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农历九月十二,
近代禅宗泰斗虚云老和尚圆寂纪念日。
宗门铁汉,禅海神龙,
振聋发聩阐家风,一肩挑五宗。
在现代佛教史上,坚持苦行长达百余年,历坐十五个道场,重兴六大祖庭,以一身兼承禅门五宗,法嗣信徒达数百万众的高僧,唯有“禅宗泰斗”之誉的虚云老和尚。
虚云老和尚曾以一对联自述其波澜壮阔的一生:
坐阅五帝四朝,
不觉沧桑几度;
受尽九磨十难,
了知世事无常。
五帝:清代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与宣统皇帝。
四朝:满清皇朝、太平天国、中华民国与中华人民共和国。
十难:生为肉球、饥寒雪掩、痢疾待毙、口流鲜血、失足堕水、大病顿发、索断浸水、险遭剖腹、全身枯木、遭匪毒打。
01
生平概述
虚云老和尚,俗名萧古岩,字德清,别号幻游。祖籍湖南湘乡,父亲萧玉堂宦游福建,在永春州衙任幕僚,后来受聘入泉州府幕。1840年,长老生于泉州,初坠地为一肉团,母亲骇恸,气壅而死。第二日有卖药翁来,剖开肉团,得一男婴,此后由庶母王氏抚育。
虚云长老幼时,从师读儒书。17岁时,曾只身前往南岳衡山出家,行至半道被截回,后被父亲强徙至福州,并为之娶回田、谭二氏,强禁锢同居于一室,然居内而无染。
19岁时,作《皮袋歌》一章,离家出逃,至福州鼓山涌泉寺,礼常开老人披剃,次年依妙莲和尚圆受具足戒。21岁,居山洞礼忏,前后长达六年。
老和尚出家后勤修苦行,27岁离鼓山,先后在江浙名山大刹参访耆宿,研习经教,参究禅宗。1870年,31岁时,依天台龙泉庵融镜老法师学天台教观;1872年,33岁时,奉师命往国清寺参学《禅制》,至方广寺习《法华》。
1882年,43岁时,为报母恩,由普陀法华庵起香,三步一拜朝礼五台。朝拜途中历尽艰辛,道心坚定,两次遇险,皆遇文殊菩萨化身相救。1884年,到达五台山显通寺,途中足足跪拜了二十三个月。
此后又参访陕西终南山、四川峨眉山、拉萨三大寺,并由西藏到印度、锡兰(今斯里兰卡)、缅甸等国,朝礼佛迹。由缅甸回国,朝拜云南鸡足山,经贵州、湖南、湖北等地各处参学。53岁时,上九华山修翠峰茅蓬,研究《华严经》。
1895年,56岁时,扬州高旻寺连续打十二个禅七,老和尚应众人之推举,前往高旻打七。由九华山下山,至大通荻港,忽遇江水暴涨,欲乘船渡江,因身无分文,船夫竟鼓棹而去。不得已,只好继续勉强沿江而行。后失足落水,随江流浮沉一昼夜,在南京采石矶遇渔民救起,送至宝积寺,口鼻大小便皆出血。静养几天后,强打精神,径赴高旻寺。至腊月第八个七第三晚六支香开静,护七冲开水溅手上,茶杯坠地,一声破碎,顿断疑根,豁然悟道,即说偈曰:“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家破人亡语难开。春到花香处处秀,山河大地是如来。”
58岁再往阿育王寺拜舍利,燃指供佛报父母恩。于禅堂中似梦非梦,见空中金龙,乃骑于背,飞至楼阁上,庄严奇妙。见母在楼上,乃大呼“母亲,请骑龙到西方去”,龙即下降,乃醒。十一月十七日,在重病中,燃指供佛报母恩,指烧完,病即愈,后渐恢复礼拜,在寺过年。
61岁,自感在江浙已住10年,又思远游,欲赴终南修隐,因乱事日甚仍退回北京。遇八国联军宣战,天津失守,太后离京。相识者劝偕伊等随扈跸西行,出长城,入雁门关,至西安,巡抚岑春煊请在卧龙寺祈祷雨雪息灾。佛事毕,雨雪交加,饥馑之灾渐息。后上终南嘉五台狮子岩结茅潜修,改号“虚云”。次年除夕煮芋等熟,跏趺习禅,不觉入定半月。
65岁住云南鸡足山,重修迦叶尊者道场。于归化寺讲《圆觉经》,振兴律仪,传授大戒,受戒者七百众,皈依者三千。66岁,往南洋弘法,在仰光讲《法华经》,马六甲讲《药师经》,吉隆坡讲《楞严经》,皈依者万余人。67岁回国,经台湾、日本到上海后,与佛教会代表寄禅进京,为寺产事请愿。
肃亲王善耆请为大福晋説戒法,各王公大臣多来相见,朝廷加赐鸡足山护国祝圣禅寺额,钦赐龙藏、銮驾全副,钦名方丈,御赐紫衣鉢具,钦赐玉印、锡杖、如意,封赐住持虚云“佛慈洪法大师”。
图左为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帝赐给虚云老和尚的玉玺;图右为1952年虚云老和尚为《弘化月刊》题词。
68岁,赴泰国讲经,入定九日,轰动国王、大臣、官绅、士庶。讲经毕,国王请至宫中讲经,虔诚供养并受皈依。随后往槟榔讲经。70岁,到仰光,请玉佛一尊回鸡足山祝圣寺供养。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出现逐僧毁寺风潮。滇军师长李根源亲自督军上山逐僧毁寺,并指名捉拿虚云老和尚。许多人劝老和尚暂避风头,老和尚不顾个人安危,只身与其讲理。几经辩论,终于折服了李根源,李根源礼请虚云老和尚为鸡足山住持,自己也皈依佛门。
1918年,长老自南洋请玉佛回祝圣寺,并重建庙宇。此后,应滇、粤、闽军政大员之请,曾移锡昆明华亭寺,住持鼓山。1934年,95岁,长老曾三梦六祖召曹溪,重修南华禅寺,有枯柏重生、白狐皈依、树神求戒、更改河流、龙神助力。
1926年虚云老和尚在昆明华亭(云栖)寺春戒,殿前枯梅及园中青菜尽放莲花,中有化佛,四众叹为稀有。
1942年冬,赴重庆主持护国息灾大悲法会,历时3个多月。1943年冬,规划重兴粤北云门山大觉寺。1944年,105岁,驻锡云门,重修祖庭云门寺。
1950年,虚云老和尚摄于云门寺
1952年4月,长老离云门北上,11月在北京出席中国佛教协会发起人会议,并被推为首席发起人。1953年6月3日中国佛教协会正式成立,长老被选举为名誉会长。是年,被聘为全国政协委员。
1953年初夏,虚云老和尚从上海赴北京参加中佛协成立大会,时值佛教盛日“浴佛节”,于广济寺主法。
1953年,114岁,有云居僧禀告真如寺被日寇全部焚毁,仅毗庐遮那铜像兀坐于蔓草之中,长老恻然伤之,发愿修复。七月初五,由匡庐往云居,住牛棚内。各方僧人,闻风云集,垦荒开田,种植茶园。生活艰苦,环境恶劣,而殿堂佛像修塑,极为庄严。1956年春,117岁,诸殿堂房舍次第落成,其庄严宏丽亦与南华伯仲也。五年时间,天上云居,又现人间;衲子云集,宗风大振,实乘愿再来,无愧为南华、云门、云居一大中兴祖师也。
虚云长老圆寂前三个月法相
1959年10月13日,长老在江西云居山真如寺圆寂,世寿一百二十,戒腊一百零一。长老坚持苦行长达百余年,历坐十五个道场,重兴六大祖庭,以一身兼承禅门五宗,法嗣信徒数百万。
02
百年岁月的最后一天
老和尚圆寂前当晚,至半夜时起床,发现房间内有二僧,为照顾老和尚偷偷溜到茅棚里。二人皆身体蜷缩,睡在床头和床尾。见虚老醒来,床头僧起身,看着老和尚。老和尚见此云:“你怎么在这里呀?”床尾僧此时也醒来,站了起来。老和尚云:“你也在这里?”之后,虚老让两人回寮休息。两人出茅棚后,不忍离去,与其他赶来的僧人、沙弥等,共五六人,围绕在虚老茅棚的窗户旁,从缝隙中向里面观看。见老和尚倒了一杯水喝下,在桌子上写下了几个字,之后卧床而眠。
老和尚最后写下的内容大意是:
反对我的人,
你们不要反对了,我马上就要走了;
舍不得我的人,
不要舍不得了,我去去就来。
农历九月十二日,至十二时半,老和尚自起床,取水洗面礼佛毕,唤侍者一齐进来,举目曰:
“你等侍我有年,辛劳有感。从前的事不必说了。我近十年来,含辛茹苦,日在危疑震憾之中,受谤受屈,我都甘心,只想为国内保存佛祖道场,为寺院守祖德清规,为一般出家人保存此一领大衣。即此一领大衣,我是拼命争回的,你各人今日皆为我入室弟子,是知道经过的。你们此后如有把茅盖头,或应住四方,须坚持保守此一领大衣,但如何能够永久保守呢。只有一字,曰:戒。”
说毕合掌道珍重,诸人含泪而退。
虚云长老墨宝
至午一时四十五分,侍者二人入视,见老和尚右胁作吉祥卧,示寂矣!银屏报住持及大众,齐集诵经送行,日夜轮流念佛,一日后装龛,肢体软若棉絮。十八日封龛。十九日荼毗,举火后,香气四溢,白烟滚滚上冲。
老和尚慎重嘱咐:“在此牛棚之西山旁,掘窑化身,火化之后,将吾骨灰,辗成细末,以油糖面粉,做成丸果,放之河中,以供水族结缘,满吾所愿,感谢不尽。偈曰:
暇恤蚁命不投水,吾慰水族身掷江;
冀诸受我身愿供,同证菩提度众生。”
1957年夏,虚云长老与云居山真如禅寺佛学研究舍师生合影
据弟子回忆,老和尚曾在憨山大师肉身像前拈香礼拜时,说:“今德清,古德清,今古相逢换了形。佛法兴衰听时节,入林入草不曾停。”故后世认为老和尚就是憨山大师的转世。
“佛法兴衰听时节,入林入草不曾停”,佛菩萨不舍众生,生生世世来了又去,去了又来,这即是佛菩萨的无尽悲怀。
03
一身兼承禅门五宗 法脉绵延
虚云老和尚是近代禅宗代表人物,于鼓山受临济衣钵于妙莲法师,为临济宗四十三世;又受曹洞宗衣钵于耀成法师,为曹洞宗四十七世,并中兴云门宗,扶持法眼宗,延续沩仰宗,其中沩仰、云门、法眼三家,皆属遥嗣。
因湖南宝生法师等恳请主持大沩山密印寺,而发心承嗣沩仰宗;因决心兴复云门大觉禅寺而发心承嗣云门宗,虚云老和尚遥接南宋光孝已庵深净禅师的法,自列为云门宗第十二世;因福建长汀明湛法师之请而承嗣法眼宗,虚云和尚遥嗣祥符良庆禅师,自列为法眼宗第八世。
虚云老和尚兴灭继绝,慧日同光,传法曹洞,兼嗣临济,中兴云门,匡扶法眼,延续沩仰,一身兼五宗法脉,重兴六大祖庭,被誉为“禅宗泰斗”。
老和尚培养了众多弘法高僧,诸如先后担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一诚长老、传印长老,还有具行禅师、观本禅师、宣化上人、灵源长老、本焕长老、佛源长老、圣一长老、净慧长老等,无一不是名扬海内外,言行功德教化无数众生的高僧。
虚公辞世诗:
少小离尘别故乡,天涯云水路茫茫。
百年岁月垂垂老,几度沧桑得得忘。
但教群迷登觉岸,敢辞微命入炉汤。
众生无尽愿无尽,水月光中又一场!
虚云老和尚的袈裟、百衲衣、僧鞋
老和尚的一生,
志宏气刚,悲深行苦,
弘宗演教,建树卓著。
教界有赞偈曰:
中流砥柱挽狂澜,
仆仆风尘救倒悬;
为法忘躯无自己,
恒顺众生有人缘。
黑暗明灯光普照,
苦海慈航度大千;
云居真如留圣迹,
源远泽长法界宽。
南无度人师菩萨摩诃萨!
南无度人师菩萨摩诃萨!
南无度人师菩萨摩诃萨!
德修万行事理同
清虚妙义广含融
虚怀济物戒定慧
云布清凉感化龙
(此为虚老续派之表信偈,遥嗣兴阳词铎。)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