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年来,佛寺里的每一个清晨都是从醒板、钟声和唱念开始的,梵音一起,人天肃穆,神圣庄严。佛门里的唱念也称为“梵呗”,是佛教文化的灿烂瑰宝,也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成果,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在我们汉传佛教里,以常州天宁寺梵呗为公认之典范,丛林中素有“金山的腿子高旻的香,天宁的唱念盖三江”之称。2024年7月初,由常州市佛教协会主办、常州天宁禅寺承办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天宁寺梵呗唱诵”第十一期(出家众)培训班如期举行,古文殊寺部分僧众有幸亲炙教诲,受益良多。
《妙法莲华经》云:“或以欢喜心,歌呗颂佛德,乃至一小音,皆已成佛道。”梵呗意义深远,功德更是不可思议。现推出《梵音海潮音》特辑,以飨有缘,共祈世界和平,佛法昌隆!
学习天宁梵呗的心得
释智东
阿弥陀佛,到天宁寺学习梵呗,自己觉得很有感触和收获,把大德法师们讲的内容记了些笔记,供大家参考。弟子顶礼各位授课老师:慧可法师、廓慧法师、继纯法师、大初法师等诸位大德法师。
天宁梵呗是经历一千多年沉淀,历代高僧大德努力传承,僧众和合而形成。
1.天宁梵呗特色字正腔圆,板眼沉稳扎实。梵呗唱快了不好听,要以情哀声,唱腔抑扬委婉,像海潮音一样。
2.唱腔一板三眼,字音不断,不要变音,断气不断音,要咬住每一个字的音。
3.话筒不要放在嘴边,稍有些距离音声会更悠扬。
4.维那是规范师,要调和大众。维那举腔很重要,不能太高或太低,需把控好,起腔要有悦众接腔。唱之前要稳定情绪,气定神闲。
5.唱的弯子要干净,字是哪个音保持住嘴型不变。字正腔圆,不搞花腔花调。
6.唱诵要把握板眼,根据自己的气息换气,不能因为气短就把板眼缩短,就会抢板。气息不够,要停顿的恰到好处,不要等气息完全不够用了再停,要让人感觉不到换气。
7.唱诵一般开始慢,中间段快,后边则慢些。也要根据情形当快则快、当慢则慢。
8.唱的时候要气息下沉,用丹田气推起来,胸腔鼻腔口腔共鸣,不要只用鼻孔呼吸,要鼻嘴同时呼吸。不要用喉咙,要要用声带的震动把声音飘出去。
9.唱要随文入观,用自己的感情去表述,真实去做。用庄严清静的心和态度去做唱诵,不可有一丝轻慢。
10.维那、悦众、各种法器配合好,主次分明,任何时候不能做独角戏,再有实力也要配合,一合相最重要。
11.唱诵就是修行,三业相应才能唱得清净。出家人喝诵时,嘴型不动,身不晃动,头不摇动,威仪齐整。
学习天宁梵呗的见闻体会
释智文
农历甲辰年五月二十三到六月初一,我们一行六人,去江苏常州天宁寺,参加梵呗学习和培训。已故的上从下山长老,曾经是天宁寺的首座,而长老也是我们的师公,所以,我们去天宁寺,也是朝礼祖庭。
培训只有三天时间,对于学习梵呗来说,实在太短了,只算是开了一个好头。以后,我们会用一生,乃至生生世世的时间,来传承和发扬天宁梵呗。
这次,我们现场感受到梵呗对人心灵的震撼。久违的宁静和祥和,在那一声声的唱诵中,自然地生起。生命,还可以如此的清净无染,太神奇了。一声声的梵呗,如一滴滴甘露,滋润着一颗颗躁动不安的心灵,在欲望翻滚泛滥的时代,众生多么需要这样的清凉妙药啊!
梵呗,是可以报答众生恩的一个法门,是诸佛菩萨、祖师大德们,接引众生,救苦救难的大悲之手。而我以前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把梵呗等同于一般的音乐,因此没有意乐去学习,轻视了这一法门,在此向三宝忏悔。
天宁禅寺与金山禅寺和高旻禅寺,并称“东南三大禅寺”,而天宁寺独以梵呗享誉海内。在此可以看到梵呗和禅宗的关系。盖参禅为体,梵呗为用。有了禅堂里千锤百炼的打磨,才能成就殊胜的戒定慧的功德,功德汇聚如汪洋,才能厚积薄发,以音声法门利益众生。所以,天宁梵呗出自千古禅寺,实非偶然,乃法尔如是之必然也!
对我们来说,梵呗如花,光彩照人,而参禅是根,根深方能叶茂,平时除了练习唱诵一类的声乐技能,还要注意禅堂的磨炼,这样才能有根,梵呗这条路才能走远!
梵呗分个人唱诵和集体唱诵两个部分。个人唱诵主要照顾好技巧就好,学会如何运气发声,发之于腰,行于脊背,莫用喉咙,多用腔体共鸣,把人体的五大共鸣腔体灵活运用起来,节奏上严格执行一板三眼的技术要求,不急不缓,庄重沉稳,清扬古朴,厚重婉转。
集体唱诵则是重在配合,而配合的关键,在于无我。只有每个成员,都能修习无我,才能完美的配合,体现出僧团和合之力。末法时代,和合非常不易。所以,需要在正知见的带领下,长期磨合,才能形成一个完美的梵呗班子。
天宁寺为了组成一个五音部齐全的梵呗班子,花了二十年的时间,足见其中艰辛不易。而最能体现天宁梵呗特色的,就是那些大的赞偈,比如那首祝延赞偈《人民万万岁》,五条巨龙,上下翻腾,音声法门,被发挥到极致。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梵呗集体配合的完美,表现为海潮音,前浪未尽,后浪已生,浪浪相续,无穷无尽。在接腔上,也是如此,前声未尽,后声已发,声声相续,如海潮翻滚。有了这样的音声,才能实现化度苍生的悲愿。
此次梵呗培训的重点是瑜伽焰口,由慧可法师带我们走了一遍。放一个焰口,要五六个小时,如果没有深厚的功底,哪里能坚持下来?这也是只有禅堂里面磨炼出来的人才,才能肩负起这份重任。
慧可法师出家三十多年了,却还在用着受戒时的搪瓷杯子,或许他是在提醒自己“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吧。他在培训的时候说,我对你们没有任何保留,我把最宝贵的经验都告诉你们了,至于为什么这么做,你们自己回去慢慢想吧。
在天宁寺,我们还看到了智耀师父,他的相片贴在天宁寺的宣传栏里面,作为第一次梵呗学员的毕业留念。临别之际,我们又遇见了心悟法师,由于智耀师父给我们发过他唱诵的《南无腔》,所以特别亲切。我们对他说,我们出家晚,年纪大了,又没有声乐基础,学习梵呗只怕很困难。他安慰道,没有基础好啊,一张白纸,清清静静的,正好学梵呗。
得知我们开车回来要一整天,路上还没准备吃的,他就领我们去斋堂,为我们准备早餐,还带了好多包子和咸菜,留给我们路上吃。心悟法师带着眼镜,说话文雅,斯斯文文的,我们都很喜欢和他聊天。还有廓慧法师和继纯法师,都是出家三十几年的师父了,给我们上课都是倾囊而授,无尽期望,殷殷嘱托,令我们感到温暖,同时又感觉沉重。
天宁寺的师父们,和天宁寺的梵呗一样的优秀。正是因为有一群这样无私忘我的出家人,佛法才能代代相承,薪火相传。无论人间多么剧烈的劫火,都阻挡不了诸佛菩萨广度如母有情的悲愿!
一代代的佛子们,前赴后继,百折不挠,默默地坚持着,默默地守护着,为这三界火宅,保留这一扇安全门。像虚云老和尚那样,但愿众生得离苦,敢辞微命入炉汤。
我们今天能够学到这些佛法,真是来之不易。感恩历代祖师大德,感恩从牛头法融禅师到上松下纯老和尚以来,天宁梵呗的历代传承祖师,感恩一切善因缘。
▲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