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四种福气 你也可以拥有

2018-12-16 22:08:48 发布:妙梅 人气:1081
图片来源:网络
       这句话的真正出处是《诗经·大雅·文王》:“无念尔祖,聿修厥德。永言配命,自求多福。”意在要人常做自我反省,注重自身的德行修养。
       谁都希望自己乃至子孙后代都可以福泽绵长,那么究竟什么是福呢?明白了真正的福气是什么,才可以“求福有道”。
      《幽梦影》:有功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著述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有多闻直谅友谓之福。
       读书、助人、著书立说、不受是非之言的干扰、结交挚友,是他眼中的有福气的事情。
       有时间读书是一种福气
       读书的时候需要收敛身心、凝神静坐,对那些终日在外奔波的人而言,有时间独坐一隅,平心静气地阅读而不受繁琐事物的干扰,是一种福气。
       没人会否认有自己的读书时间和空间的好处,但是常常有人抱怨:“我整天那么忙,周围的环境那么嘈杂,哪有工夫和闲心读书呢?”真是这样的吗?
       朱熹说:“凡人谓以事废读书,或曰气质不如人者,皆是不责志而已!若有志时,哪问他事多;哪问他气质不美?”
       在朱熹看来,所谓的没时间读书,没工夫读书,只是心中没有想读书的真切志向,若是真想读书,总会找到读书的时间和方式,而不是以此为借口。
       能帮助他人是一种福气
       互联时代,没有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个人总是和周围的人发生或浅或深的联系,在人我关系上,每个人都有被需要的时候,也都具有帮助他人的能力。
       孟子乐观地相信,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善端,帮助他人,并非是为了获得赞誉,获得利益,获得感激,而是出于内心善端的培养与扩充,从而养成浩然之气,这会给施予援助之手的人带来精神上的快乐。
       助人,能够雪中送碳、博施济众固然很好,能在日常生活中为他人做一些细微的事情,产生的效果也不差。细小的善,也会对双方产生长远的影响。
       比如真诚的微笑,温暖的问候,礼貌地等候,一句善意地提醒,都有可能对他人的一生,产生长远的影响。
       著书立说是一种福气
       凭借自己的学识,阐述自己的社会人生真知,抒发一己之情志,是小我的实现。若还能对他人、对文化的传承产生积极的影响,则是大我的实现。
       著书立说,可以宣扬一种思想、一种文化,是精神得以传承方式,精神的传承,是真正的不朽。
       大多数人的一生都极为平凡,身体都会在几十年后衰亡,身体的不朽难以实现,精神的不朽,则可以通过文字,通过子孙后代的繁衍来实现,遗训、家风的传承,正是这种体现。
       而那些载入史册,彪炳千秋的历史人物,无不是凭借着自己卓越的成就和与之相关的传记著述为后人所铭记、敬仰。
       耳中没有听到是非之事,是一种福气
       无是非之事在耳边环绕,不用迎合是非之言,不用因为被孤立而恐惧,身心俱得清净。是非之言,如同流俗,随风而动,没有统一的判断标准。若随之,必然带来焦虑。
       好弄是非的人,从自己的判断标准出发——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肯定对方所非的,非议对方所肯定的,吵吵嚷嚷,企图在言论上压倒他人,将自己的观念强加给他人。其行事,亦乖张跋扈,强人所难。
       是非之地,是非之言,处处都是,一味地躲避并不现实。个人能做的,就是管好自己,守得住内心的清明与安静:不听有是非的话,不在他人面前拨弄是非,也不往是非多的地方凑。
       有学识渊博、直言相劝的朋友是一种福气
       有博学的朋友,能够弥补个人见识上的孤陋,浅薄,避免成为一个精神上平庸的人。
       学识渊博的人,见多识广,古今中外,无所不知,无所不晓,与这类的朋友交往,让人为之一振,耳目一新,不会被偏见所蒙蔽。以开放的胸襟和眼界去看待自身所处的环境,会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感。
       有直言相劝的朋友,能够弥补自身行为上的偏失之处,避免因为自身性格上的不足做出冲动、鲁莽的事情,从而招致祸患。
       直言相劝的朋友,以直接、客观的方式指出个人在待人接物上的不足,戳破自我感觉良好的虚幻印象,听取他们的意见,让自己的言行更加务实、谨慎。

       版权声明:本文为腾讯儒学独家原创稿件,作者:子今,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文章来源。
喜欢就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们

相关文章
· 《论语》子罕篇第一: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 《论语》:主动学习的人才是聪明的人
· 《论语》泰伯篇第二十一:吾无间然矣
· 王夫之《示子侄》:立志之始 在脱习气
· 《论语》泰伯篇第十九:大哉尧之为君也
· 《论语》泰伯篇第十八:巍巍乎
· 读经明义丨《荀子》:做最好的自己 遇见最好的未来
· 《论语》泰伯篇第十七:学如不及
· 把身边的亲友 当做一本本书来读
· 《论语》泰伯篇第十三:笃信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