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双修了生死

2016-12-10 04:04:01 发布:妙奉 人气:1231
 
        我们做凡夫因为是什么原因?你因为什么,你就会怪罪。“这次你为什么做错啊?”我做错是因为我老公不听话,因为我小孩不听话。“为什么要吃肉啊?”因为我身体要长肉。找出很多这些,就是说“因为所以”,这个“因为所以”的苦链,苦海的链。这个苦海不是由一条瓢水组成的,是很多水组成的,那彼此的什么因缘呢?忧悲苦恼、生老病死从哪儿来呢?
        生老病死再给它倒过来,倒过来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由什么呢?由生。为什么有生呢?因为有。为什么有?因为有取。为什么有取呢?因为我爱他。为什么爱呢?因为我有受,我有这个觉受。为什么有受呢?因为有触。为什么要触呢?因为有六入。眼耳鼻舌身意才会有触,触才是眼耳鼻舌身意中的一种。为什么有六入呢?因为有名色,我的对境。为什么有对境呢?因为有行,有行才会有对境的。为什么有行呢?因为名色缘识,这个识,分别意识。为什么有分别意识呢? 因为有……最后说我不知道,不知道就是无明。大无明,不知道这从哪儿来的。
        像我们现在为什么有行?太阳在走,地球在转,我们认为这个很正常,这是大自然啊。你能超越这个吗?你能超越你现在所站的坐标点吗?你不能超越它那就化地为牢,你站在那儿,那儿就是你的时间和空间的牢狱,不得自在,那你就是一个生死凡夫。你有“生死凡夫”所以你就会要这个要那个,一天不死要饭吃啊,两天不死要衣服穿。衣食住行就都需要,因为都需要,你就已经陷在了一个物质的牢笼当中。不管你从小长大,你读书、你工作都是为了克服这个牢笼,为了克服这个,但不是从究竟上根本上解决,只是应付它。因为要衣服穿,所以我要赚钱买布、买衣服。因为要吃的,所以我要工作购买食物,不是究竟根本上的。
        所以修行它是从根本上解除这个,大家要怎么样子才能破除这个根本无明呢?从无明里面产生的,如果无明打破了,真正的发起了修行的心,最后就是为了这一点,打破无明,开大智慧。所谓我们讲的“桶底脱落”,我们这个人像水桶一样,漆黑漆黑的,过去比喻它啥也不知道,我们生命就像个容器一样。所以守护正念,容器里还有个佛性,护着正念,古代人叫还不起桶,就是刷桶一样的。所以弘一法师在家的一个名字就叫李漱筒。李叔同后来把他改成叔叔的“叔”了,他最早就是“漱”,三点水的“漱”,漱牙的“漱”,漱口的“漱”,筒就是竹字头下面一个“同”,李漱筒。这代表什么?这是佛教里的一个修行的,叫提起正念就叫漱筒,一个暗号,就像“南无阿弥陀佛”一样,也是个暗号。
         所以到有的道场,说念佛是谁?谁在念佛?有人就索性也不要“谁在念佛了?”绕不了那个弯子,就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什么意思?还是要修下去,你不修下去哪里会无量光无量寿,一个桶底不脱落,你就一片漆黑的,还无量光呢,哪里有光呢。
        我们修行要知道为什么修行?我为什么到庙里来?放这些鸟,从凡夫的角度上我们跟它完全平等。鸡早上起来去搂食去了,到土里面找东西吃。我们也是一早爬起来上班去了,这跟鸡去找食物一样的道理。所以我们到庙里来,为什么人比它们高贵?因为我们人会思考这个,鸟它不会思考,所以堕在恶道里面,称为恶道。它要会思考它就不叫恶道了,如果鸟比我们会思考,那我们比它还笨的话我们叫恶道。因为我们比它有思考能力,有决定自己前途的能力,我们可以自己思考真理、追求真理,所以称为戒、定、慧三无漏学。
        叫鸟啊,叫鱼修行,它很难很难的,网站上有一只猫天天趴在佛面前都出名了,会拜佛的猫。一只猫不吃荤的了都出名了,变猫明星了。我们人要不吃肉,很简单的,一只鹦鹉学会“南无阿弥陀佛”,提着拎到大街上到处逛。我们人谁都会念“南无阿弥陀佛”。但是对它们来说是不容易的,是非常不容易的,但对于我们来说,我们对它的优点就是因为我们能思维,但可惜这个世界上很多人放弃了思维大道的这种权利,他不愿意思维。带着我们人类社会当中很多对于佛教误解的这些文化、误解的导向,很多人带有色眼镜,脑子里落了一个佛教所谓的印象,他不愿意接近,这是很可悲的事情。
        所以佛来讲这个话题,你清华、北大没有这个话题的,你跑到全世界最有名的哈佛大学也没这课题的,牛津、剑桥都没有这个课题的,只有佛教才研究这个。专门研究这个,你看把它总结的这么清楚,那怎么破无明呢?皈依三宝,跟着善知识,善知识肯定就是研究这方面有所心得的人,有所心得的才叫善知识。自己也不懂,咋叫善知识,这条路根本也不懂的。如果是的话他又不懂就变成假冒伪劣的了,也有,现在也有假冒的,什么都有假冒产品。
         但是我们有规矩,《普贤上师言教》说亲近怎样的人,有怎样特征的人才称为叫善知识,亲近他到时候开智慧。对于师父教徒弟的方法是不一样的,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特色,所以古人就是“各有家风”,每个寺院有每个寺院的特色,各有家风。跟着亲近、学习,然后开智慧 ,灯点亮了黑暗就没有了,所以开智慧就能破无明,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忧悲苦恼灭。
        像我们现在站在这里一样的,我们都没有(灭)啊,有眼耳鼻舌身意,有色声香味触法,观音菩萨明明告诉我们,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我们怎么修呢?所以除了明白这个道理,我现在讲你们一百个人一百个听到,三百个人三百个听到。昨天的晚会一样,就演给你一个人看的!而且还一旦演了,它在这个世界就不会消失掉,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台晚会了,每个人都得不同的受用。有的是看这个触动了心灵,有的是看那个触动了心灵,最精华的就是得一个觉悟。
        觉悟了之后,比如说我在这里讲,一百个、三百个人听了,听了之后你慢慢自己去思维,自己思维自己去实践。修的时候甚至自己要,不要说不跟外面的攀缘,内都要断掉自己的缘分,内都要断掉自己的这个攀缘的心。攀缘心都要断掉,然后不缘于一法,这样子地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才能做到。
        你真做到这个了,恍然隔世,一下子超越,超越出世间,这个时候你进入混钝状态,所谓我们佛教讲的“三昧”“正定”。正定是无内无外,无我无他的,无我相人相众生相的,这时候时间、空间概念完全超越。这个里面安住久了,慢慢慢慢你这个肉身的业报体才开始转,转转转,转到后来业报体甚至也能超越时间空间,那你厉害了,那你想到水,入水观的时候你就变成了水;入木头观的时候你就变成了木头;入火观的时候你就变成了火;入太阳观的时候你就变成太阳,入空气观的时候你变成了空气;入虚空观你变成虚空。




                                                                             ---摘自2012.10.02传喜法师放生法会开示
喜欢就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们

相关文章
· 我们应当以怎样的心态修行?
· 珍惜此生 离苦得乐
· 真正的了解佛法道理,完成生命的升华!
· 于一尘中尘数刹,深信诸佛皆充满
· 吃也可以吃出功德
· 财富往往与道德如影随形
· 光明入于黑暗,一灯能破千年暗
· 人天合一爱自然
· 用虔诚心彰显出佛菩萨对我们的加持力
· 学佛开显自性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