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0日(农历癸卯年二月十九日)23时16分,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中国佛教协会第八届理事会会长、中国佛学院名誉院长、北京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北京市佛教协会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会长,第二十六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副主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第十一届委员、十二届常委,十二届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委员会第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常委,知名爱国宗教人士,江西庐山东林寺退居、北京法源寺座元传印长老,在江西庐山东林寺净土苑俶行轩念佛声中安详示寂。世寿98岁,僧腊70载,戒腊68夏。
2023年3月17日(农历癸卯年二月二十六日)9时,江西庐山东林寺净土苑举行了传印长老追思法会,并于当日举行了荼毗法会。
2023年3月23日(农历癸卯年润二月初二)8时10分,江西庐山东林寺净土苑举行了传印长老开窑仪式。9时35分,弟子们惊喜地发现了几十颗大小不一、呈色各异、晶莹剔透的舍利子。至当日下午 6 时,得大小舍利 329 颗,最大一颗直径 15mm,豆大者数十颗,粟大者200 余颗,呈色以白色、乳白色为主,又有红、黄、蓝、绿或透明者若干。在当晚及次日进行的进一步精细分拣中,又拣出舍利80余颗,至此共得长老七色舍利400余颗。
正如东林寺方丈大安法师所言:“长老一生的修行不仅临终安详念佛往生,也给我们留下了五色的舍利子。”
▲(传印长老舍利)
—
长老生平
传印长老,俗姓吕,生于1927年1月30日,辽宁庄河人。1954年,依普化寺崇仁法师座下披剃,法名传印,字月川。1955年,于虚云老和尚座下受具足戒,得以亲近虚云老和尚,成为贴身侍者,伴随左右,一直到1959年虚云老和尚圆寂。长老因此有缘得以聆听老和尚的教诲,并记下他的一言一行。长老深得虚云老和尚的器重,后得虚云老和尚传其沩仰宗法脉,为第九世,得法名宣传。
1960年长老至中国佛学院学习,5年后长老本科毕业,随后回真如寺,任典座兼副寺。1966年,长老于垦殖场种菜,过着一边劳作,一边修行的简单生活,持续了8年时间。1974年,长老到采岑山当护林员,守护林木5年。
1979-1981年,长老于中国佛教协会研究部工作,随后于1981年,赴京都净土寺佛教大学深造。1984年回国后,长老任中国佛学院教务长。1986年,任中国佛学院副院长。1999年,长老当选北京市佛教协会会长。2010年,当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并担任中国佛学院院长。2013年,长老当选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
莲社独寻千载后,松风犹响六朝前。传印长老是当代中国佛教爱国爱教的光辉典范。长老的一生是拥党爱国、知恩报恩的一生,是持戒修行、勇猛精进的一生,是作育僧才、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以戒为师、住持正法的一生,是信愿念佛、弘扬净土的一生,是慈悲济世、忘我利他的一生,是少欲知足、淡泊名利的一生,是为中国佛教健康传承、佛教中国化与时俱进鞠躬尽瘁的一生,是为民族复兴、世界和平、正法久住、众生安乐精进不息的一生。
拥党爱国 护国利民
▲(2012年1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邀请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等全国性宗教团体负责人到中南海座谈)
传印长老毕生拥党爱国,关键时发挥作用,深受党和政府信任,深受佛教界和信教群众尊敬。
▲(2013年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传印会长等出席中国佛教协会成立六十周年纪念会的协会领导班子成员)
传印长老说:“爱国爱教,是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在当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爱国,就是热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中国,就要更加自觉地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更加自觉地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更加自觉地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更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014年3月5日,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宗教界别分组讨论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参加讨论)
▲(2014年9月16日,传印长老出席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四届一次会议)
兴学育人 续佛慧命
▲(传印长老在中国佛学院任教期间,为学僧教授戒律学、印度学等课程)
传印长老毕生作育僧才,陶铸龙象,承前启后,传灯续明。长老常说:“佛教诸要务,教育为第一。”面对改革开放后,佛教人才青黄不接的严峻局面,长老心怀兴学育人、续佛慧命的宏大愿力,投身佛教教育事业。精研佛学义理,孜孜不倦;坚守三尺讲台,默默奉献。
▲(1997年6月11日,赵朴初院长、传印副院长出席中国佛学院97届研究生、本科生毕业典礼,为毕业学僧颁发毕业证书)
▲(1996年10月21日,中国佛学院举行教学楼奠基洒净仪式,图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赵朴初居士,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茗山长老,中国佛学院副院长传印法师出席法会仪式)
主持中国佛学院工作和担任院长期间,长老认真履职、勤勉工作,推动中国佛学院加强自身建设,主持选定校舍新址,为改善办学条件奠定坚实基础。提升佛教教育规范化水平,为中国佛学院建设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97年10月18日,中国佛学院副院长传印长老会见来访的全印度比丘僧伽会主席达摩帕尔长老)
▲(2014年7月19日,中国佛学院举行首批教师资格证书及学位授予资格证书颁发仪式,图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学院院长传印长老颁发证书)
严净毗尼 高树戒幢
▲(1996年10月1日至1997年1月16日,传印长老参加传授三坛大戒法会)
▲(传印长老与悟公上人、茗山长老于莆田广化寺主持法会)
▲(传印长老与悟公上人)
传印长老毕生注重教风建设,严持戒律,以身作则,弘传戒法,导正教风。长老牢记佛陀遗诫,以戒为师,以法为依,学戒持戒,传戒弘戒,为住持正法、绍隆僧宝尽心竭力。
▲(2010年12月29日,首届全国创建和谐寺观教堂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出席大会)
▲(2012年7月10日,全国汉传佛教规范传戒开堂陪堂研讨班在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举行,传印会长在开班式上讲话)
▲(2013年4月12日,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广济寺举行“教风年”和谐寺院创建活动座谈会,传印会长在座谈会上讲话)
长老带领中国佛教协会举办全国汉传佛教规范传戒研讨班和全国汉传佛教规范传戒开堂陪堂研讨班,亲自为研讨班讲话授课,弘扬佛陀本怀,彰显佛法正见,解答疑难问题,凝聚持戒共识。长老几十年如一日严持戒律、精进修学,为加强佛教教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引领、示范、带动作用,为推动佛教健康传承作出了杰出贡献。
广弘教法 利乐众生
传印长老一生致力于佛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谨记虚云老和尚“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慈悲理念,以普度众生为己任。
长老虽为禅宗法嗣,却毫无门户之见。因仰慕印光大师道风,修净土法门,自号“传印”,意谓传印光大师之念佛道风。随顺时节因缘处处弘扬净土法门,自利利他。
在住持江西庐山东林寺期间,讲经说法,答疑解惑,并言传身教,劝导世人多行善事、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在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期间,为佛教发展呕心沥血,推动我国佛教文化走向世界,受到佛教四众的尊敬。
长老一生研习佛学,勤于笔耕,著有《四分戒本述义》《印度学讲义》《宗教不宜混滥论讲记》《净土决疑论讲记》《中国佛教与日本净土宗》《石泉音集》等,以及发表于中国佛学院院刊《法源》《中国佛学》论文多篇。
长老不仅学识渊博,著作等身,书法也尤为精湛。长老长期以笔墨为佛事,修养心性,广结善缘,并有《古德诗集》《古德诗偈信抄》《梦东法语》《净土诗》等禅净偈赞法书集行世。
饶益有情 慈心济世
▲(2010年4月16日,中国佛教协会在北京灵光寺举行青海玉树地震灾区祈福回向暨捐款法会,传印会长等主法)
传印长老毕生慈心济世,热心公益,庄严国土,利乐有情。长老奉行大乘菩萨精神,践行人间佛教思想,以慈悲智慧助力民族复兴,以四摄六度利乐人间有情。
▲(2011年7月27日,中国佛教协会首届书画慈善义展开幕式在无锡举行,传印会长出席并致辞)
长老终身自奉甚俭,始终保持少欲知足的衲子本色,不求名闻利养,不计个人得失,晚年将平时所得薪资供养捐助中国佛学院新校舍建设,为我们树立了大乘佛子、菩萨比丘“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光辉榜样。
广结法谊 倡扬和平
▲(2014年10月16日至18日,第27届世界佛教徒联谊会大会在陕西宝鸡举行,图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传印长老毕生践行佛教慈悲和平教义,促进台港澳佛教联谊,推动佛教对外友好交流。
▲(2011年8月22日至30日,传印会长率团访问日本,图为传印会长参访日本京都净土宗总本山知恩院)
▲(2010年10月9日,传印会长在北京广济寺会见了斯里兰卡阿斯羯利派大导师乌都伽玛长老一行)
▲(2011年10月31日,传印会长率团参访韩国天台宗观门寺)
▲(2011年11月6日至12月24日,北京灵光寺佛牙舍利第四次应请赴缅甸接受供奉,传印会长担任佛牙舍利赴缅甸供奉瞻礼护送团团长)
▲(2012年4月26日,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开幕式在香港红磡体育馆隆重举行,图为传印会长等嘉宾为论坛启幕)
▲(2011年3月31日,传印会长在北京法源寺会见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长老一行)
信愿坚固 潜修净业
▲(1997年,传印长老朝拜佛教圣地——那烂陀寺遗址)
传印长老毕生以净土为归,弘扬净土法门,信愿坚固,潜修净业,弘范世间。
▲(传印长老虔心念佛)
▲(传印长老书联)
长老矢志净土,心无旁骛,信愿念佛,专持名号。无论平时事务多么繁忙,长老始终日有定课,忆佛念佛,绵密用功。
▲(传印长老作《普劝念佛·求生净土》)
晚年更谢绝世缘,专心修持,务求一心不乱,惟愿得生安养,终得净业功成,自在往生。长老不仅自身勤修念佛,更以净土宗旨劝导后学、广度有缘。
▲(传印长老)
俶行轩里幽莲香,
旷世高风露堂堂。
长老年高德劭、道行卓绝,
培育僧才、慈悲无量。
即今化缘圆满,驾返莲邦,
惟愿不舍有情,早归娑婆!
本文转自《净土》杂志2023年第1期,原标题为《传印长老往生法事见闻录》。
回 向
长按二维码|关注佛教慧日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