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报道:科学说明中医疗效,文化讲清中医道理

2022-04-01 06:29: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图片



现代医学在中国应用之前,中国历史上是依靠中医来控制疫情的。如今中医依然在发挥着它的作用。


疫情暴发后,河南省有一家县级综合医院,在发现第一例病例时,就决定采用中西医联合诊疗的方式,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让我们一起来看央视的报道:


点击边框调出视频工具条
   



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我国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随着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方案”走上世界舞台,中医药的显著疗效日益为国际社会关注,但中医药想要顺利走出去,还需要国际医学界对中医药的认同和理解。中西医对生命健康的不同理解,背后反映的是不同文化的碰撞与对话。


那么如何从文化角度理解“说明白、讲清楚中医药的疗效”?我们来看看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首任院长张其成在接受中国中医药报记者专访时是怎么说的。


图片



中医药疗效在国际上

为何难承认


记者:如何从文化角度理解中医药疗效?


张其成:中医药的疗效应该说是确切的,但为什么国际上难承认,甚至于国内有些人也不是很认可,说到底还是文化认同的问题。


我认为,认同中医药疗效要从三个层面理解。


第一个层面是科学。毫无疑问,要用科学把它说明白、讲清楚。科学上对说明白中医药疗效并不排斥,现在运用大数据、循证医学、复杂性科学是能够把中医药疗效讲清楚的,像针灸临床研究、中医药生物信息学等方面的文章都已在国外顶级学术刊物上发表。


但现代科学说清楚中医原理就比较困难了。因为我们的原理是阴阳五行、五运六气,这就涉及到第二个层面:文化认同。中医文化已经变成中国老百姓的一种行为方式,特别是“治未病”理念下健康养生的生活方式。


第三个层面是哲学认同。中医的价值观简单讲就是“调和致平”。中医将人的健康状态称为“平”,将健康人称为“平人”,追求平衡、和平,这种价值观决定了中医药不是对抗性治疗,而是调和性治疗。


其实,中医和西医的差别就是中西方文化差别的一个缩影。


西医是对抗性治疗,找到病毒、病菌把它杀灭,这来源于西方二元分离和对立的哲学观念,比如亚里士多德“排中律”哲学概念,“矛”和“盾”是分离的,没有中间情况。而我们中医注重的是和谐、调和,来源于先秦哲学的“中和”思想。


同时,西方哲学讲“本原”,依赖的基本原理是原子论,万事万物都是可分的,能找到最后那个东西。物质不断细分,分成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等等,最后分成夸克。对于人来说,在组织、器官、细胞、基因层面也是可分的。而中国传统文化讲元气论,元气是万事万物的根源。


图片



记者:国际医学界理解中医药疗效的难点是什么?


张其成:中医哲学或者说文化理念,想要被西方人认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是中医药疗效传播中最大的困难。


因为人体生命的现象是复杂的、综合的,中医文化把人从“形、气、神”三个层面理解。“形”指实体的心肝脾肺肾,这很好说清楚。“气”这个概念对西方来说就比较难理解了。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故曰通天下一气耳”。“气”是连续不断的、流动的,在天地间最根本的。《黄帝内经》中出现了3000多次“气”,指出了“气”在人体内运行不息,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是支撑人生命的本源。已经有大量研究证明“气”是真实存在的东西,人体内的“气”不能离开血。更让西方难以理解的是,“气”是一种能量,跟人的精神有关。理解“气”需要体悟中国传统文化。至于“神”,指思维、意识、情志等精神活动,就更难说得清。


疗效除了由实验、数据测试能够表达的部分,还有相当一部分精神层面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健康四大基石”为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心理平衡作用占50%。这正反映出中医认为心神、七情五志有着重要作用,考虑疗效时不应该忽略这部分。


图片


以中医药文化

助推中华文化走出去


记者:树立文化自信对中医药国际传播有什么意义?


张其成:可以说,中医药文化可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助力中华文化走出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句话把中医药与中华文化的关系表达得很到位。中医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是为中国百姓广泛认同,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有实用价值的一种文化形态。


我用八个字来概括中华文化最重要的体系结构,即“一源、三流、两支、五经”。中华文化以“易”为源头,“儒释道”为三个主要学派,国医和国艺为两个支撑点。“五经”为《易经》《论语》《道德经》《六祖坛经》和《黄帝内经》。中医也是国学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的振兴可以带动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振兴。


文化为体,医学为用。若中医药文化在国际上传播开,中华文化也就在国际上传播开来了。在国际传播中,中医药本身是很重要的文化符号,因为它去意识形态化,不会让国外排斥,并且为人民健康带来好处。


可喜的是,中医药疗效正逐渐被国际社会认可,中医的理念也在逐渐被接受,中医与国际医学界对话的渠道不断扩宽,中医药的魅力将更好地向世界展示出来。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杨澜访谈录】他获得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将“因果法则”变成了信念
· 世界无肉日,一起看看吃素为这位体育界“常青树”带来了什么!
· 从“内卷”到“内圣”,是可以修的
· 一旦产生了“量子纠缠”,就能于一刹那离五浊
· 法师解读“躺平”的正确心态
· 量子纠缠:文殊菩萨为什么拿着宝剑?
· 票房口碑双炸裂5天破9亿!硬核的《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
· 爱因斯坦的选择让我们反思: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人类该何去何从?
· 龙树菩萨与量子物理
· 世界杯期间,这支少年足球队却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泰国13名失踪者获救,科学与宗教并行不悖
· 量子力学对死后世界的解释与佛学重逢!
· 量子纠缠:万物皆有默契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