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中医——钱乙(一)

2010-06-14 07:37:00 发布: 人气:1198

写在前面的话

 

在外人看来,中医是一种很神秘的学问。

因为中医的术语让人听着摸不着头脑,比如什么阴虚阳虚、疏肝和胃等等的。

所以中医很难学习。

现在几乎很难找到好的中医医生了,你到中医院看病,很多中医也都是给你开一堆检查单,然后开好多西药。

所以这些医生的疗效很差,这导致很多被他们“信手”治疗过的患者很愤怒,提出了“取缔中医”的呼喊。

但是,喊取缔中医的人别着急,因为中医业内有人说:建国以后中医院校培养的中医人才中,没怎么出中医大师,现在的中医大家,大多是建国前留下来的。而这些人的年龄很大,至少在八、九十岁吧,你总不能指望人家再坚持个几十年吧,所以,别急,别急,中医的确不需要大家呼喊“取缔”,它自己会不断退化,当剩下的都是看化验单开西药的中医后,它会自行消灭的,就像一支蜡烛,当蜡烛的芯没有了以后,蜡烛自己就会灭掉的,无烦他人来吹。

那么这个蜡烛的芯是什么呢?在后面的故事里面,希望大家一起和我去寻找。

 

那么,古代的医生也是这样的吗?

为什么大师级的中医在我们的手中断了传承?

什么样的医生才能算是大师级的医生?

什么是医道?医道?!医道到底在哪里?!

在这支蜡烛行将熄灭之前,让我们借着这点光亮,回到历史的长河中,看看那些古代的医生吧,看看他们是怎样从一个极其普通的人,最后成长为一代大师,成为中医历史中最为耀眼的明星!

让我们与他们一起,寻找成功之道,登上涅槃之路,饱尝破茧而出时撕心裂肺的痛苦,体会最终获得至高境界的欢愉心境!

在看故事的同时,我还要告诉你,这些古代的医生们,这些真正的名医们所提供给你的养生之道,算是额外的回报吧。

下面,让我们开始这段旅程吧。

 钱乙

   

一心求仙的父亲

 北宋仁宗年间。

山东郓州(现在的山东东平县)的一个村落里。

成年男子都下地干活儿去了,村里剩下些妇女,在各自的家里忙着家务。

不知谁家散养的一群鸭子兴奋地向村边的河里跑去。

一派静谧的农家祥和景象。

 

但是,在一个简陋的房子里,气氛却没有那么愉快。

一个男子,正在收拾包裹。他稍微有点喝醉了,眼睛里泛着微微的红色。

在他的对面,一个三岁的小男孩,正坐在板凳上睁大眼睛看着他。

这个小男孩,就是钱乙。

此时的他还远不是日后名震天下的大名医,他还完全不知道,他正要面临的,是一个空前的灾难。

对面的男人就是钱乙的父亲钱颢,他正在一边收拾行囊一边和钱乙嘟囔:“对不起了,儿子,你妈死得早,以后就靠你自己了。”

钱乙几乎不理解他在说什么,只是瞪大眼睛听着。

钱颢用力打好了最后一个结,同时说到:“我要去寻找神仙了,如果找到了,我会回来带你一起成仙,如果找不到,今天就是我们父子俩诀别的日子。”

钱乙还是怔怔地看着父亲。

钱颢放在钱乙身边几文钱,然后拿起酒壶,喝了口酒,拍拍小钱乙的脑袋,背上行囊,扬长而去。

钱乙仍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呆呆地坐在凳子上,用手使劲地抠着木头凳子,眼睛里半含着眼泪。

虽然他不知道父亲到底要做什么,但是,他唯一感觉到的是:这个房间里只有他一个人了。

 

从各个方面来考察,钱乙的父亲都是一个非常不靠谱的人,极其地不靠谱。根据文献记载,显然他没有把钱乙托付给任何一个人就独自离家了。

这简直太无法理喻了,您要知道,这可是一个三岁的小孩儿,母亲已经去世,他自个儿一人哪儿有什么生活能力啊,这还让不让他活了?

那么他为什么这么做呢?文献没有记载,但是我们可以从他所去的方向来分析出答案。

他去的方向是向东,海上。

 

山东自古有寻找神仙的传统,加上有独特的海市蜃楼,这在古代可是绝对的鲜活的超级广告,连秦始皇这样的大腕儿都被这个广告给忽悠来了。望着若隐若现的海市蜃楼,人们绝对有理由相信在海上的仙山里有仙人在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过着快活的日子。

因此在山东,抛下妻子儿女毅然离家访道的行为并不是什么稀奇事儿,经常有人传说某某人离家最后遇到神仙然后飞升了。

钱颢显然对此类传闻非常感兴趣,经常一边喝着小酒,一边饶有兴致地和别人谈论这些成仙的成功经验,眼中闪烁着羡慕的光芒。

如果单独看待他把三岁的儿子扔在家里的事情,可能大家会觉得这个人太绝情、有毛病,但是如果结合上为了成仙这种追求,则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因为此时的钱乙已经成

喜欢就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们

相关文章
· 阴阳五行学说
· 中医在人体生命科学中的地位
· 病机学说简介
· 寻根求源:中医文化的魅力
· 森林和树木:中西医文化的异同
· 针灸运动帮您戒烟
· 调情志养生要诀——勤动脑体不动心
· 红糖养生内调外敷各有妙用
· 骨折病人的饮食调养 
· 什么是上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