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需要大福报

2024-04-14 21:36:00 发布: 人气:27
图片
图片

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Chapter 1

图片


但得除妄

参本来面目





图片
图片
图片




禅七在起七的时候,主七和尚用了这一句,叫“佛来佛斩,魔来魔斩”。这就是禅七的时候是不分佛和魔的,不管什么念头起来都要把它扫掉的。


所以考功的时候也不能开口说的,因为只要你起念头就错了。不管你讲什么,只要你想讲,这个“想讲”就是有一点问题的。无论你表达得再优美,你只要打这个妄想,这就已经是妄想了。


这个很重要啊!为天地立心,怎么立心?在禅堂里就可以知道了,就是“立正觉心,离一切虚妄,扫一切烦恼”。扫除一切烦恼,才能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


这也是达摩祖师跟梁武帝之间的对答。梁武帝问他:“有凡圣否?”“没有。”“对朕者谁?”“不识。”这就知道达摩祖师西来意是什么,他要传的是什么……


我们佛教里各宗各派也是说“但得除妄”,只要起念,它都是妄念。要参什么呢?参娘未生前的本来面目。


娘没有生我之前我长啥样?这实际上就是指什么呢?指我念头没起前是什么状态。你只要一起念头,就不叫参话头了,叫话尾,就落在念上了,一切生死轮回都是从这里造的。





Chapter 2

图片


警惕妄念

止观明静




图片



念佛里也有这句话“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念佛要念念无念,无念而念,要用这句佛号来降伏其心但是有些人不知道念佛的时候打妄想是一种病,如果禅堂里这样打妄想那还了得了?


如果禅堂里妄想不断,就会有警惕心的。怎么降伏不了妄想呢?他就会有紧迫感,知道自己修行出问题了,出状况了。妄想不断,刹不住车,止不了,这叫病。


我们禅堂门口挂的一块匾额,是兴慈老和尚的墨宝“止观明静”,这四个字里“止”字最大,又粗重又大,很有力。相对来说“观”还小一点;“明静”的“静”是安静的静。


云居山一过赵州关就是这副对联:“入此门不许你七颠八倒,到此地哪管他五眼六通?”第六意识疯狂运转,如果止不住、刹不住车就是有问题的。


凡夫就是这样,轮回世界就是这么创造出来的。佛是正觉,这个正觉是清净的、无染的,如果建立概念,那就是有染的,禅堂是没办法坐下去的。


所以,一到禅堂里,那真的是佛、是魔就给你照出来了,这一照就知道自己嘴脸是啥样的了。我们生生世世的业障、习气在禅堂的加持下,八识田的种子会翻出来的。



图片



Chapter 3

图片


降伏其心 

降伏烦恼




图片



我们以为打禅七就是到禅堂里坐着吃包子、喝稀饭,修养身心,大概打一个七或几个七人会长胖吧,实际上是非常消耗体能的。不仅是对体力的考验,因为一天要走三十多里路,两万多步,最主要的是降伏其心、降伏烦恼,是很吃力的、很拼命的。


一般性觉得去受三坛大戒一个月,好像已经很锻炼人了,但是跟禅堂的禅七没办法比的。自古以来,这个事的意义要超过生死,打禅七是要告生死假的。


修行要大福报的,没有大福报修不了行的。所以要好好地服务常住,修一点福报,消消业障。禅宗的道场是以禅堂为核心的,禅堂以外都叫外寮、外护,整个寺院就是围绕着禅堂运作的。常住能够成就一堂禅七这样的佛事,整个寺院里外配合、上下合作,这是一个道场整体的荣耀和功德。





—— END ——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图片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




相关文章
· 菩提果自圆
· 这一个缘起,是通向圆满的
· 只要起念,都是妄念
· 【圆满】《参禅要旨》(十)〡心能转物,即同如来
· 《参禅要旨》(九)〡怎样学菩萨道
· 《参禅要旨》(八)〡修与不修
· 入定,入的是一种智慧的境界
· 《参禅要旨》(七)〡普茶时,老和尚嘱咐的话
· 《参禅要旨》(六)〡这四种境界都是病,我今与你们对治之药
· 《参禅要旨》(五)〡参禅方法之下篇
· 《参禅要旨》(四)〡参禅方法之上篇
· 《参禅要旨》(三)〡用功的入门方法
· 如何坐禅: ......
· 《参禅要旨》(二)〡初参与老参,各有注意处
· 虚云老和尚《参禅要旨》(一)〡参禅的先决条件(上)
· 虚云长老法语:参禅的目的
· 虚云老和尚:《参禅法要》|照顾话头与反闻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