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你自己的“万贯家财”

2023-05-28 00:17:00 发布: 人气:4
图片

 BUDDHA #

 NATURE


 佛

 性

Be

at 

 peace




为什么要学佛?

不负己灵故。


Why should one practice Buddhism? 

So as not to let one's soul down. 


图片



大圣五台山,是佛陀在经典中亲自给我们介绍的文殊菩萨所示现的、常居于此的刹土。因以文殊菩萨的般若智慧所摄,所以五台山也被称为第二金刚座。一切诸佛以诸法空性为座,前际后际,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同一坐处。所以从菩提迦耶菩提树下的金刚宝座,到我们五台山的金刚宝座,这都是连为一体的。


虽说迷者为众生,但对于我们众生来说,我们的本觉、我们本觉的特征它是恒久不变的,它跟十方诸佛的金刚宝座是同体的。只不过我们没觉悟的时候,我们的本觉它处于隐的状态,我们也不得它的受用。但它的本质、本性一直是在的。所以,我们为什么要学佛?祖师跟我们说,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不辜负自己的这个圣性,不要辜负己灵。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有佛性的。

图片
图片



《法华经》里说,佛性如衣中宝,如流浪的贫子本有的却不被他自己所知的万贯家财。因为不知道,所以他为了一口饭食四处奔波、遭受欺凌。所以,我们学佛就是要找回自己本有的佛性。我们皈依三宝、亲近善知识、听经闻法,就是为了觉悟自己的佛性。觉悟了之后,这一觉就开天辟地了,这叫始觉。然后,我们再以始觉觉本觉。一下子我们就会发现自己的衣中宝珠,发现我们的自家财富,这时候干什么?那我们就可以六度万行了啊。正如自己家中如果有很多财富,那我们就可以布施、供养、精进,六度万行了。


一切菩萨的事业实际上就是我们的衣中宝珠,就是我们佛性的利用。觉悟了佛性,我们拿它干什么?要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当佛性的无边力用发挥起来的时候,这种力用就会产生后天的无限功德力和资粮。虽然我们后天有无边的资粮可以积累,但是它还是应于先天、应于本觉的,所以《金刚经》里说,“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这指的就是当我们用佛性的无边利用去广度众生的时候,实际上本性还是无为的、清净的。


图片
图片

无为、清净

 Allow nature to take it's course, be at peace. 

图片



从佛法上,从能和所上来分,本觉是本体,是能成佛的主因;而我们所积累的无边的功德资粮,那是圆满的福慧、是所修的功德。虽然所修的功德圆满,但最后还是要归于它的本体,这个本体还是无功用的。所以,《金刚经》里说,即使广积资粮,即使有八万四千法门,但对佛陀来说,这都是无所执着的。即“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要离诸相,去三心。佛陀既于诸殊胜善法都不取相而住,更何况恶法呢,也就是“法上应舍,何况非法”。这个法代表着诸佛菩萨一切好的法、正面的法。


我们众生呢,既不懂善法,又天天处在非法里。最后害得自他轮回不断。这就是众生与佛的区别。虽然我们大家同有佛性,这个佛性本体上跟十方诸佛是同体的,但是众生因为不觉悟的缘故,始终处于颠倒迷惑、背觉合尘的状态之中。


我们背离自己的本觉,把自己局限在唯物的世界观里。我们于诸相执为实有而起人执、法执,在业力里妄认为己,于业报中执一切为真实而不知晓这是业力的流转、因缘的和合。进而贪、嗔、痴就会产生,害己害他的恶法就会生起来。


如果众生觉悟了,那这世界一定是庄严的世界。佛法可以究竟的利乐有情,真正的庄严国土。佛法不仅是过去、现在、未来,地球上所有四生六道一切众生应当趣向的皈依处,也是我们整个人类文明的出路。依着佛法可以离苦、可以得乐,并最终可以得涅槃、证菩提。


——三参法师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关注我们

更多精彩

图片



相关文章
· 莫把古人的智慧当作自己的境界
· 大药妙智解疑难(十五)
· 劳动的时候也要提起正念
· 佛陀降诞日午斋开示 | 此是佛陀圣诞日,也是我们众生修行的圣诞日
· 当资粮丰厚起来时,处处可以感受得到文殊菩萨的加持
· 法音传遍三千界——释迦牟尼佛圣诞午斋开示|诸佛圆光菩提海,沐浴众生早成佛
· 佛诞日午斋开示 | 诸佛圆光菩提海,沐浴众生早成佛
· 大药妙智解疑难(十四)
· 超时空的佛有超时空的佛子
· 浴佛节 | 慧日禅寺僧俗大众同沾法喜
· 恭迎释迦牟尼佛圣诞 || 让佛陀降诞在我们的生命中
· 恭逢本师释迦牟尼佛圣诞日|佛陀,生日快乐;觉醒的你,生日快乐!
· 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圣诞〡从此,我们生命的天空,慧日彤彤
· 大药妙智解疑难(十三)
· 浴佛节 | 恭迎本师释迦牟尼佛圣诞日,愿见闻者同沾法喜,共沐佛恩
· 微信公众平台
· 怀念一位高僧,对我们来说是最实际的修法
· 珍惜佛法的传承
· 【文殊菩萨感应故事】三昧姑传
· 九旬谈“妙”,难思难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