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讲的故事,我们要用心去思维里边的道理

2021-08-15 21:30:00 发布: 人气:2
图片


我们学佛的人,应该都是愿意往极乐世界去的,极乐世界是无量光无量寿的世界,那我们怎么样才能去无量光无量寿的世界呢?


靠我们的感官,靠我们轮回的习气,是去不了的。我们的眼睛触及着色尘,耳朵听着声尘,舌头感觉着味尘,身体感受着触尘,这在佛教里有句话叫“迷心迷境”。


图片

FORIQINGLIANGBAO

///

图片


在中国历史上,庄子也是修成就的。他曾比喻,宇宙在初始的状态时,有个小孩叫浑沌,没有眼睛、耳朵、鼻子…没有六根。别人觉得他可怜,就给他开了六根,但是当他有了眼耳鼻舌身意的时候,庄子说“浑沌”这个小孩死了。


老子在《道德经》里也讲到绝其根尘的方法,“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老子说,行愈远,知愈少。如果我们奔驰于外境的话,我们会始终处在一种无知的状态里。


图片



所以前些日子我们这里来的老和尚,我也问他的徒弟们。


我说:“你们跟着老师父,你们相信师父的功德吗?”

他们说:“相信。”

我说:“师父怎么跟你们讲法的?”

他们说:“师父常跟我们讲故事,有时候听不懂。但是过了好久,经历过事情就发现,原来师父是指这个。”


图片
图片



所以我也想起我的师父悟公上人,他老人家常常也是这样的。一个似乎很简单的道理,但师父都以一种隐秘的方式来讲,这需要我们做弟子的专心地听,然后细致地去分析。


一个积累了福德、修行有成就的人,他是看得到真相的。但是我们在不知道真相的时候,我们要很用心地去思维,念佛的人叫“忆佛念佛,念佛忆佛”,甚至要念兹在兹,这样子去体悟师父所说的法。


图片
图片



当我们亲近了这样的大德、大成就者的时候,会发现他们的眼光不是落在一个实有的境里面,而是回光返照的,是看诸法实相的。所以当一个人出现在他的眼睛里的时候,在他的实相的镜子里,就会呈现出这个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但是他为了呵护我们,也不好直接说什么,所以总是用一种隐喻的方式,像讲故事一样讲给你听。我们听了之后要去思维里面的意思,要去挖掘这个宝藏,因为有可能这就是对治你的一帖药。



图片

FORIQINGLIANGBAO

图片


修行人言不虚发,他不会乱说的。对一个修行人来说,他救度这个世界是很忙的,没有时间妄语、绮语的。所以在《金刚经》里,佛陀就介绍自己,我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我们在座的各位也要用心去思维,如何不让眼睛落在色尘的境里,学会回光返照。所以修行就是为了培养自己内在的智慧的眼,把智慧的眼睛打开。当智慧眼打开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智慧的眼睛本身就是无量光无量寿。所以当你会修行的时候,此生方是可喜可贺的。


图片






图片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图片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图片

FORIQINGLIANGBAO

图片

你要做的|无非是开始和坚持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相关文章
· 广钦老和尚:晓得自己是凡夫才好修行
· 【文化释说英文有声书】第二篇 中华文化 正本清源(一)
· 甘露醍醐 | 寂静时候,你念的咒会现前吗?
· 穹旻启耀(四)|佛教三宝经与法华三经
· 观世音菩萨为什么有千手千眼?
· 盘点东京奥运会七大“最”——胜负之外,另有美好
· 【农历七月孝亲报恩月特辑】在寺院写超度牌位的重要性
· 穹旻启耀(四)|佛教三宝经与法华三经
· 悟公上人 | 八正道、四念处
· 文殊菩萨的无量威德,默默地加持着我们
· 谛闲大师:为什么菩提心是诸善中王
· 【英法德意西日韩七国语种视频】慧日法语每周甄选
· 【英法德意西日韩七国语种视频】慧日法语每周甄选
· 超度的功德和意义:对去世多年已投胎者仍利益很大
· 七夕,让佛教我们怎么去爱
· 甘露醍醐 | 怎样让爱永恒?
· 地藏菩萨也念地藏菩萨
· 【音频版】五台山之旅 | 南禅寺
· 悟公上人 | 五根、五力、七菩提
· 与我们有缘的众生还在沉沦,怎么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