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量子纠缠原理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代表整个科学界对这一理念的公认——物质的呈现形式是受心意识的左右的。这是二十一世纪进入心灵革命非常重要的进程。
1935年,奥地利著名物理学家薛定谔在家“撸猫”,撸出了科学史上最好玩的思想实验——薛定谔的猫。
假设把一只猫和一个量子装置放在盒子里。装置的原子是否衰变,决定着猫的生死。打开盒子前,由于原子处于衰变和没有衰变的叠加态,猫也处于死猫和活猫的叠加态。(注:所谓叠加态,就是说微观粒子的运动和状态在被观察前是不确定的,粒子处在多种状态的叠加状态。)要注意的是,“既死、又活”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两种状态。
猫到底是死是活呢?打开盒子“测量”才知道。当打开盒子的一刹那,“既死、又活”的状态消失了,变成了“死,或者活”,一切回归正常,这个过程叫“波函数坍缩”。(注:波函数,量子力学中描写微观系统状态的函数。)
这个观点是不是有点眼熟?早在公元16世纪,王阳明就对他的学生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如果王阳明懂得量子理论,他就多半会说:“你未观测此花时,此花按波函数而归于寂(这个寂,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无);你来观测此花时,则此花波函数发生坍缩,它的颜色一时明白起来。”
“掷骰子”的上帝
对于量子的这种随机性,爱因斯坦曾有这样的名言:“上帝不会掷骰子。”但随后一系列实验证明,上帝不仅掷骰子,还会把骰子掷到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去。
上帝的概念如果用佛法来解释即是心意识。我们的心意识创造了自己的命运,也创造了自己的世界。
迷惑的心制造了轮回,觉悟的心制造了解脱。没有一个外在的因果,全由自己的心决定。所以佛法开示也是开示这个心——心是心王,心王能生一切法。
心又是可以受熏的。佛教里,听经闻法就是熏染,将诸佛菩萨的智慧熏入众生心识,熏到一定程度就能转识成智。所以佛的法,叫“一历耳根,永为道种”。
一切唯心 万法唯识
科学家告诉我们,我们看到的一切都不是真实的。同样一个事物,每个人看都不一样,因为粒子的呈现状态是受人的意识影响的。
正如唯识宗所说,“一切唯心,万法唯识。”一切由“识”变现而出。识,也是一个人业力的体现。同样一件色法,在每个人不同的业力下,展现出来的样子是不同的。苏东坡领悟了这个道理,写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到底庐山的真面目是什么?不同人、不同角度看都不一样。
一念必落一法界
天台宗有一句话,叫“一心具足十法界。”不仅具十法界,每一法界又具十法界,每一界里有十如是,所谓“百界千如”,这用量子叠加态的原理很好理解。
粒子在被观测前,同时具足多种状态(百界千如),当我们的分别识进行分别(观测)时,波函数坍缩,对应这个分别识的量子态显现出来,其他量子态消失不见。所以天台宗还有一句话,叫“一念必落一法界”。
生则必定生 往则不必往
了解这些对我们解脱是很有帮助的。我们念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是开放的、清净的、解脱的。它念的不是业力,而是诸佛菩萨的圆满功德和愿力。
经典里说,“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极乐世界不是我们的主观臆想,祂是真实存在的。
佛陀以真实语为我们介绍了极乐世界。虽然我们看不见,但是祂真实不虚。十法界都处在叠加状态,就像天堂当下就有,只不过我们不知不见。所以对于极乐世界,只要坚信不疑,就“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直念去,等到净业成熟,极乐世界的量子态昭然显现,娑婆世界的量子态当下坍缩,“生则必定生,往则不必往”。
——三参法师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扫描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