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明义丨《孔子集语》:至孝蒸蒸 孺子之心

2018-02-04 10:01:11 发布:妙梅 人气:845

图片来源:网络
       这段话出自《御览》四百十三引用的《师觉授孝子传》,为清代学者孙星衍所整理。
       文献中所说的老莱子,是楚国的一位隐者,曾经有许多学者认为他就是真正的“老子”。然而伴随着学术研究的深入,这种看法被渐渐否定。但是不管这个人是不是真的老子,其故事却很值得一听。关于史料的成型年代,或究竟是否是战国时期思想,并不是一般读者所需要深究,本文也只就此文献本身展开一二。
        这则故事中所记载的事情,是老莱子在七十高寿之时,父母仍然健在。他有极其纯厚、至诚的孝心,为了让父母高兴,常常穿着小孩子的衣服,在父母面前仍然是以孩子的身份出现。一次为亲人取饮食之时,走上堂,竟然不小心跌倒,为了不让父母难受,竟然卧倒在地,做婴儿般哭啼的声音,把自己的父母逗乐了。
       对此,孔子在此则文献中感慨:父母即使已经老去,自己也渐渐地年事已高,做子女的人仍然不在父母面前说自己是一个老人,这是照顾到老人的情感,不想因为表达自己已经年老,而让更加年老的父母为之伤心。这样的人,可以算是不失去其孺子之心的人。
       在中国人的家庭生活中,有明显的尊卑、长幼差等,不同身份的人,以尊卑次序来决定其身份地位。在不同的身份地位、年龄差距时说不同的话。每个人各安其序,各守其位,这就是家庭生活的和谐。当然,能够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以孔子对此感慨:“礼之用和为贵,有所不行,知和而和,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正因为其难,才见我们要追求这种境界的可贵。
      儒家所赞同的真正礼教与孝道并不压迫人们的自由情感,反而追求使这种情感得到裁节而得其中道。此则故事中老莱子虽然年事已高,在自己的父母面前却仍然是个孩子,去懂得让自己的父母高兴,让他们安享自己的晚年。这种精神已经融入到我们中国人的生活世界里了。我们常常走回家中,听自己渐渐老去的父母唠唠叨叨,有时候说话渐渐地没有了理智,变得琐碎,但是我们却慢慢地愿意接受这种唠叨,愿意在自己的父母面前放下那些负担与包袱,保留自己的赤子之心,这正是家庭带给我们的独特温暖。
       年代与时代的不同,人生观的差异,让父母与孩子在许多事情的观点上容易产生冲突,如果处理不好这种关系,容易造成家庭的不和谐。但是做子女的人,在慎重地听取自己长辈的教训,凡事再三考虑,确定自己的道路之后,常常退让一步,不跟父母争夺观点、无故冒犯自己的尊长,把家庭的关系处理好,让每个人从家庭中获得温暖,这是一门需要长期学习的智慧,和我们共同追求的境界。

       版权声明:本文为腾讯儒学独家原创稿件,作者
凌俊峰,经腾讯儒学授权发布,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喜欢就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们

相关文章
· 《论语·雍也》篇第二十:知之者
· 《论语·雍也》篇第十九:人之生也直
· 《论语·雍也》篇第十八:质胜文则野
· 《论语》中的孔子:为自己幸福 为天下人幸福
· 《论语·雍也》篇第十二:冉求曰
· 《菜根谭》:学会比较 能生奇效
· 《论语·雍也》篇第七:子曰回也
· 孔子的智慧:一笑而过 坦然面对人生不如意
· 《论语·雍也》篇第五:原思为之宰
· 推己及人:替他人着想 与自己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