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心灵回归

2016-03-10 04:30:00 发布:妙奉 人气:1498
    
      当妈妈的阳光照在我们心坎儿的时候,我们感恩的泪水的闸门就关不起来了。我们大乘佛教菩提心的初级阶段,第一步就是观想母恩。念母恩、忆母恩、感母恩、报母恩,这是基础。然后在这种恩情的忆念当中,再推而广之,一切众生在无量劫轮回中都做过我们的母亲。所以众生还在轮回,作为我们佛弟子来说是不能心安的。
  小乘道是为了求心安,但是大乘道就是不安。有一个众生在轮回中,作为佛子,心就不能安;有一个众生没有成佛,地藏菩萨就不会成佛。“众生度尽方成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这是大乘修法当中非常重要的,也是本着我们人性至善,这个是不需要伪装,不需要伪饰的。
  每个人念母恩的时候,特别是忆念母亲的十种恩的时候,每个人都是抑制不住的。尽管自己也做母亲了,自己也做爸爸,但是每个人忆念妈妈的恩的时候都是抑制不住那种激动,那种情感。所以今天我们佛子的聚会,不管今天以何种角色,但是都是作为在轮回的路上的母子相遇。
  我扮演一个出家人法师的角色,你或许作为一个企业家,或者是老总,还是公务员,你不管扮演什么角色,你的人身扮演任何一个角色再成功,也都无法替代母子之间的那份情感,那是不能替代的。你对妈妈的那份情感,将是你生命当中不可替代的情感,任何都不能替代的。
  佛法在人间也是如此。不忍众生苦,就如妈妈不忍孩子苦一样。所以,我们佛教修学当中,我觉得放生固然重要,放生培养出离心,尊重生命。吃素很重要,吃素不伤害众生,不随喜众生被伤害,不仅仅摄取清洁、仁道的营养,甚至也是作为我们做人的一个社会职责。就好像你不穿裘皮大衣一样,你不穿裘皮大衣,这是对那些被剥皮的众生的一份仁道;那是对被剥皮众生的一种呐喊,替他们呐喊。
  所以我们吃素也好,放生也好,其实所有一切菩萨的八万四千法门,观音菩萨千手千眼,每一样法器都是妈妈给孩子的爱。不管形式怎么变,爱不变,爱的核心动力不变。我们大家去在感受这份爱的时候,我有时候也想,佛叫我们放下执着啊,那佛自己怎么执着呢?三千多年了,佛法还在人间啊!多少国家都灭亡了,多少民族都毁灭了,大地都变形了,沧海都变桑田了,人间都那么无常,但是佛却坚持留在人间。甚至授记说人的寿命一百年间少一岁,一百年间少一岁,但是佛陀对我们的爱不减少啊。
  我们只是业障重,我们看不到有的经典淹没了。佛陀亲自授记啊,等到人寿命四十几岁的时候,看不到《楞严经》,业力的缘故看不到《楞严经》。众生多少岁的时候,然后这个人类的寿命多少的时候,什么经典消失了。佛陀看着我们,看着我们历史的进程,看着我们众生在做什么。所以我们就是说要回光、要回头,回头你看看母亲吧,看看妈妈吧,看看佛陀吧!
  所以学佛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心灵回归,学佛让我们的心变得更加敏感。就好像那部刚放映过的电影《超体》,当中的女主角露西,当她体内的那种能够催发她、唤醒她大脑苏醒的那种药物在分解的时候,她一边去做手术,一边做手术,麻醉都不需要,为什么,因为她体验到她小时候,妈妈对她的那种爱,那爱的力量抚慰了她当下做手术的那种割裂身体的痛。她一边给妈妈打电话一边说,“妈妈我爱你,我感受到你对我的爱”。电话打好了,手术做完。她的这种心灵的敏感,她对环境信息的捕捉这种敏感。所以学佛就是苏醒我们的大脑,提升生命的敏感。提升敏感是什么?这就是我们生命的质量提高。 

                              ---摘自2015.04.13传喜法师九华山《地藏经》讲记开示
喜欢就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们

相关文章
· 利益众生才是弟子报答师恩的最好方式
· 你追钱追不到,钱追你跑不掉
· 佛恩如妈妈,母恩如春雨无声!
· 过堂用斋 善用其心
· 把握生命真正的意义
· 学佛的人—精神和生活相互庄严
· 生命最大的忧患是生死
· 修行自己 恩泽万物
· 进入寺庙还是很烦恼,要发愿让自己的身口意都圆满
· 修行容易去习难 习气不除总是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