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学佛的人,应该都是愿意往极乐世界去的,极乐世界是无量光无量寿的世界,那我们怎么样才能去无量光无量寿的世界呢?
靠我们的感官,靠我们轮回的习气,是去不了的。我们的眼睛触及着色尘,耳朵听着声尘,舌头感觉着味尘,身体感受着触尘,这在佛教里有句话叫“迷心迷境”。
FORIQINGLIANGBAO
///
在中国历史上,庄子也是修成就的。他曾比喻,宇宙在初始的状态时,有个小孩叫浑沌,没有眼睛、耳朵、鼻子…没有六根。别人觉得他可怜,就给他开了六根,但是当他有了眼耳鼻舌身意的时候,庄子说“浑沌”这个小孩死了。
老子在《道德经》里也讲到绝其根尘的方法,“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老子说,行愈远,知愈少。如果我们奔驰于外境的话,我们会始终处在一种无知的状态里。
所以前些日子我们这里来的老和尚,我也问他的徒弟们。
我说:“你们跟着老师父,你们相信师父的功德吗?”
他们说:“相信。”
我说:“师父怎么跟你们讲法的?”
他们说:“师父常跟我们讲故事,有时候听不懂。但是过了好久,经历过事情就发现,原来师父是指这个。”
所以我也想起我的师父悟公上人,他老人家常常也是这样的。一个似乎很简单的道理,但师父都以一种隐秘的方式来讲,这需要我们做弟子的专心地听,然后细致地去分析。
一个积累了福德、修行有成就的人,他是看得到真相的。但是我们在不知道真相的时候,我们要很用心地去思维,念佛的人叫“忆佛念佛,念佛忆佛”,甚至要念兹在兹,这样子去体悟师父所说的法。
当我们亲近了这样的大德、大成就者的时候,会发现他们的眼光不是落在一个实有的境里面,而是回光返照的,是看诸法实相的。所以当一个人出现在他的眼睛里的时候,在他的实相的镜子里,就会呈现出这个人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但是他为了呵护我们,也不好直接说什么,所以总是用一种隐喻的方式,像讲故事一样讲给你听。我们听了之后要去思维里面的意思,要去挖掘这个宝藏,因为有可能这就是对治你的一帖药。
FORIQINGLIANGBAO
修行人言不虚发,他不会乱说的。对一个修行人来说,他救度这个世界是很忙的,没有时间妄语、绮语的。所以在《金刚经》里,佛陀就介绍自己,我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我们在座的各位也要用心去思维,如何不让眼睛落在色尘的境里,学会回光返照。所以修行就是为了培养自己内在的智慧的眼,把智慧的眼睛打开。当智慧眼打开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智慧的眼睛本身就是无量光无量寿。所以当你会修行的时候,此生方是可喜可贺的。
清
凉
宝
我于十方佛,合掌诚祈请:
为众除苦暗,请燃正法炬!
回 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三世诸佛所称叹 如是最胜诸大愿
我今回向诸善根 为得普贤殊胜行
FORIQINGLIANGBAO
你要做的|无非是开始和坚持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