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绝对标准的“一分钟”,时间和空间是我们对世界的误解 | 《生命·觉者》潘宗光第一辑

2019-12-18 00:00:00 发布: 人气:4

本文授权转载自:自在睡觉(ID: zizaishuijiao),二次转载或合作请联系自在睡觉微信公众号。

嘉 宾 简 介


图片


 潘宗光 


著名科学家、教育家

大英帝国勋章获得者

金紫荆星章获得者

香港理工大学荣休校长

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南洋书院院长

香港佛教文化产业荣誉主席

曾在1985年和1991年

被提名为诺贝尔化学奖候选人



点击视频观看

《生命·觉者》潘宗光 第一辑


精 彩 对 话


Q1

梁同学 :

潘老师您好,刚才我提到一个话题,时间和空间可能是我们对世界的一个“误解”,关于这个话题我想听听您跟大家做一个更详细的阐述。


潘宗光老师 :

其实这句话是爱因斯坦讲的。他说一般人认为时间、空间、物质是实实在在的,不变的,其实这是人的错误理解。


同时他认为宗教和科学不能分开,科学没有宗教就好像一个瘸子,宗教没有科学就好像一个瞎子。


首先我谈谈时间这个问题。一般人认为在杭州的一分钟和美国的一分钟是一样的,时间流逝的速度是一定的,这是错误的。


举个例子,你晚上看天空中一颗非常明亮的星星,你会感觉这颗星星,现在这个时刻,就在我的头上。其实并不是这样,为什么呢?因为宇宙非常庞大,这颗星星可能离我们很远,它发出的光可能经过了差不多十亿年的时间才来到地球。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这颗星星,是十亿年前发出的光,这颗星星十亿年前在这个地方,现在的它可能已经消失了,或者转移了。


根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假如有一对双胞胎兄弟,哥哥坐宇宙飞船进行太空漫游,弟弟在地球上。假如宇宙飞船的速度很快,达到光速的87%,在飞船里面哥哥过了10年的时间,在地球上,弟弟已经过了20年。这是因为地球的转动速度比光速慢很多,所以说时间没有绝对标准。


我们坐飞机、开车有不同的速度,不同的速度就会有不同的时间差距。一般来说,这个差距非常微小,我们几乎感觉不到,也不能用现在的仪器量度出来。但是不能量度出来,不能感觉到,不代表没有差距,只能说它非常微小。


梁同学 :

所以您的意思是,从这一系列我们都很熟悉的现象当中,来理解我们对于每一分钟的观念,其实是一个不确定的观念。


潘宗光老师 :

没有什么叫“绝对标准一分钟”,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东西。


爱因斯坦说一切事情都是相对的。他举了一个很奇妙的例子:跟一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子过一小时,好像过了一分钟那么短;但是坐在非常热的火锅上,一分钟好像过了一个小时那么长。所以到底是一个分钟还是一个小时,是感觉上的问题。


佛学里面讲的空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是变化的,是根据不同环境条件有所改变的。



Q2

梁同学 :

您可不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你是怎么样从一个科学家,慢慢地感受到佛学的这种力量?可以跟我们分享一下您的故事吗?


潘宗光老师 :

这个不是一下子就改变过来的,潜移默化吧。因为在我进行科学研究时发现,很多问题,单从科学角度不能解决。心里的安乐自在,不是科学能解释的。


还有我们现在的科学发展是在三维空间,长宽高里面发展出来的。加时间进去多一维,四维时空。在理论上,五维空间、六维空间也可以存在,但是我们不知道,也不可想象是怎么样的。假如真的有这些不同空间的存在,那么肯定有很多超自然的力量存在。


举个例子:我们在街上堵车,被限制在长宽的空间走动。假如你的车上面有一个螺旋桨,可以让你的车升空,这样就不会堵车。


所以多出一度空间以后,你的力量会很大。但是有没有第四度空间,我们不知道。从宗教角度来看,其实有些生命体,它们能够拥有超乎三度空间的力量,非常了不起。


很多科学不能解释、不能体会的东西,我不敢说它是不存在的,因为我们的知识水平没有达到那么高的层次。所以我希望能透过其他渠道了解宇宙的一切。


我发现佛教的理论跟科学理论非常接近,表面看它们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但其实都是对“因”和“果”的探索,从这个角度出发,殊途同归。


在佛教里,释迦牟尼不是创造一切,主宰一切的神,他是一个普通人,一个王子,后来他觉悟了——明白整个宇宙的本体。这个很奇妙的本体他能体会,但他不能讲出来,他就采用一个词——“空”,来代表这个本体。


“空”很自然地衍生出一些自然的宇宙规律,这个自然规律就是因果效应。这个因果效应就衍生出一连串的问题出来。佛陀说,人的烦恼就是我们经常违背自然规律来行事,才导致烦恼。


现在我们最担心的就是空气污染问题。在大自然的世界里,空气是自动调整的,人吸入氧气,排放二氧化碳。树木,森林吸入二氧化碳排出氧气,这是一直保持平衡的。


后来人们不停地排放二氧化碳,同时砍伐树木、森林,导致空气变成现在这样。所以现在讲环保就要尽量减少排放碳化合物,同时栽种树木、森林,回馈自然。


所以只要我们根据自然规律来做事情,人的烦恼就会很少。


佛说,宇宙间的规律是非常公平的、非常包容的、非常慈悲的。人的烦恼,就是经常做不公平的事、不包容的事、不慈悲的事。


整个佛教思想就是告诉我们什么是自然规律,怎样通过修心来慢慢回归自然,让我们的烦恼慢慢减少。


梁同学 :

在宇宙中存在着某种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由这个原因导致这个结果,这些我们都能理解,但您说在宇宙中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慈悲我不是很理解。为什么宇宙中需要有慈悲呢?


潘宗光老师 :

你看太阳给我们阳光温暖,是没有选择的,是公平的。无论你有钱没钱,是人还是畜生,只要是你要就会有。


地球承载着我们,但我们在地球上挖石油;挖钻石;做核爆,我们对地球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地球有埋怨过我们吗?它还是承载着我们,非常包容。


宇宙本身是给了我们空间,让我们发展自己本身潜在的能力,总的来说是帮助我们解决我们的问题,潜移默化帮助我们。


其实宇宙中有很多奇妙的力量存在,透过这些外在的力量帮助我们做很多好的事情出来。就好像爸爸妈妈对孩子,会给他很多很多,只要有需求就帮助你。很多帮助你可能感觉不到的,比如帮助你完成愿望,要你成功,这个帮助背后就有慈悲,爱护你的心态。


宇宙本身是提供很多机缘,一切我们需要的机缘、能量,都是宇宙提供给我们的。没有这些我们就完全不能达到我们的理想,外在的帮助其实很大。


梁同学 :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为什么现在有很多坏人活得也还不错,但是一些好人却命途多舛,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潘宗光老师 :

佛教讲“因果报应”,种善因,有好的果报;做坏事,有坏的果报。后面还有一句话就是“若还未报,时辰未到”


佛教相信,你种一个善的因,不等于立刻长了一个善的果,要配合适当的环境条件才能结果。比如说苹果种子,长成苹果树,再结出苹果。种子一定是要放在泥土里面,有适当的水分,肥料,阳光等配合完整之下,种子发芽成长,长成树,结出苹果。


所以,单一的因,不能产生果,一定要很多环境条件配合起来,才能产生结果。这个环境条件是必须的,我们叫它“助缘”。因+助缘才会产生结果,单有因,没有助缘,就不会有果。


比如说某个人做一件善事,善事要配合善的缘,才成善的果。但如果善缘还没到,他种下因,就看不到善的果。相对讲,这个人过去做的一些坏事,现在环境到了,他过去做的坏事就会收到果。


《老子》说“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你种下的善因,恶因,不会消失,到某个时刻,缘分到了,时机成熟了就会结果。所以不能看表面,种善因没有善果,种恶因没有恶果,就说因果不对,其实是时辰还没有到。如果将时辰啦长一点点,最重要的是时辰,那个缘到了没有。



Q3

梁同学 :

作为一个科学家,您肯定会受到很多同业或其他人的质疑,说您不科学。科学现在也变成了某种接近于真理的力量,通常他们是怎么质疑您的,您又是如何回应的呢?


潘宗光老师 :

什么叫科学?科学也是对“因”“果”的探索。比如我研究每个题目,首先一定要有个概念,然后一切的环境条件配合完整了,才能有一个结果出来。


科学是探索,希望能够控制一切影响的环境条件,它才能有结果出来。所以整个科学的历程也是“因”和“果”的探索。现在很多科学家尤其是物理学家,他们发现现在宇宙的很多问题,跟佛陀2600多年前讲的理论非常吻合。


所以我们经常在很多地方讲《佛学与科学》,就从科学家怎么看我们的宇宙,宇宙是怎么来的,宇宙的变化。我们过去认为宇宙、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人跟它没有关系,现在很多非常出名的科学家认为人的意识形态,可以影响他周边的一些情况,意识形态越强大,影响的面更宽,它是绝对互相影响的。我一切的思想,精神面貌等等也会受到外面的干扰。


这个也是佛陀很早以前说的,一切事情都是根据环境条件去改变,是无常的。每个个体,每件事,又是无我的。“无我”是没有一个单独的存在,没有固定不变的“我”的存在,那个“我”是经常受到外力干扰,不停在改变的。


那哪个时刻是真的“我”呢?没有这个时刻,因为我经常在改变。所以“我”是存在的,但是没有一个永远不变的“我”的存在,这也是非常科学的。


我们身体里面的细胞新陈代谢;我们的思想不断改变,所以每一分钟每一秒钟都是改变的。假如没有改变,就没有生、老、病、死这些事情。所以,佛陀说的“无常”、“无我”是不违背科学的。


图片


往期精选


十二因缘法,解密生命轮回

师父,什么是真正的开光?

拜佛的殊胜功德

最殊胜的护身符——三皈五戒

早晚课的内容以咒语为主,一定要念经吗?

蒙山施食咒语和观想的殊胜功德:这个法门,利益无量众生

《法华经》中药王菩萨供佛的密义是什么?

我的师父,他就是无尽的宝藏!

这个偈颂具足佛法精华义

这条路,我们师徒一起走

【殊胜窍诀】这是见地藏菩萨最好的方法

韶德如春 ——纪念悟公上人圆寂十四周年法会圆满

无论何时忆念这个时空,都会得到无碍的加持!

这一世,谢谢您,又把我们找到

我的恩师,我殊胜的皈依境,您的功德令虚空不空!

悟公上人告诉我们:这个咒一念,可以消无量罪业(转发功德无量)

别把悲悯用错了地方!

哪一个会是更好的修行人?人格好的那个

看到三宝的形象,为什么会流泪?

次第闻思修的重要性!(大乘和小乘佛法的殊胜功德)

做义工为大众服务与自己一个人念佛修行,哪个功德大?

【修行法门】在五台山,文殊菩萨教化众生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妙音

一个都不能少!找到你、度化你、生生世世

看别人不顺眼,怎么解?

恭逢药师佛圣诞,祈愿一切有情远离疾苦、增福增慧、国泰民安!(作何善恶成九亿倍,转发功德无量)

香板的妙用——消大业障的殊胜方法

【殊胜咒语】这个咒语一念可以破所有地狱,救拔地狱众生(内有此真言手印视频)

【殊胜窍诀】金色在修行里的密义

什么是闭关?

我们是不是不用修了,等着往生时佛菩萨把我们扔到清净刹土去?

当你这样做的时候,龙天护法一定会护持你!

修行人为什么要善护口业?

修行切忌中断,如何遣除修行的中断障、违缘障碍?

这么多年来,我喜欢......

传喜法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合集全22集 { 精美版 }

嫉妒来了,就用这一招!

(极为罕见!慧日禅寺双色睡莲盛开)莲花在佛教修行里的甚深寓意

当一个人说“我发心出家”,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慈风如沐 无上清凉——《慈风普扇》新书发布

【孝亲报恩月】如何报答您,我累生累世的父亲母亲?

当一个饿鬼道的众生,来到我们面前......

传喜法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于生命电视台首播!

这是我这一生送给大家最好的礼物

请记住:无论何时何地祈祷哪一尊佛,我们都会得到圆满的加持

什么是真正的精进?

为什么每个人都需要忏悔?——当收视口碑爆棚的《与神同行》遇见佛法

修行如何训练定力?

面对病魔、怨敌、违缘,应该修什么?

你看到的,只是业力允许你看到的

佛弟子和合的重要性

好好听话

学佛,到底要不要有仪式感?

汉传佛教蒙山施食殊胜的功德利益(日全食 | 功德九亿倍,转发功德无量)

“我太忙,没时间修行”的解决之道!

改命秘籍

人生如戏,你也是奥斯卡影帝

咒语的功德不可思议(这个殊胜的咒语是忏悔之王)

爱因斯坦的选择让我们反思:面对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人类该何去何从?

悟公上人《佛说阿弥陀经》讲记合集 全68集(视频&文字精美版)

对年轻人的一些肺腑之言

死亡面前,并非人人平等

这样供水、这样观想是积累资粮最快的一种方法!

汉传佛教早晚功课殊胜的功德利益

修行路上护法神的重要性

佛教护身符佩戴完全指南,真的很重要!(最强护身符大解密)

念珠,不离!

一个能有效帮助抑郁自杀倾向者的神奇咒语 & 解冤结仪轨

一个人能拥有多大福报,必然要有同等高贵的品格去承载

弟子求法应具备的资格

祖师的密义——参学的资格


图片

回向

文殊师利勇猛智 
普贤慧行亦复然 
我今回向诸善根 
随彼一切常修学 



图片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佛教慧日

图片

点赞是随喜,评论是思考,转发是分享!

请将这份爱传递!


相关文章
· 极乐世界坛城,是修行的境界——《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5课
· 冬日的雪与修行
· 虚云禅师
· 我们要怎么跟佛菩萨配合?
· 佛说三忍,即我们面对生活时要有的三种转换心态
· 五台山的千古未解之谜!
· 己亥年中普陀寺三坛大戒法会:授菩萨戒 讲菩萨戒 新戒普茶
· 传喜法师:弘演毗尼 戒德芬芳 ——中普陀寺“传授三坛大戒”戒场访谈侧记(一)
· 微信公众平台
· 传喜法师:弘演毗尼 戒德芬芳 ——中普陀寺“传授三坛大戒”戒场访谈侧记(一)
· 禅宗六祖惠能
· 什么叫愚痴呢?
· 『天宁梵呗』 加持十度真言
· 没有“小乘”的基础,再高的法也只是一本“说明书”
· 鸠摩罗什大师:超越生命的发愿——《佛说阿弥陀经》讲记第3课
· 十二因缘法,解密生命轮回
· 这部经,以信、愿、行为宗——《佛说阿弥陀经》第2课
· 师父,什么是真正的开光?
· 恭迎东方净琉璃世界日光菩萨圣诞,祈愿世间遍洒光明!
· 人间达摩