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放生,
这些疑问或许你也有
放生的意义在哪里?
曾经在新加坡放生,有一位部长来参加并提出一个问题,他说根据研究表明,一百条小鱼里面,只有两条可以成活,那放生的意义在哪里?
我告诉他:“我们中国有这一句话:孝敬老人是孝敬给孩子看的,是教育孩子怎么样做人。爸爸孝敬爷爷奶奶,小孩子以后就知道孝敬父母,一代一代传下去。放生的鱼,其实是放给人看的。这份善心让这个社会知道,我们尊重生命、保护生命,救生命于涂炭,这是人的品行。”
佛经也告诉我们,“菩萨初发心,鱼子庵摩罗”,意思是初发心的人,到最后能成佛的比率,就像鱼子一样。“庵摩罗”是一种果子的果实,这种果实虽然撒在大地上无以计数,真正能长出来的却没几颗,但不能因为稀少就不做。同样,不能因为放生存活率低等种种质疑,就放弃人的尊贵的品行。我们教育人要善良,人心善了,就不会有战争,表面上放生是拯救其他生命,实际上也是在拯救我们自己,让我们放掉内心的贪婪、仇恨和愚痴。
经常放生,为什么还会生病?
我们放生,是惭愧过去对生命的麻木,忏悔我们过去也残害生命,吃过它们。以这样的惭愧、忏悔,以这样的慈悲,拯救生命的善行,供养诸佛菩萨,也是供养我们过去的冤亲债主。
但谁是你的供养境,谁是受用者,不知道。不能说放鱼,就让鱼保佑你不生病,那你下次生病了就不放了,你觉得我放生怎么还生病呢?那放生的境界就太小了。放生的时候,既有所忏悔,有所供养,但同时也不能指望说,今天放了一万块的生命,明天我就发一千万,这是一种什么心态?虽然说放生能够消业障、降病苦,但不能因为放生了还生病,就不放了。
那是小孩子的性格,小孩子的脸是变化无常的,说变就变,说哭就哭,说笑就笑,说不讲理就不讲理。修行是一种生命境界慢慢蜕变的过程,我们要永葆童真之心,但要剔除小孩子的心态。
给放生者的七条建议
放生是在救命护生,因此不仅要谨慎考虑它们后续的生存,还要评估对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不能简单粗暴地一放了之。这就要求我们在放生时需要一定的智慧——
一、不预订
在不预先告知的情况下采买,以避免商家借此捕猎兜售。
二、不固定
不固定时间、地点采买和放生,避免放生物类被人再次捕抓。
三、多少不拘
随个人发心,不计数量,慈悲至上,心诚为要。
四、细心周到
选择人烟稀少、适合物类生存的地域,同时也不会因放生而破坏周围生态环境,尽量做到周全完备!
五、简单迅速
随着气温的升高,放生的生灵极易在运输过程中因闷热缺氧而死亡,因此放生过程宜迅速确实,千万不可因人为因素拖延搁置。
六、授三皈依
放生前给被放生物类授三皈依并念佛,愿它们早日值遇佛法,永远脱离六道轮回之苦。
七、多吃素
餐桌是我们最大的放生池。有一人吃素,便少一人杀生,有一餐吃素,便少一餐众生被杀。
餐桌也是放生池
千百年来碗里羹
怨深似海恨难平
欲知世上刀兵劫
但听屠门夜半声
相比特意购买鱼虾或其他生命去放生,佛教中更提倡随缘护生和素食戒杀。因为现代养殖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吃素也早就不局限于佛弟子人群,素食已经是全世界倡导的健康选择。可以试想,吃素一年,能够免去多少杀戮,真的是不用花钱,也能天天放生。因此,也有许多人为家人延寿或祈福时,也会发愿吃素护生。
没有买卖 就没有杀害
万物伤亡总痛情
虽然虫蚁亦贪生
一般性命天生就
吩咐儿童莫看轻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作为佛弟子,除了素食,日常生活中也不建议购买和使用动物皮革制品。如果了解到马戏驯兽的残酷过程,佛弟子也会不忍观看那些违反动物本性的商业表演。带孩子在公园、郊外游玩时,也应引导天性纯真的孩子们爱惜生命,长养慈心,这也是对孩子更深远的爱。
因为,心怀慈爱的人,也会更懂得珍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