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音频同步收听
01
为什么要求受菩萨戒?
受了菩萨戒,我们就把生活变成修行了。
在轮回中,我们因为受着苦的逼迫而忘掉了解脱,但是受戒又会把我们拉回来。戒,简单地说,叫“持心为戒”,它主要还是摄我们的心,建立我们和佛之间的链接关系。
作为佛的弟子,我们会常常忆佛、念佛,珍敬守护佛给我们制定的这些行为准则。而真正的菩萨戒,是通一切菩萨、一切佛之本源的。
一切有心者,皆应摄佛戒,
众生受佛戒,即入诸佛位。
02
怎么求受在家菩萨戒?
首先,已经受过三皈依,最好也能受过五戒。
受菩萨戒有渐的,也有顿的。受过三皈、五戒,平时也有受持八关斋戒,然后再受菩萨戒,这就很如法,这属于渐的;
有一种大根器的人,皈依之后可以直接发起菩提心受菩萨戒,这属于顿的。
但是,最好还是三皈依有一段时间,也能在受菩萨戒之前,争取受持清净的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其次,做好预备功课。
要先学习省庵大师写的《劝发菩提心文》,也可以更进一步学习印度寂天菩萨写的《入菩萨行论》。
《劝发菩提心文》是我们汉传佛教的祖师——省庵大师,在宁波阿育王寺燃指供佛拜忏时所造的论,以此来供养释迦牟尼佛。这部论比较简洁,容易看得懂。
之后,有机会可以学习寂天菩萨的《入菩萨行论》,知道一些发菩提心的修法。寂天菩萨的修行成就很高,大乘佛教,我们要发菩提心的话,学习这部论,加持是比较大的。
通过这样的学习,我们每天去思惟菩提心的意义,思惟怎么发起菩提心。最简单的就是像口诀一样,“为了天边无边无际的众生、四生六道的众生、法界一切如母有情,我为了能够利益他们,我发无上广大的菩提心”,要发起这样子成佛的心。
再者,发心护持过三宝。
要发菩提心、求受菩萨戒,如果护持三宝这个行为都没有做过的话,我们的修行就不庄严了。
一个是发心护持三宝;一个是寺院的重兴有我奉献的一份力量。这都是修行很庄严的事情。
要想做菩萨,如果你连三宝的事业都没有奉献过,怎么可能利益众生呢?利益众生是需要强大的资粮的,而强大的资粮是从服务常住、供养三宝里来的。三宝的这个皈依境,我们修得越好,才能越好地利益众生,才能自利利他。
03
求受菩萨戒的资粮
学习《劝发菩提心文》《入菩萨行论》,去寺院做义工,这些都是在积累求受菩萨戒的资粮。大家可以就近去自己所在地方的寺院,去亲近三宝,去服务常住。有了这些经历,至少会增加求受菩萨戒的福报。
佛陀的经典里常常有千二百五十比丘,有时候上万比丘就很多了,但是菩萨是不可称计的,在家信众永远最多。所以,在家信众能够学修、闻思大乘佛法,能够发菩提心来受菩萨戒,佛教一定会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