年货市场主要集中在在天津天后宫为中心的宫南、宫北大街,也就是今天的古文化街一带。
这些年俗,你经历了多少?还记得多少?
想想几十年过去,现代家庭的春节有了哪些变化,我们的传统年俗又保留了多少?
声明:本文章来自于网络,如有不当请与我们联络,我们会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感恩!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志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慧日法宝 感恩转发
慧日禅寺法务流通官方淘宝店
https://huiriliutong.taobao.com/
大觉堂法务流通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进入店铺
慧日禅寺流通官方微店
长按或扫描二维码进入店铺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点击阅读原文
关注佛教慧日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