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路上的大因缘

2021-08-16 00:03:00 发布: 人气:3
图片


图片


佛法里的任何一处,我们能明白了,就有了一个下口处,一个入门,一个把手。我们会终身受用不尽。

 

最怕的是没进门。多少年能进门?不知道。有的终其一生也没进去;有的根器好,如理如法,得遇善知识,因缘殊胜,一下子就明白了,一明白就契入真理。这就如古德所说“见道方修道,不见云何修?”能修行又能入门,这是很不容易的。


图片



图片
图片


古代祖师在用功不得力时也会很烦恼,很惆怅。这时候有同参道友就很好。像我们一个房间几个人住着,只要有一个人用功得力,整个房间都会得力。这个同参道友看他用功用不上,佛法句句是宝他却一句也消化不了,就对他说:“你是不是嫌这个钵没有把手,抓不住啊?”出家人吃饭的钵是圆溜溜的,下面没有扣手,边上没有把手。经过同参这么一提醒,他就若有所悟了。

 

实际上我们有时候的状态自己也不知道苦恼在哪儿。那种困境如果有明白的人能描述一下,对我们的修行就会有促进。


图片


有的人参“念佛是谁、念佛是谁”,参了好半天,也不知道念佛是谁,用功不着力、不得力。有的师兄弟就说:“你看你这个样子,就像蚊子叮铁牛一样。”他说:“是呀,好像是这个感觉,蚊子在咬铁牛,没有下嘴处。”就是这样,轻轻地点拨一下,对他就好像找到一个可以踏脚的地方了,找到一个可以攀援的把手了,否则无有下手处啊。


图片



图片
图片


对于大善知识来说,就是这样的,你一个眼神,他就知道你落在何处。你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其实你明明就是迷茫的,你的心都不知道在哪儿呢。

 

一个人见道没见道,对于评委的要求是很高的。没有深厚的修炼功底,怎么能看出一个学人的困惑在哪里?


图片


禅堂里所说的功夫有没有落堂、功夫有没有成片,成片了又到了什么境界,三昧有没有现前,修到了什么地步了,这些都离不开善知识这位明眼人,因为他知道“道”是什么。


图片


像净土宗,最大的特点在哪里?在于乘愿往生。只要你相信,愿意去,就能乘佛本愿带业往生净土。比个例子,你如果修了一百年了,阿弥陀佛念得很好,戒定慧功德满满的,那徒弟跟你沾个边,都能被你度到极乐世界去,只要他想去,他信你。

 

所以净土法门真正的特色是善知识,是诸佛菩萨果地的威德。蕅益大师也说,“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

 

也有善知识不说法,就隐没在道场里面。你去参学,如果有足够的福报就可以参学到他。


图片


你说文殊菩萨在不在?在的。你有福报,你天天就可以见到祂;你没福报,一万年也见不到祂在哪儿。

 

福报够了,不隔毫厘;福报不够,十万亿佛土之外。


图片




图片


相关文章
· 悟公上人 | 是诸众鸟,皆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
· 师父讲的故事,我们要用心去思维里边的道理
· 广钦老和尚:晓得自己是凡夫才好修行
· 【文化释说英文有声书】第二篇 中华文化 正本清源(一)
· 甘露醍醐 | 寂静时候,你念的咒会现前吗?
· 穹旻启耀(四)|佛教三宝经与法华三经
· 观世音菩萨为什么有千手千眼?
· 盘点东京奥运会七大“最”——胜负之外,另有美好
· 【农历七月孝亲报恩月特辑】在寺院写超度牌位的重要性
· 穹旻启耀(四)|佛教三宝经与法华三经
· 悟公上人 | 八正道、四念处
· 文殊菩萨的无量威德,默默地加持着我们
· 谛闲大师:为什么菩提心是诸善中王
· 【英法德意西日韩七国语种视频】慧日法语每周甄选
· 【英法德意西日韩七国语种视频】慧日法语每周甄选
· 超度的功德和意义:对去世多年已投胎者仍利益很大
· 七夕,让佛教我们怎么去爱
· 甘露醍醐 | 怎样让爱永恒?
· 地藏菩萨也念地藏菩萨
· 【音频版】五台山之旅 | 南禅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