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同步收听音频
Part 1
感恩一切善因缘
我八十年代末在上海开始学佛,1992在新昌大佛寺第一次遇到我师父上悟下道大和尚;1993年正式在普陀山皈依师父,起法名净庆;1994年就追随师父到新昌大佛寺,在那里发心出家了。
2001年师父亲自送我到杭州杨岐寺,杭州又是一个人间的繁华天堂,谁不爱杭州啊!2003年我又离开杭州,来到了东海之滨的瞻岐镇慧日禅寺,到这里隐居、住茅蓬。2013年开始走向大江南北弘扬佛法,然后2017年开始复兴古寺。
当世间正在追逐繁华的时候,我们已经走向了寂静。转眼间现在已经是2024年了,回想过往种种,心中充满了感恩。都是诸佛菩萨百般的呵护、无量的加持,才让我们的人生路没有走错。
虽然每一步别人可能都不理解,但是在冥冥之中我自己坚定地迈出了那一步,这背后有多少诸佛菩萨的呵护、多少护法善神的推动啊!
我师父也讲,一个人要想修行了,多少护法善神会护持啊!有时候就很感慨,我们在人间小小地走一步,是要有诸多善因缘的叠加才能达成的啊!
我想每个人也都深有同感,感恩背后这一切默默的善因缘。虽然我们不知不见,但我们也能心领神会,用心灵去领悟。
Part 2
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
作为一名佛弟子,我们看到佛法这么真实,修行也像科学一样那么客观,所以我们把它称为“生命科学”。作为生命科学来说,我们就很难去把它定位成什么。
上个世纪就有专家学者论述过,“佛教非宗教,非哲学。”我们学佛之后,也会有这种深刻的体验,它既是宗教也非宗教,既是哲学也非哲学,既是科学也不属于科学,因为它并没有科学的狭隘性。
但是半个多世纪以来,我们中华文化严重地被诋毁、被妖魔化,在我们国人的心目中就会有不好的念头,弘扬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就变得异常艰难。
所以,当我师父比较正式地叫我弘扬佛法的时候,我心里默默地有一种愿望,就是我在给大家介绍传统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的时候,要保持一种知无不言的态度。我不是站在老师的角度,而是作为践行者和证明者来弘扬它。
基本上我都会秉持着这样一种态度,把我所知道的全部奉献出来,并不是居高临下地讲,而是抱着对我们老祖宗的一份孝心去讲。中华民族文化这么伟大,我们心中有一种情怀叫“不忍圣教衰,不忍众生苦”。
Part 3
乘上三宝之舟
我们自己学佛这么久了,知道并不是稀里糊涂地在求解脱,不是摸索着、探索着前进,也知道这一切都不是偶然。菩萨乘愿再来有可能会有这种境界,叫偶然成之,禅宗里叫“如虫御木,偶尔成文”。好比虫子蚀木,它也不是规划好的,虽则偶然,但点滴积累,总会了悟。
实际上,这种偶然中也有一种必然,只有善知识、乘愿再来者,在这个世界所显现的路径,是在另一个我们看不见的世界里,有他的愿力、他的功德力的加持使然。
作为我们,都是在诸佛菩萨的加持下,先是有了一盏明灯,照耀着我们修行路上的每一步,我们非常清楚这条菩提路的路径怎么走,也非常明确自己在做什么,要实现什么,要达到什么样一种境界。
大家也要好好地跟着这个轨道。法,本身就叫轨则,像轨道一样的,我们只要在这个轨道上运行着,自然就会到达彼岸。法的轨则性是很殊胜的,就像我们坐上电梯,自然就会把我们送到要去的楼层,坐上飞机,自然就送到我们要去的目的地一样。
三宝之舟还在这个轮回的苦海当中航行着,我们已经上船的人尤其要好好地修。我们这么多人一起修起来,有了体证、有了真正的自信之后,利益人天的力量是很大的,对这艘船来说那就是一件好事。否则,上船的人还带着世间的习气,终有一天承担不住了,船就会沉没。
既然这艘船已经开放了,已经搭载我们这些乘客了,那么我们就要把自己训练成为一名好的乘客,甚至要成为一名好的水手。不仅能令这艘船安全地行驶在苦海里,还能抛下小方艇、救生圈去救人,这也是我们这两年的修行重点。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