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喜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讲记

2017-09-04 22:21:37 发布:妙芳 人气:4879

导语

阿弥陀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被尊为“西方三圣”。“势至金台安我足,观音甘露洒吾顶。”观音菩萨与大势至菩萨作为左右胁侍,辅佐阿弥陀佛,广度无边众生。

 

念佛法门三根普被,上等根器、中等根器、下等根器,都有可以进入的角度。在楞严大会上,佛问诸大菩萨获得开悟的方法,大势至菩萨就表示自己是以念佛法门而修学成功的。

具体阐述大势至菩萨念佛法门的就是《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

佛称为法王,大势至菩萨是辅佐佛的大菩萨,所以是法王之子。

 

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妙觉,这就是菩萨的五十二阶次。这里“信”是首要的。众生都有佛性,如果在老师的教导下认识了佛性,就叫开智慧。能相信佛性是不生不灭的,是超日月光的,就开始进入五十二菩萨的序列了。“信”是成佛的因。


《华严经》里善财童子遇到文殊菩萨后得开根本智,根本智就是根本的智慧,也就是每一个人都具有的佛性。明白了这一点,文殊菩萨再介绍他去参学善知识。

 

第一位善知识就教他念佛,一直到最后普贤菩萨还是教他念佛。所以从十信位一直到等觉、妙觉,在修学法门上都是以念佛为核心。



即从座起。顶礼佛足。

恭敬佛,首先从身体来表现。当我们在敬佛礼佛时,罪业会消除,福报会增加,所谓“礼佛一拜,罪灭河沙”。所以纵使到等觉、妙觉的大菩萨,纵使到法王之子,大势至菩萨也要用自己的身体来礼敬佛足。



而白佛言:忆我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

身恭敬,口恭敬,意也要恭敬。身顶礼佛,口称赞佛,心忆念佛。

恒河沙劫是指无量无边的时间。在这无量无边的时间里,始终有佛相继出世,从无缺失。



名无量光。

佛教里说,“佛佛道同,众生一体”。佛是一体的,众生也是一体的。佛是无量光,而众生未开悟时是有量光,一旦开悟,也是无量光。



十二如来。相继一劫。

这一句可以理解为只要登地的菩萨就能成佛。从初地欢喜地,二地离垢地,三地发光地,四地焰慧地,五地极难胜地,六地现前地,七地远行地、八地不动地,九地善慧地,十地法云地,直到妙觉,都有名字,都成佛道。也可以理解为有十二位如来相继出现在世上。



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

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也有十二个名号。从第一个无量光佛,无量寿佛、无对光佛、智慧光佛、清净光佛……一直到超日月光佛,都是阿弥陀佛的名号。



彼佛教我。念佛三昧。

果地的佛教我怎样从因地而登果地。三昧就叫正定。因地的佛能相继不断,入于正定之中,就叫念佛三昧。


接下来的经文就是对念佛三昧的具体开显,分三个段落。

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

佛陀说众生因譬喻而得了悟。这里可以举个世间的例子,就像有人恋爱了,但这爱没有互动,是单相思。男方整天思念,女方无动于衷,所以两人即使见面了,也跟没有见面一样。这样的爱就不会有结果了。



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

反之,如果这两人相互爱恋,那么,纵使相隔千里最终也能形影相合。这就是有缘千里来相见,无缘对面不相识。电影《不肯去观音》里有一句台词: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的重逢。生命在久劫的轮回中,所有的众生都曾做过我们的父亲母亲,而今天的相见,其实是长久离别后的重逢。

 

我们一旦觉悟了,成佛了,首先想做的,就是帮助累劫的父母眷属离苦得乐,带他们回到净土世界的家。现在佛,就是以这一份迫切的心情向我们伸出他接引的手。

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

怜念众生,就比恋爱的关系更深入了,这是母子关系。母与子是血缘关系,无论如何都斩断不了。

 

诸佛菩萨帮助众生的心就像妈妈帮助孩子的心一样。但孩子往往不理解母亲,众生对佛的一片苦心也同样,要么不知道,要么不领受。



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

妈妈虽然忆念孩子,但孩子很叛逆,他离家出走了。走了之后不与你联系,玩失踪。你想念他,寻找他,他躲着,不接受。只有时间长了,玩累了,他开始忆念你如你忆念他一样时,你们的心才能贴近,母与子才能长长久久永不分开。

 

这里以母子来比喻的,既是我们跟佛菩萨的关系,也是每一个人跟佛性的关系。佛性人皆具有,但处在轮回的状态中,我们不认识它。实际上,佛性也是我们的妈妈,在佛教里叫“本觉”。本觉就在那里,但只有皈依三宝,在善知识的开示下了悟自性的时候,才能称为“始觉”。

 

没有觉悟前我们就是那个逃逝的儿子,业障缠身,背离本觉的母亲,整天流浪在三界之中,无知无觉做着一个流浪的不孝儿。

 

所以,“南无”又代表回头,浪子回头。无量光无量寿既是果地的阿弥陀佛,也是因地的如来本性。因此不仅阿弥陀佛、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是我们的妈妈,佛性也是我们的妈妈。当我们不觉悟自己的佛性时,也就不愿意皈依果地的佛菩萨,不愿意皈依世间的住持三宝。

 

皈依住持三宝的目的是为了开显并帮助我们领会到“理体三宝”,每个人自性有佛、自性有法、自性有僧。明白了这一点,才称为“始觉”,以始觉去念着本觉,最后证究竟觉。

 

所有的八万四千法门都围绕着这个核心,自利利他,自他二利圆满。找到自己的佛性这就是自利。而障着佛性的,就是我执、我见、所知障、无知障。

 

在修行的路上,我们刚开始修,而诸佛菩萨从久远劫来早已修行,已得圆满,所以因地的我们需要祈求果地的佛菩萨的帮助,而使因地的佛性跟诸佛菩萨果地的佛性合一的方法,就叫念佛法门。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

“现前”就是我们自己的佛性当下就能见到。现前见到自己的佛性,这是成佛的因,有这一个因,必定会有见佛这个果。而如何现前得见,就要仰赖于善知识,善知识又是众生见己佛性的因。所以佛法一切的核心就是善知识。

 

《法华经》最后就讲到《妙庄严王品》,妙庄严王的两个儿子在他面前现大神通,转他邪心,又引荐他前去见佛,所以当妙庄严王成阿罗汉时,在佛面前就赞叹两个儿子是自己的善知识。善知识就是来接引我们的佛。而阿弥陀佛实际就是善知识的总称。

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

每个人的自性佛从来没有离开你,你只要觉悟,直接就能见到。直接能见到就不需要借助其他的方便。

 

自性佛虽然不隔毫厘,在生不减,在佛不增,心开意解,不假方便,当下得见。但在“无知”的情况下,众生还是需要借助方便来制造自得心开的因缘。


所以佛法八万四千法门都是因缘法。法不定法,是为佛法。虽然讲去佛不远,不假方便,但佛是无奈之中勉强说法,八万四千法实际上都是方便。佛陀将涅槃的时候就说,我没有说过法。为什么?无法可说,在无法可说中方便说法。

 

我们往身上抹香水,是为了用香水的香来掩盖自己身上也许难闻的体味。就像我们在无量劫的轮回中,制造了种种轮回的业,这些业跟佛清净的功德业相比,就叫轮回的不净业。


如果佛菩萨身口意的功德业是香的,我们的不净业就是臭的。作为佛弟子,就需要借佛的功德香来熏染自己,这就叫受持佛戒。持戒叫止恶,止一切恶法而得清净,同时又生一切善法。一个人持戒之后,就能产生戒德,这就是如染香人。持戒久了,就因戒生定,一旦得定,自然身有香气。这时的香不是外涂的香,是你自己本有的香了。


当我们把身口意的恶法遮止,而把诸佛菩萨身口意的功德彰显在身心世界时,就会成为香光庄严。光是代表智慧。有了定,有了身香,就会发出智慧的光。有定、有香、有光,因地的佛子跟果地的佛就能相遇了!

 

至此,大势至菩萨用三个比喻向我们圆满地解释了念佛法门。首先是普通的亲朋或恋人的关系;然后是更深入的母子关系;最后是佛子与佛的关系。

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我本因地”,我在因地行道修行时,就是以念佛法门入无生法忍。这一念佛心贯穿了从十信位的初信、一直到五十二妙觉位,贯穿了戒、定、慧三学,贯穿了从凡夫到圣贤,贯穿了从下根、中根到上根。

 

大势至菩萨摄念佛人归于净土,我们想去,就要念佛,念佛念谁?念自己心中的佛。众生因地的佛念果地的佛,叫因入果海;佛果地的威德摄因地的游子,叫果彻因源。

 

摄受我们的不止大势至菩萨,而是包括了五十二阶位的所有菩萨。五十二菩萨不是五十二位菩萨,是指从初信位到妙觉位的无量无边的菩萨。所有的佛与菩萨都是来帮助我们的,而大势至菩萨是其中的代表。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从大势至菩萨的眼睛看出去,无边的世界都光芒炽盛,无边世界里的无边众生也因本自具有的佛性而放射光芒。不单正报放光,依报也放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一切法性皆是如来清净德性。正报、依报都是佛光明所化,所以大势至菩萨说,“我无选择”。这是他的境界。

 

每个众生都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都有佛性,所谓“六根门头常放光明”。无论何时何地,以佛性而念,回光返照,摄持六根。口念弥陀,心忆弥陀,口持着佛的名号,心忆念佛的功德。不能口念弥陀心散乱,那就念破喉咙也枉然。

 

忆佛、念佛,净念相继,乃至得三摩地,入于正定。这里讲到“斯为第一”,为什么叫第一?宣化上人说过:“佛教里八万四千法门都是第一,没有第二。”因为佛法是“不二法门”。念《地藏经》的时候,《地藏经》就是第一;念《弥陀经》的时候,《弥陀经》就是第一;今天我们念《念佛圆通章》,《念佛圆通章》就是第一。佛教法门没有第二,都是不二法门。


喜欢就用微信扫一扫分享给朋友们

相关文章
· 什么!?你还不知道魔style?
· 我们在这里,成就自己的心灵道场
· 求出离,求解脱!别急,看看师父怎么说
· 00后的孩子,当你来到寺庙……
· 我们得的是跟孙悟空一样的毛病
· 情不重不生娑婆,爱不深不堕轮回
· 当孩子活在虚拟的游戏里时,我们又在哪里?
· 在最美的时光,刚好遇见“你”——佛教的“解爱”良方
· 山间禅定,树下经行——僧侣们的结夏安居
· 佛说因果,真实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