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普贤菩萨行法经》云:
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
众罪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普贤菩萨是忏悔的主尊,我们是依止普贤菩萨忏悔的,所以,若有众生知道普贤菩萨,尤其是能念祂的体性,其功德不可思议。
虽然我们生在这个末法时代,但相信大家都是有甚深的善根的。这善根就体现在这种大乘根性上,体现在我们会去思维普贤菩萨,还能有信解,不怀疑。虽然不懂,但是我们有惭愧心,也愿意相信,并且不以自己的劣知见去否定;我们也愿意把佛的见地当成自己的标准,虽然我们还不能理解,但我们愿意把佛的语言当成自己皈依的对境。
对于忏悔,有个比喻,好像搅动沉积的水一样,把里面的尘垢搅起来,然后过滤、消毒、净化,我们忏悔就好比这样。一念忏悔心起,就把过去无量的罪业都搅起来了,但是佛光照耀,百字明的光明照耀,就能把它净化、沉淀、过滤、消毒。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云:
如是至心,令声不绝,具足十念,
称南无阿弥陀佛,称佛名故,
于念念中,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
要想在这个世界找一个干净的空间是那么难,所以,每每回到寺院都感觉特别幸福,寺院不仅干净,而且具有加持,寺院的空间是功德的叠加,这是无价之宝。
我们师父他们只要有机会,马上就想着恢复寺院,再苦再累也要在寺院这个三宝地里,要保住这一领袈裟,保住自己的信仰。这个时候,我们就能理解寺院在这个五浊恶世有着多么重要的意义。
我们精神的空间、生命的空间、身口意的空间也是这样的。学佛了,修行几年了,价值观念也不同了,业力也不一样了,所以,不同人有不同的行为,最后的生命也会有不同的归宿。
我们要知道人生应该选择什么。世间中个奖也有个数字的,我们学佛了,你知道你的财富有多大吗?念一遍咒就灭无量劫的罪业,念一句佛号就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
《宝积经》云:
若有众生于彼佛土,
亿百千岁,修诸梵行,
不如于此娑婆世界,
一弹指顷于诸众生起慈悲心,
所获功德尚多于彼,
何况能于一日一夜住清净心。
我们在佛门有时候也要想一想:第一,对自己要庆幸,要坚定自己选择的这条路;第二,对众生要充满悲悯。他们都是我们的父母啊!他们今天不懂佛法,不代表未来不懂;他们今天不修行,不代表过去没有修行。他们今天做人的资粮从哪儿来的?都是过去世修来的啊!
过去世修行了就代表这一世也能修行吗?不一定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决定解脱,否则下辈子还不如他呢!看到别人就像看到自己的过去一样,也看到了自己的未来,所以要警策自己。
这种感受是很强烈的,要出去利益众生,同时你也会被众生污染。有缘人能在这样的一个道场里修行,你知道这有多奢侈吗?这个难度要超过你在极乐世界啊!如果你已经在极乐世界了,那就简单了,但是在娑婆世界能建立这么一个三宝平台,我们在这里身口意清净,能忏悔过去的罪障,能积累当下和未来的福报,积累菩提资粮,这是多么难得呀!
对自己要庆幸,坚定自己选择的这条路;
对众生要充满悲悯。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你要做的
无非是
开始和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