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曰:
装腔作势诱迷人,利不随心即发瞋;
嫉谤奸邪无惭愧,夸矜恶见诈通神。
释迦世尊住世时,有一位居士心性不坚定,他虽名信佛,但又信奉外道邪师。此时,居士的妻子怀孕了,希望生一个男孩传宗接代。因此,恭请佛陀莅临家中供养。居士恭敬请问佛陀:「世尊!我的妻子能否生男孩?」
佛陀告诉居士:「你的太太不但能生男孩,而且这个男孩端正殊妙,将来能在人间享福安乐如天;嗣后又能证得阿罗汉道。」佛陀虽这么说,可是居士心存疑惑,不信佛陀诚实之言。于是,居士又去请六师外道来家里供养。他问外道:「瞿昙沙门(佛陀)说我妻子会生男孩,是否真的会生男孩?请您给我算命看看!」
外道六师等深感嫉妒,而且是具足悭贪、瞋恚、邪见的人,所说均和佛法相反,因而回答居士:「你的太太会生女孩。」外道头目回去之后,自忖:「如果她真的生下男孩,居士一定会舍弃我教,而信奉瞿昙沙门。我当以计策取信于居士,使他归信供养我等终身。」
邪师思忖之后,便作诡计,来向居士说:「你的太太其实会生男孩,但他长大之后会发生大凶祸,而且灾祸将殃及家室亲属七世。本来我不敢照实对你说,但我仔细考虑其结果,不得不说。因为你是我的忠实教徒,所以今天特别来告诉你。」居士听闻六师这么说,心里害怕得不知怎么办才好。
六师等外道,眼见居士中计,便对他说:「你想要得到吉利,唯一的办法,就是赶快除掉婴孩。」于是,六师便为居士的妻子按腹堕胎。结果,胎儿不堕,却把其母害死。因其婴孩宿命有大福德,所以不死。
居士的妻子被外道邪师害死之后,尸体被送到火葬死者之处,大积干薪烧毁。这时,佛陀和诸弟子都到现场观看。烈火冲天,尸体始被烧坏之际,便见婴孩坐于莲华之上,容貌如雪,端正姝好。
佛陀命令医王耆婆进入火中去抱婴孩出来,然后送还居士抚养。到了男孩十六岁时,居士又广设美食,供养六师外道及其徒众。六师入席不久,便装模作样,诈现微笑(这是邪师的本性)。
主人问说:「大师!您为什么忽然而笑?」
六师说:「我遥见距离此处五万里的地方,那边有山,山的下面有水,有一只猕猴堕入水中,所以我才笑出来。」
居士的儿子才智过人,他一听便知道六师在说妄语骗人。于是,把六师的钵装入各种好菜,然后用白饭覆在上面,使人奉供六师;其余教徒的钵中,均装饭在下面,好菜放在钵上。结果,当大家都在受供养吃饭的时候,只有六师眼睁睁地瞋视不吃。
主人问:「大师!您为什么不受供养呢?」
六师答:「没有菜,怎么吃?」
主人说:「您的眼睛既然能够遥见五万里的猕猴堕落水中,为什么不能看见菜在饭的下面呢?」于是邪师羞恼成怒,大发雷霆,竟致不食而归。
居士终于明白外道邪师的阴险,即弃邪归正——从此不再信奉外道邪众。他和男孩来到佛陀座前,至心皈依佛、法、僧三宝。佛陀为他父子说法,遂得成道果。
——【事见《众经撰杂譬喻》卷上、
《大庄严论经》卷十三】
《诸法集要经》卷六说:「习近恶知识,为地狱种子。」又说:「亲近恶知识,起邪见两舌,不获诸威仪,三业多毁犯。由我慢无明,所说无真实,于此世他生,何能得快乐?为众苦沉溺,此灭彼复生。」
又说:「常造诸罪恶,依邪师邪教。」
又卷十说:「由自他对待,相勉远诸恶,于难能救护,此说名知识。常说利益言,令自他安乐;若乐行众恶,彼则非其友。若近恶知识,则能生苦恼;依止贤善人,永离诸忧患。若离恶知识,则得善名闻,如是善了知,相依求出离。」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